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扶得起 哈啰 这个刘阿斗能不能扶得起?

2018-07-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是一个拉杆子抢山头的故事.2015年,"双创"之风吹遍大地,共享模式开始流行起来,共享单车便是其中一种.自行车,这种改革开放初期风靡于大街小巷的交通工具,从此摇身一变,披上了共享的外衣,成为了科技出行新产品,受到了资本的青睐.阿斗扶得起 哈啰 这个刘阿斗能不能扶得起?北京,一个从来不缺人谈梦想的城市.资深媒体女记者胡玮炜的梦想便是在蓝蓝的天空下,吹着和煦的风,自由自在地骑车.车随处都能借,借完随处停,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开锁,听起来挺不错.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戴威,也有个梦想.他的梦

这是一个拉杆子抢山头的故事。2015年,“双创”之风吹遍大地,共享模式开始流行起来,共享单车便是其中一种。自行车,这种改革开放初期风靡于大街小巷的交通工具,从此摇身一变,披上了共享的外衣,成为了科技出行新产品,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阿斗扶得起 哈啰 这个刘阿斗能不能扶得起?

北京,一个从来不缺人谈梦想的城市。资深媒体女记者胡玮炜的梦想便是在蓝蓝的天空下,吹着和煦的风,自由自在地骑车。车随处都能借,借完随处停,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开锁,听起来挺不错。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戴威,也有个梦想。他的梦想源于当初到大山里支教时,哥几个连辆自行车都没有,整天跋山涉水,特别不方便。于是他决定搞一批大学生能随意在校园内自由接驳的共享自行车,只能在校园里骑,不能出去。

阿斗扶得起 哈啰 这个刘阿斗能不能扶得起?

鲁迅先生说,敢吃螃蟹的人,是令人佩服的。北京,从来不缺梦想,也不缺梦想孕育的土壤。胡玮炜和戴威的梦想,在资本的加持下,不断膨胀。

可惜的是,当梦想成长后,它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本该经受市场规律考验的共享单车,在资本的裹挟下,根本没有经过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规律,一路横冲直撞,成为庞然大物。

阿斗扶得起 哈啰 这个刘阿斗能不能扶得起?

烧钱,造车,投放,跑马圈地。不用考虑成本,不用考虑盈利模式,不用考虑如何活下去。仅2016一年,摩拜和ofo双双融资超9亿人民币。ofo背后的金主甚至这样对戴威放话,你不用管别的,你就给我使劲花,把量刷到第一就行。胡玮炜在外界质疑盈利模式时,也曾经这样讲:创业的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永远都是自己。就算这次失败了,那也是一项公益。

在这样的前提上,摩拜ofo等单车企业为了争夺用户,疯狂发补贴。北上广深,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摩拜小黄各种车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用户骑个车选择困难症都犯了。据不完全统计,共享单车行业共诞生过上百家企业,但绝大多数,用户都没听过它们的名字。

胡玮炜有句名言,“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你都得还回去”。共享单车热得快,冷得更快。由于投放量的角逐和无序发展碰到了城市公共管理的礁石,很快溢出可承受的负重,催生了一个个城市单车“坟场”。大量的僵尸单车让本就拥挤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各地交管部门发布“禁投令”,从未盈利的共享单车颓势顿显。

又赶上2018年资本寒冬,资本神话破灭,还好胡玮炜退得早,摩拜卖身美团,创始人套现离场。戴威就没那么幸运了,坚持到底的他现在也只能坚持到底了,千万网友等他退押金。

哈啰上位

如今大街上,共享单车几乎销声匿迹,但是偶然会在几辆橙色黄色车中发现几辆蓝色哈罗单车。没有投放许可的哈罗单车竟然偷摸进京了。

哈罗单车,2016年出生于摩拜ofo两大巨头的夹缝中,并一直顽强地存活至今。凭借着“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虽未大富大贵,在二三线城市勉强过活,并充分挖掘了三四线五六线的人口红利。

在摩拜和ofo之争中没能占到便宜的“阿里系”,有意扶持自己的小弟,哈罗单车成了幸运儿。哈罗单车先是和永安行合作,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受让100%股权给哈罗单车的经营方,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永安行的共享单车和哈罗单车业务合并了,这一行为可被看作是在残酷的洗牌后,两家共享单车企业的抱团取暖。

2018年,摩拜归顺,ofo垮台,哈罗单车成了资本的宠儿,全年共获4轮融资,总额超150亿人民币,并且高调宣布:市场份额已经接近50%,日订单量已达到2000万单,成为行业第一,高峰值接近2300万单。

看样子,这是一个老大老二都完蛋,老三后来居上逆袭的故事。其实不然。摩拜ofo糟蹋了几十亿,没走明白的路,不是换个企业就能走明白的。

有行业内部人员对哈罗单车的数据表示质疑,二三线城市人口数量本来就少,车辆使用次数自然相应减少,如何实现日订单2000万。

在早期马化腾因为担心共享单车人为损坏等问题而拒绝投资,现在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目前整个行业是用人工盯防来防止损坏。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段,由人工将单车投放到马路上,在之后的非繁忙时段再收回。繁杂的工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在消耗战中,ofo投资人朱啸虎依靠骑行收费的商业变现模式被打破,靠押金,靠车体广告,摩拜和ofo已经证明了这条路走不通。包括押金收入、租用收入、广告收入在内的总收入加起来,也不抵单车生产成本、市场成本、运维成本这些成本,可谓入不敷出。

再加上免押金,让原来就希望渺茫的商业变现路更加模糊。哈罗在全国实行免押金后,摩拜也随之跟上,这下子可苦了ofo。之前疯狂补贴,烧的都是投资人和用户的钱,现在投资没了,用户的钱也没了。

投放成本高、盈利模式困难、人为损坏严重、停放不规范、账户押金风险等,共享单车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行业共性问题。哈啰出行现在依然在走之前单车企业走过的路,依靠人力进行车辆运营等。当然现在哈啰体量还小,之前也只是在二三线城市运营,可以说自己运营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终点还是“城市”,而一线城市,才是检验能否真正存活的试金石。

在外界质疑共享单车商业逻辑本身就存在问题时,尤其哈罗在整个行业依然求索时,吹嘘自己,难以让人信服。

在2018年9月17日,哈罗单车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更名后的哈啰出行,增加了助力车、顺风车、打车入口。随后哈啰出行开始涨价,一块钱能骑十分钟。这比之前的一小时一块钱贵了不是一星半点。这个价格不要说在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的用户也不好接受。

哈啰开始突破出行边界,实际上是阿里对共享出行这块大蛋糕,早已垂涎不已。这回终于靠哈啰出行杀入了滴滴和美团两大巨头割据的战场,醉翁之意不在酒。

共享单车大战,就像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摩拜归顺王兴,戴威的吴国ofo被贼人所害,只剩下蜀国哈啰,背靠阿里,只是这阿斗能不能扶得起?没人知道。可惜阿里也没得选了,就剩这么个遗孤。

社会需要探索者,共享经济模式需要鼓励和创新,无论是胡玮炜还是戴威,这些名字都应该被记住。但我们也必须反思,违背市场规律,单纯靠资本催熟的发展方式是否正确。

共享单车这个战场,或许没有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