去清东陵有什么忌讳 知否清东陵的三镇、九营、八圈

2018-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朝时期,随着清东陵内一座座陵寝的兴建,各类管理机构也逐渐确立和完善,数不清的金科玉律被明令奉行.当时,陵区的管理机构号称三镇.九营.八圈,同时,按照各自的职责,又有陵寝内务府.礼部.兵部和石门工部四个独立系统,具体负责每座陵寝的日常管理.祭祀.守卫.缮治等各项事宜.去清东陵有什么忌讳 知否清东陵的三镇.九营.八圈这些衙门的差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繁而不乱.在陵区外围的马兰关,设总兵署一座,专门负责陵区周围方圆2500平方公里的安全防护,这些管理机构由清廷守陵王公大臣管辖.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谈

清朝时期,随着清东陵内一座座陵寝的兴建,各类管理机构也逐渐确立和完善,数不清的金科玉律被明令奉行。当时,陵区的管理机构号称三镇、九营、八圈,同时,按照各自的职责,又有陵寝内务府、礼部、兵部和石门工部四个独立系统,具体负责每座陵寝的日常管理、祭祀、守卫、缮治等各项事宜。

去清东陵有什么忌讳 知否清东陵的三镇、九营、八圈

这些衙门的差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繁而不乱。在陵区外围的马兰关,设总兵署一座,专门负责陵区周围方圆2500平方公里的安全防护,这些管理机构由清廷守陵王公大臣管辖。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谈谈清朝时期清东陵的三镇、九营、八圈的故事……

去清东陵有什么忌讳 知否清东陵的三镇、九营、八圈

三镇

东陵三镇,即马兰关、南新城和马兰峪三镇,是营房的三个集中区。

马兰关地处陵区东面,风水围墙北端,燕山南麓。原有旧城两座,各自建有围墙。两城之间正是长城口,名曰“正关城口”。东城南门匾额曰“马兰谷关”。明崇祯十一年(1638)称“马兰峪关”,入清以来一直称“马兰关”。它是长城的重要关隘,为历代兵家必守之地。

去清东陵有什么忌讳 知否清东陵的三镇、九营、八圈

顺治十八年(1661)始建孝陵,朝廷将陵区前面的前圈,背后的后龙,周围一千九百四十余里之内划为风水禁地,派来绿营兵昼夜守护,设副将在马兰关驻守。

雍正元年(1723),又改副将为总兵官,并设总兵署衙门,下设中军游击,所辖八营。其游击署,镇标左营,右营守备署都设在马兰关。其余营分驻后龙各地。此镇除居住各衙门的官弁及左右两营官兵外,还建有演兵教场、军器库,广裕仓和两营的马圈。

由于清朝总兵管辖的军制单位是“镇”(相当于现在的军区),总兵署是镇级军事指挥机关,从此,这里又称“马兰镇”(与现在的“镇”是两个不同的含意),成为陵寝前圈和后龙风水防护的指挥中心。

南新城位于风水围墙的南方东侧,旧无城迹。康熙二十年(1681)在此设景陵营房,称“新城”。康熙二十七年,仅一年之中康熙帝就曾6次在这里驻跸。同年,接新城南端续建了昭西陵营房,称“南新城”。起初,因不属同一陵营房,所以南北新城分称。

但是在建筑上,两城实为一体,南北街巷相通,全长三里,宽一里,四周以一墙围绕。四面设有城门,南北各有城门楼一座,北城楼石刻“新城”,南城楼前面匾额南新城”,后面匾额刻“陵园锁钥”,标志是进入陵园的关口,诸营房的南大门。所以全城是守护陵园的重镇之一。后来,人们逐渐的合称为南新城。

