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观后感 《驴得水》票房没有惊喜 是因为它不够喜感?

2019-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还有一个原因是,从话剧切换到电影的感觉过于生硬.最初<驴得水>并不被业内看好,但随着全国路演和超前点映,好评率一路上涨,并最终在首日拿到了和新片<但丁密码>相同的排片,最终周末三天,<驴得水>获得了 6010 万的票房成绩--比最初预计当然要好,但比起先前的自信,这成绩并没给人多大惊喜.当然,<但丁密码>表现也不算突出,三天只有 8500 万的收入.驴得水观后感 <驴得水>票房没有惊喜 是因为它不够喜感?去年国庆档的<夏洛特烦恼>,虽

还有一个原因是,从话剧切换到电影的感觉过于生硬。

最初《驴得水》并不被业内看好,但随着全国路演和超前点映,好评率一路上涨,并最终在首日拿到了和新片《但丁密码》相同的排片,最终周末三天,《驴得水》获得了 6010 万的票房成绩——比最初预计当然要好,但比起先前的自信,这成绩并没给人多大惊喜。当然,《但丁密码》表现也不算突出,三天只有 8500 万的收入。

驴得水观后感 《驴得水》票房没有惊喜 是因为它不够喜感?

去年国庆档的《夏洛特烦恼》,虽然故事老套,价值观念错乱,但依靠档期和相对的质量优势,最终获得了 14.4 亿票房成绩,成为黑马,沈腾、马丽第一次作为电影主演粉墨登场,便取得了巨大成功。《夏洛特烦恼》只是话剧在银幕上取得成功的一个案例。在此之前,《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等同名话剧改编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驴得水观后感 《驴得水》票房没有惊喜 是因为它不够喜感?

《夏洛特烦恼》在改编成电影之前,已经在剧场里获得了不错的名声。但剧场观众和影院观众重合度并不高,先前带来的名声并没能累积到剧场里。它的票房成功,主要得益于喜剧类型本身的讨喜,和演员扎实的塑造。知乎上梁边妖便大力赞扬了《夏洛特烦恼》的表演和喜剧技巧,而观众也大多是冲着最终《夏洛特烦恼》的戏剧效果前往影院。

驴得水观后感 《驴得水》票房没有惊喜 是因为它不够喜感?

但这个成功可能成了《驴得水》的负担。

在路演时候,导演反复强调,这是开心麻花的作品,但开心麻花不止会爆笑喜剧,也会黑色幽默。显然,一再提及开心麻花,是为了借《夏洛特烦恼》的东风,但强调二者差异,是为了给自己的电影打好伏笔。

随后的宣传口径越来越偏离“喜剧”,开始强调“黑色”,强调“荒诞”,强调“政治讽刺”,依靠猫眼等公司的强势,《驴得水》的知名度和最终排片都获得了提升,吸引了更多观众入场。

但这些观众,依然是冲着“喜剧”去的。当他们端坐台下,捧好爆米花,想着和看《夏洛特烦恼》一样笑中带泪一番时,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先前的期待尽数落空。而且,《驴得水》的故事并不讨好观众,虽然比《夏洛特烦恼》更多深度,但这种深度更多是依靠主题和题材带来的,而不是通过故事条分缕析呈现给观众,所以,最终没能成为爆款也在情理之中。

《驴得水》的另一个困境是剧场与影院之间的距离。我们惯于把赵本山、郭德纲、周星驰、开心麻花都归类到“喜剧”这一范畴中,但其实彼此差别很大。周星驰是电影成名,暂且不论。赵本山依靠春晚小品成名,最终做了二人转生意;而郭德纲则是依靠德云社相声成名。

无论相声、小品还是二人转,形式上与电影差别巨大,当他们转来拍电影时,可供依靠的只是自己的表演才能和粉丝基础,很难把“于谦的爸爸王老爷子”这种耳熟能详的段子带到电影上。

开心麻花算是取巧,因为从剧场到影院,路程要近很多,无论表演还是故事,似乎都能无缝衔接。事实上,一个故事改编成电影同时也在剧场上演,无论中外都不鲜见。而剧场演员演电影或者电影演员去剧场磨练演技,都算不上新闻。

不过,并不能因此就说,二者之间没有区别。《夏洛特烦恼》中有不少舞台感过强的段落,但因为是喜剧,可以混搭,比较包容,反而增强了电影的喜剧效果。但《驴得水》舞台剧痕迹更加严重,甚至不少观众觉得“不适应”,这也影响了最终《驴得水》的流传度。

如今喜剧的生意越来越好,舞台剧改成电影也是一个趋势,能够弥补表演和故事上的缺憾。但如何把舞台剧改成真正优秀的电影,无论开心麻花还是邓超俞白眉,他们的探索都刚开始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