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是哪个省份 大别山上战旗红——省军区革命老区驻点扶贫记

2019-03-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万永庄 朱光波"工作队净帮衬贫困户,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盛夏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社区采访,老百姓念叨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小寨社区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交界处,715户2574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4户584人,贫困发生率22%,是麻城贫困人口最多.程度最深的行政村之一.两年多前,湖北省军区派驻扶贫工作队到来,这里开始发生改变--路通了,产业有了,贫困户富了,干群距离拉近了.大别山是哪个省份 大别山上战旗红--省军区革命老区驻点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万永庄 朱光波

“工作队净帮衬贫困户,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盛夏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社区采访,老百姓念叨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小寨社区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交界处,715户2574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4户584人,贫困发生率22%,是麻城贫困人口最多、程度最深的行政村之一。两年多前,湖北省军区派驻扶贫工作队到来,这里开始发生改变——路通了,产业有了,贫困户富了,干群距离拉近了。

大别山是哪个省份 大别山上战旗红——省军区革命老区驻点扶贫记

“山路越修越宽敞”

满眼除了山还是山。小寨社区28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塆,散落在大别山连绵起伏的多个山头。村民多外出打工,村里老人留守,撂荒的坡地多。“去最艰苦的点,帮最贫困的村。”2016年初,湖北省军区放弃地方推荐的基础较好村,选择小寨这个“硬骨头”。

大别山是哪个省份 大别山上战旗红——省军区革命老区驻点扶贫记

海拔459米高的郭沟塆,有80亩菊花种植基地,距山下菊花加工厂5公里,水泥路只有3.5米宽,难以会车。7月20日,烈日当空,身穿迷彩服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王连山带领队员颜坚栋、周建华,和村干部一道翻山越岭,手拿图纸勘察地形,选取错车平台的最佳位置。“工作队刚协调到部门资金,想早点完成前期工作。不能让老百姓久等。”一趟走下来,王连山全身湿透。

大别山是哪个省份 大别山上战旗红——省军区革命老区驻点扶贫记

“从村民最期盼的路修起,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两年时间,省军区扶贫工作队修好了26条通组“断头路”,全部拓宽硬化,蜿蜒盘旋在山林之间,被小寨村民亲切地称为“军民连心路”。“山路越修越宽敞,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贫困户凌礼远感慨。

据统计,近3年来,省军区扶贫工作队为小寨社区改造2座水库引接自来水,硬化通组公路12公里,援建28个厕所、5座生产便民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500万元,协调地方配套资金2.1亿元。“老区脱贫硬件基础不可或缺,省军区扶贫工作队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仗仗打得漂亮!”乘马岗镇党委书记余品祥说。

“有了这把花,脱贫稳稳的”

拔穷根,靠产业。“发展新的产业,管理技术跟不上,短期看不到好处,群众不愿干。”摸清了乡亲们的心思,工作队在省军区党委指令下,选取福白菊打开突破口,让老产业重现生机。

小寨社区有种植福白菊的历史,过去,采摘的菊花靠土灶一锅锅蒸干,再等太阳晾晒,如遇下雨天容易腐烂变质,传统加工方式持续时间长、成品率低、品质差,老百姓种植积极性不高。去年5月,省军区投入140万元专项资金,修建日加工新鲜菊花5吨的菊花炕房,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紧接着,麻城市三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闻讯而来,采取公司 农户模式,流转土地兴建菊花基地,直接带动49户贫困户受益,年底每亩菊花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有了这把菊花,今年我们家脱贫稳稳的。”贫困户杨志华家的4亩地被公司流转,每年每亩获得350元租金,本人受聘为基地管理员,每月工资3000多元。

小寨社区的菊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村菊花种植面积达到380亩,三木公司计划还要流转土地,明年有望达到500亩。”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光海介绍。

变“输血”为“造血”。省军区党委确定了“光伏分红巩固一批、菊花油茶带动一批、板栗改良特色养殖扶持一批”的产业帮扶新举措,8个特色产业项目落户小寨,113户贫困户406人受益,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四季春油茶基地,省军区帮扶建成,采取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模式,已新种油茶480亩,改造老林120亩,今年还要扩建600亩。进入丰产期后,每年收益可达140万元,带动150户农户增收。

“把全村拧成一股绳”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走访中,工作队发现,小寨社区由3个村合并而成,干部合村不合心,群众意见很大。他们发挥部队老传统,多次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对干部工作状态进行解剖式分析点评。村干部凌进坦言:“在会上开诚布公说矛盾提意见,大家消除了误会,班子向心力和战斗力越来越强。

”“千方百计谋打赢”是部队的一句口头禅,如今,工作队把这种劲头用到扶贫上,千方百计谋脱贫。“董家冲垸板栗林改造缺劳力,80元一天管中饭。

”“炼油厂搬到山里影响环境吗?”“村里上个月的收支情况怎么没公示?”今年初,工作队建了一个“小寨社区”微信群,把村民拉入,收集采纳合理的民情诉求建议24条,“这个微信群,把全村拧成了一股绳。”贫困户凌映坤说,村里今年推动旱厕改造,他带头拆掉自家路边茅厕,还发动邻居一起拆。

低产板栗林改造,村民多持观望态度,怎么办?工作队创新思路,引进深圳合兴板栗公司,由企业投入改造资金,农户流转林地入股。今年改造的300亩板栗林,为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费、务工费等收入18万元,直接带动12户44人脱贫。

还是当年的那份情。新一代军队助力老区发展,犹如股股暖流,在红土地上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