马兰峪在风水围墙东侧,三镇的中间,距南新城和马兰关各8里。旧有城1座,有东、南、西三座城门。其中南门匾额曰“马兰营”从建东陵开始,这里一直称“马兰峪”。

康熙二年,于马兰峪建立了孝陵营房,康熙五十七年,又于马兰峪迤东建立了孝东陵的营房和内府圈,曾另称“东新城”。后来孝东陵营房分为两部分,内府部分另称“东圈”,八旗部分随孝陵营房沿用地名合称马兰峪。

九营

清东陵的三镇、九营、八圈都是守陵人员居住的营房。这些守陵人员根据管理机构划分为四个系统,即:兵部(又称八旗)、礼部、内务府(简称内府)和绿营。这些不同的系统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各系统的营房因建在不同区域,有集中和分散建立之分,所以又有镇、营、圈这些不同的名称。

清东陵共有帝、后陵九座,妃园寝五座。陵区的前圈、后龙都是风水禁地,里边不许百姓进入。清潮为了保护陵寝和风水禁地,有效地管理陵寝,进行祭祀活动,在每建一陵时,兵部、礼部、内府三系统的营房同时营建,各自单成一体绿营是按军制单位建立营房。

镇、营都建在风水围墙外、东侧。直接称为营房的只是兵部和礼部的营房。每陵这两个系统的营房合建一起。分别居住,之间只有一街道为界,故此人们习惯的按一座营房称呼。

九座帝后陵共有兵礼一体的营房九座,即昭西陵营房、孝陵营房、孝东陵营房、景陵营房、裕陵营房、定陵营房、旧太后陵、(慈安陵)营房、新太后陵(慈禧陵)营房、惠陵营房,故称九营。

以定陵营房为例,西半部为兵部营房,东半部为礼部营房,整座营房东西长计112丈6尺8寸,南北宽计10丈9尺2寸。

每营房除两系统官兵员役居住的房院外,兵部营房内都建有关帝庙一座,为兵、礼部人员顶礼膜拜和集体活动的场所。凡帝陵兵部营房内各建“兵部衙门”一座,是处理本陵及所属的皇后陵和妃园寝保护事务的负责机关。

各礼部营房内设“奉祀礼部衙门”一座。是处理本陵奉祀事务的负责机关。另外,还建有为完成礼部任务而设置的附属设施:有金银器皿库、祝版房(倶储存祭祀器具)、果楼(上下二层)、暖果窑(俱储干鲜果品)、冰窑各一座;有加工祭祀供品的油面房、糖酱房、磨房各一座,酒房(烧酒)二座;有为饲养祭祀牲畜的铡草房、牛圈、羊圈、黑牛(做整牛供即太牢”用)房,乳牛(挤奶用)房各一座。

这里的牛房并不是一般的牛棚,根据销算《黄册》记载,以定、惠陵礼部营房黑牛房、乳牛房为例,每座三间,柱高一丈,进深三丈二尺,明间面阔一丈二尺,二次间各面阔一丈一尺;屋顶瓦二号底盖板瓦,筒瓦压稍,调青水脊;墙身砌旧样城砖,青灰钩缝,地面铺墁旧样城砖。

黑牛、乳牛房各自为院,院墙面阔十一丈,进深十一丈七尺,高九尺,厚二尺二寸。用旧样城砖灰硇。有瓦门楼一座,面阔一丈一尺八寸,进深五尺一寸。高九尺,装棋盘大门(有明显横竖门带)两扇。门楼至房门前铺墁甬路,长四丈七尺五寸,宽三尺二寸。其规制超过下层官员的房院。

各妃园寝不单建营房,其兵、礼部员役都住在同一帝陵营房内,事务由帝陵衙门管理。这九座兵、礼、部营房分布在三个驻区,也不完全直称营房,早期建的四座营房分在两个驻区,随地名分别称马兰峪镇和南新城镇。另一驻区的五座营房(现属营房乡)比邻而建,由于受封建观念的束缚,各称营房,都避讳带陵名,因此不便区别,以至到清后期这些避讳逐渐被人们所放弃,才冠以陵名分称,如裕陵营房、新太后陵营房等。

