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相伯一生的评价 晓故事 | 马相伯像述说的故事

2019-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这里进入学校,路过毛泽东像与国旗坪,沿着中轴线步行约200米,一幢5层高的大楼映入眼帘.这栋楼名曰恒隆物理楼,建于1960年,坐落在校园内的相伯路上.之所以将这条校道命名为相伯路,是为了纪念复旦大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中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对马相伯一生的评价 晓故事 | 马相伯像述说的故事有意思的是,走进恒隆物理楼,一层大厅中央,也立着马相伯先生的雕像.这座雕像建于1992年,同它所处的校道一样,也是为了纪念马相伯先生而立.马相伯像的底座正面,刻有"马相伯,1840--

从这里进入学校,路过毛泽东像与国旗坪,沿着中轴线步行约200米,一幢5层高的大楼映入眼帘。这栋楼名曰恒隆物理楼,建于1960年,坐落在校园内的相伯路上。之所以将这条校道命名为相伯路,是为了纪念复旦大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中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

对马相伯一生的评价 晓故事 | 马相伯像述说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走进恒隆物理楼,一层大厅中央,也立着马相伯先生的雕像。这座雕像建于1992年,同它所处的校道一样,也是为了纪念马相伯先生而立。

马相伯像的底座正面,刻有“马相伯,1840——1939”两排铜黄色的大字。而底座背后,则刻着“复旦大学校友基金会敬立”字样。一个身着中国传统马褂的老人端坐着,神态庄严安详,仿佛一直在静静地注视着,这所由他创办的大学。无论是他已经脱落得谢顶的头发,还是他爬满了皱纹的面庞,似乎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位终其一生,都身处近代中国乱世的老人的故事。

对马相伯一生的评价 晓故事 | 马相伯像述说的故事

1840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撞开了大清国紧锁了两百多年的国门,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大都将这一年,视为近代中国的开端。也是这一年,江苏省镇江府丹阳县北乡的马家村,一个男婴出生了。

马家村是个天主教村落,而男婴的家庭,也世代信奉天主教。他第一个名字叫马建常,洗名若瑟,字相伯。这个事后看来有些吊诡的巧合,似乎是在冥冥之中,预示着这个与近代中国同年出生的人,将在他距离一个完整世纪只差一年的生命中,与他所处国家的命运,紧紧缠绕在一起。

马相伯先生故居

1851年,11岁的马建常离开故乡江苏,南下赴上海求学。在这个西方文化发展迅猛的东方城市,他系统地接受了西学教育。哲学、神学、数学以及天文学,都是他研究过的领域。身居乱世,他既是精通天主教神学的传教士,也是忧国忧民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然而,无论是上述哪个角色,好像都难以使这个不停滑入深渊的国家,重新走回上坡路。

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浮后,马相伯将眼光投向了教育。1903年3月1日,马相伯于上海徐家汇老天文台(位于今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创办震旦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马相伯担任监院,校政实行学生自治。

震旦大学旧貌

遗憾的是,日后耶稣会决定将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变为一座完全的教会学校。1905年,耶稣会派法国籍耶稣会士南从周任震旦学院教务长,废除学生自治,引发学生集体退学。马相伯得严复等人相助,各省官绅捐资,率学生于9月13日在吴淞提督行辕为临时校址,另创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取意“复我震旦”,马相伯为首任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年逾九旬的马相伯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为中国的救亡呼号奔走,自1932年11月起,连续四个月,他发表了12次国难广播演说,人称“爱国老人”。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沦陷。为躲避战乱,97岁高龄的马相伯,不得不离开生活了多年的上海,迁往桂林。一年后,又应学生于右任之邀移居昆明,途经越南谅山时,老先生一病不起,于1939年11月4日,病逝于谅山。

马相伯先生与抗战爱国人士合影

生前,马相伯曾在胡愈之拜访时,沉痛地说:“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1840到1939,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国家最动乱的世纪。他欲拯救其于危难之中,然付诸一生的努力,也没有见到她摆脱动荡的那一天。但即便如此,马相伯先生,所做的一切,以及支撑他多年的信念,早已化作了永恒的遗产,会被每一个了解过他事迹的人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