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蝶恋花 《蝶恋花》王国维

2019-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王国维蝶恋花 <蝶恋花>王国维王国维死因六说: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学术界臆测大致又分几种: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王国维蝶恋花 《蝶恋花》王国维

王国维死因六说: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学术界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至以自杀“完节”似乎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比之,当时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也持此论。

王国维蝶恋花 《蝶恋花》王国维

二为“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国维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振玉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所欠债务,致使王国维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此说经郭沫若笔播,几成定论。但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王国维蝶恋花 《蝶恋花》王国维

三为“惊惧”说。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且王国维视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法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东渡日本避难。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但陈之观点,只是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最后一种观点是“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