八圈

内务府人居住的营房多数建在风水围墙以内的前圈中,各自所当差的陵寝附近,都称“圈”,由于“昭西陵未另立圈”,该陵内务府人员居住在昭西陵礼部营房内,所以九座陵寝共建了八陵的内府圈,故称为八圈(不包括小圈)即:孝陵圈、孝东陵圈、景陵圈、裕陔、定陵圈、旧太后陵圈、新太后陵圈、惠陵圈。其中,孝东陵圈即风水墙外马兰峪镇东的东圈。

每座帝后陵圈内建有制做供品的菜房、饽饽房、晾饽饽房各一座,设管理陵寝和内府事务的负责机关一座,称“内关防衙门“。昭西陵内府员役和事务由景陵内府衙门代管。从建裕陵圈以后,凡帝陵圈都一分为二建立,各自为圈两圈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相隔仅三四丈远。

内府衙门建在大圈内,是为主圈,圈内人员为帝陵服务;小圈为附属圈,人员为妃园寝服务。仅以裕陵圈为例,大圈长100丈,宽60丈;小圈长60丈,宽40丈。由于大小圈同属一陵圈,因此,所有事务、人员统一由主圈衙门管理。

由于当时称圈也避讳带陵名,因此,早期建的圈根据方位称地名,如孝陵圈称西沟,景陵圈称东沟,孝东陵圈称东圈,其余五陵圈都直接称圈。到清朝后期,为便于区分又冠以陵名,并分大小,如:裕大圈、裕小圈、新太后圈等,并沿袭至今。

建在镇外自成一体的各营、圈,横向是数条小巷,纵向是一条主街从当中贯穿,街巷似蜈蚣形状,所以人们称之为“蜈蚣街”。每条主街有水井二眼。

外围大墙用豆渣石的阶条石和旧样城砖砌成,一般高一丈五尺,厚二尺八寸,八字形砖砌堆顶。

内府圈四周设大门二至三座;兵、礼部营房四周设大门四至五座。如定陵营房大门五座,其中西南门(在南面),西门属兵部;东南门(南面)、东门、北门属于礼部。

各营、圈的大门房均单间,朱门两扇,豆渣石制的门坎有两个半尺宽的豁口,以便大车通行。

据《销算黄册》记载,定、惠陵各营圈大门面阔一丈四尺,进深一丈六尺,檐柱高一丈五寸。大门外都有石平桥一座,长九尺,宽一丈,自装板(桥洞下铺墁的石板)上皮至过梁(桥梁),高五尺,与金刚墙(桥洞两侧墙)、四雁翅墙(桥洞两端的八字形迎水墙)俱豆渣石成造。

见缝下生铁银锭、熟铁扦。围墙外开挖泄水沟一道,与各石平桥桥洞相通,上口宽九尺,下口宽八尺,均深五尺,形似护城河。各大门内有看守房一座,二间。迎面有影壁一座,长一丈九尺,至拔檐高九尺五寸另外,各大小圈还另开便门一座,称“吉祥门”,圈内人员死亡,都要从吉祥门抬出到马兰峪镇治丧,因为陵寝前圈内不准办丧事。

以上各镇、营、圈的营房,在清初时,除王公府和各衙署外其余都是草房,从乾隆朝以后建的房舍全是砖瓦结构。据咸丰和同治年间东陵的营房建筑工程《销算黄册》记载,建一座八旗营房包括关帝庙塑像油画等,所需费用相当于当时二万多匠役人一年的劳动报酬。

各系统的官兵员役都携带家眷在营房居住。住房按等级分配,以家庭为单位,独户为院各等级的住房规制都有严格区分。

各营圈的房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按一般习惯建面向南方的正房,而多数房舍是面向东西,新太后和旧太后两内府圈的房舍门户朝北,面向所当差的陵寝。当地人称为“望陵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