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为什么没人学了 手风琴为什么这么没落?

2018-12-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个问题,我就默认仅仅是说国内啦,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并不觉得手风琴没落了.在国内和别人说我拉手风琴,90%的人会说:手风琴特别有俄罗斯情调.而这90%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问我会不会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手风琴为什么没人学了 手风琴为什么这么没落?很明显国人对手风琴的印象就是苏联时代.文革记忆,这种印象是非常单一的.究其原因,一是当年同一意识形态下的苏联老大哥非常喜爱手风琴(现在的朝鲜手风琴依然很流行,你懂得),二是因为相对于钢琴来说手风琴体积小而和声丰富,迎合了当时的革命宣传需要,所以建国后在战

这个问题,我就默认仅仅是说国内啦,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并不觉得手风琴没落了。

在国内和别人说我拉手风琴,90%的人会说:手风琴特别有俄罗斯情调。而这90%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问我会不会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手风琴为什么没人学了 手风琴为什么这么没落?

很明显国人对手风琴的印象就是苏联时代、文革记忆,这种印象是非常单一的。究其原因,一是当年同一意识形态下的苏联老大哥非常喜爱手风琴(现在的朝鲜手风琴依然很流行,你懂得),二是因为相对于钢琴来说手风琴体积小而和声丰富,迎合了当时的革命宣传需要,所以建国后在战地文工团、文艺表演等等出镜率很高。七十年代中苏交恶、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以后,其对我国的文化输出逐渐减弱,又综合一系列原因让这种乐器式微了。

手风琴为什么没人学了 手风琴为什么这么没落?

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手风琴是一种普及乐器。

在英伦三岛有手风琴演奏的苏格兰爱尔兰凯尔特音乐(Celtic);在法国有咖啡馆里的巴黎香颂(musette);在德国有酒馆里欢快的波尔卡(polka);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有手风琴拉的霍拉舞曲(hora);在匈牙利有恰尔达什舞曲(csárdás);在阿塞拜疆人们用小键盘手风琴拉他们的民族“抖音舞曲”木卡姆(muqam);吉普赛人则是坐大篷车上到处拉吉普塞舞曲(Gypsy);在西班牙人们拉西班牙舞曲(Paso, pasodobles);意大利有手风琴拉的威尼斯、托斯卡纳、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地的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

手风琴为什么没人学了 手风琴为什么这么没落?

在整个欧洲大陆常常可以看到街头艺术家拉手风琴。

手风琴在美洲也很普及。墨西哥人常使用全音阶键钮手风琴;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等州有法国移民后代卡津(Cajun)风格的音乐;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喜爱用班多纽手风琴演奏探戈(tango),自成一格。

至于俄罗斯以及周边的东斯拉夫民族,自手风琴传入以后他们把手风琴逐步改造最终成为了俄罗斯的民族乐器,发明了巴扬琴(bayan)和双排键琴(garmon)。苏联卫国时期下到前线的士兵,上到大元帅朱可夫,很多人都会拉手风琴。苏联时期涌现出无数用俄罗斯民族小调手法写成的优秀革命歌曲,旋律美、歌词简单、理想纯粹,常用手风琴伴奏,成为了这一代人的时代记忆与精神食粮。

回到国内谈手风琴。手风琴大约是在民国时期传入中国的,解放前以上海、哈尔滨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受国外文化影响,出现了一批手风琴乐师与西洋乐队,这大概是我国学习手风琴的第一批前辈,演奏曲目还拓展的比较广。当时这些大城市是信息闭塞的大环境下了解世界各国音乐的一个窗口。

解放后这些前辈一些离开了大陆,另一些成为我国现代手风琴艺术的奠基者。之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就来到了前面提到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宣传的需要让国内出现了一波手风琴热,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的手风琴曲,但相对狭窄的视野和曲目的风格缺少多样性也使国人对手风琴印象逐渐固化。

因为手风琴在中国的这样一种单一性,导致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它的感情完全不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剧烈变化,在这种急速变化中,因为手风琴在中国的根扎的并不深,讲到底只是一种新兴的外来乐器,因而逐渐被年轻群体遗忘了。

手风琴也被打上了“老人乐器”的标签,因为老人大多经历了“手风琴热”的时期,很多人羡慕会拉琴的人。在当时手风琴是价格不菲的乐器,动辄需要普通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现在手风琴的价格在所有乐器中虽不算低,但相对于购买力来说已经比当年便宜了。

这些年轻时怀着拉琴的愿望的老人现在就选择了学习手风琴。这就造成了学手风琴的人群年龄偏大,造成学习手风琴的曲目偏老,造成家长不流行让子女学习这种稍稍“过时”的乐器,从而导致了手风琴“没落”的现象。手风琴考级的曲目虽然很经典,但与三十年前并无大差别,时代在发展,标准不变是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

上面还提到了手风琴的价格问题。手风琴价格是很难便宜下来的。国产新琴低端的三四千,高端基本过万,国外琴动辄三四万。因为手风琴是一件复杂的乐器,一个音最多可能会配4-5个音簧,也就是8-10个簧舌。最多的有效音也接近钢琴的88音,琴体里300多个音簧。

再加上左右手的机械结构,有非常多的零件,工艺也很复杂,所以价格很难变得多么便宜。所以它的价格也是个小门槛。还有一点是一些人盲目追求用大琴,觉得全规格的琴就是好,就算拉个一二级曲目也要用台进口13变音的专业琴,这个仅仅是占有欲的表现罢了。

一些臂力稍小的女生明明可以使用1/2规格的小琴,拉拉民谣小曲完全足够,更加轻便易于携带。在选择琴的时候应该注重适用,音程不够可以移调,也可以换曲子,都有解决的办法。

在中国手风琴的出镜率正在慢慢上升。实际上很多电视剧的配乐都是手风琴,现在一些民谣也使用手风琴伴奏,如《贝加尔湖畔》、《全世界谁倾听你》等。手风琴需要重新抓住年轻人的心,才会在中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有很多人在推广宣传流行手风琴,用手风琴演奏新曲子、流行音乐、时下最火最热的音乐,希望能改变人们对手风琴的刻板印象。

国外在这一点上比我们做的先进一些,玩音乐追求创新,乐于尝试,有拉rolling in the deep的,有拉007主题曲skyfall的,有拉coldplay的.

..手风琴演奏某一个曲子没有主观上的适合不适合,而在于有没有用心编排出这个曲子适合手风琴的版本。有了新人玩,就会有新曲目新谱子,这样又会吸引更多新人,进入良性循环,而不是手风琴前些年曾陷入的恶性循环。

在国内来说情况已经比十年前好,有更多的年轻开始喜欢上这一独特的乐器,在网络上出现了更多考级曲目之外的新曲子、流行曲子。手风琴有很多优势:相比钢琴更易上手、便携、音量宏大、和声丰富、音色独特多样...所以在我看来它有群众基础,也有潜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手风琴走出它“没落”的影子,这个进程现在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