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与张瑞芳照片 张瑞芳前夫金山资料简介及照片(图)

2018-1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山,1911年出生,中国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导演.原名赵默,字缄可.20年代末,到上海学习诗画,业余参加京剧演出.1936年涉足影坛,出演影片<狂欢之夜>.后又主演<夜半歌声>等影片.1946年后,筹建长春电影制片厂,任厂长.金山与张瑞芳照片 张瑞芳前夫金山资料简介及照片(图)翌年编导影片<松花江上>,被赞赏为"具有饱满的激情和鲜明的民族风格".金山在创作和表.导演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生前还曾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金

金山,1911年出生,中国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导演。原名赵默,字缄可。20年代末,到上海学习诗画,业余参加京剧演出。1936年涉足影坛,出演影片《狂欢之夜》。后又主演《夜半歌声》等影片。1946年后,筹建长春电影制片厂,任厂长。

金山与张瑞芳照片 张瑞芳前夫金山资料简介及照片(图)

翌年编导影片《松花江上》,被赞赏为"具有饱满的激情和鲜明的民族风格"。金山在创作和表、导演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生前还曾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金山于1982年7月病逝,终年71岁。

金山与张瑞芳照片 张瑞芳前夫金山资料简介及照片(图)

金山主要经历

金山原名赵默,字缄可。他是苏州一个富商的儿子,家庭条件本来很优越,不幸的是他出生才两个多月,父亲就突然病故了。他家中有个大管家,趁机讨得他母亲的信任,很快便成了这家庭的主人。

金山与张瑞芳照片 张瑞芳前夫金山资料简介及照片(图)

金山十几岁便毅然离开了家,在苏州流浪。十七岁时闯到上海,当时他的两个哥哥,都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当警官。可是金山不去找他们,而是自谋生路。他在码头上当过苦力,在军营里当过兵,在小报馆当过校对,也在剧社里演过文明戏……后来在一个农场当学徒时,编导和演出了幕表戏《出征》,农场解散,他到一戏班从事 绘景工作。

二十年代末,他到上海学习诗画,业余参加京剧演出,当时抗日运动如火如荼,金山参加了反帝大联盟。此后,他被话剧的艺术所倾倒。决心从事话剧活动。他在工厂、农村中开展了"蓝衣运动"(即工人运动),导演并主演了不少戏剧,还写了两外独幕剧《爆裂》和《流浪者》,颇具影响力。

后来,他考进了上海税警警官学校,在学校里他思想进步,营救过因宣传抗日而被捕的学生。当他加入了反帝大同盟和中国左翼戏剧联盟后,才有机会到学生与工人中去宣传抗日,开展进步戏剧活动。

1935年,他与著名戏剧家章泯组织了东方剧社,同年,他又组织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外国古典名剧,陆续上演了《娜拉》和《钦差大臣 》。金山在这两部戏中发挥了他的表演才能,在《钦差大臣》公演后,他成为剧坛著名的反派小生,1936年,他参与组织了"四十年代"剧社, 与王莹共同主演了轰动一时的《赛金花(话剧)》,他扮演了李鸿章一角,使他在表演艺术上迈出重大一步。

在以后的角色创作中,金山从演" 戏"转变到演"人",告别形式主义表演的戏路,开始了现实主义表演的探索。

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了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演出了话剧《保卫芦沟桥》,之后,他加入救亡演剧第二队,离开上海,到了重庆。在重庆,他 加入"中华剧艺社",主演并导演了许多话剧。1939年,他化名"赵洵",率领"中国救亡剧团"到新加坡等地宣传抗日,在经过香港时,演出了《 放下你的鞭子》、《民族万岁》等话剧。1942年回到重庆不久,他在郭沫若的历史名剧《屈原》中扮演屈原,他饰演的屈原形神兼备,震撼人心。

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解放初期,他是青年艺术剧院的导演兼演员,先后主演了《保尔·柯察金》中的保尔,《万尼亚舅舅》中的万尼 亚,他以出色的演技,塑造了各有特色的艺术形象,他导演的话剧有田汉编剧的《丽人行》、《文成公主》,夏衍编剧的《上海屋檐下》,陈白尘编剧的《纸老虎现形记》,姚仲明编剧的《记忆犹新》等。

后来他担任了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为培养青年戏剧工作者倾入心血。几十年来,他主演和导演的话剧有四、五十个,为我国戏剧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晚年,他还导演了话剧《于无声处》。

金山主要作品及艺术特色

金山是名出色的艺术家,他在艺术上的贡献不仅限于舞台上,在银幕上他也塑造了鲜明的人物,从1935年起,他开始进入影坛,加入月明影片公司,主演了《昏狂》。

1936年转入新华影业公司,在史东山导演的《长恨歌》中扮演一个玩弄少女的坏蛋。同年,他主演了由果戈里名著《 钦差大臣》改编的影片《狂欢之夜》,1937年他主演了轰动全国的影片《夜半歌声(1937)》,他饰演的宋丹萍,富于激情,性格独特鲜明, 赢得了知识青年的共鸣。

1938年,他又在《貂蝉》一片中扮演吕布,他把吕布的神情表演得恰到好处。抗战胜利后,1947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 他自编自导了影片《松花江上》,这部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显示了金山对电影编导艺术的驾驭能力,影片着力渲染了东北的风土人情, 有力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践踏。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风暴》,在银幕上又创作了施洋这一著名的历史人物 ,标志着他的表演艺术达到了又一个高峰。这两部影片都是我国电影史上的优秀作品。他改编、导演的电影还有《黄花山》、《十三陵水库畅 想曲》等。金山所拍的影片不多,但却都是成功的作品。

金山的婚姻

金山于1932年12月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和赵丹等朋友创建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1936年和王莹成立了四十年代剧社。他曾主演过许多话剧和电影,特别是1937年主演的电影《夜半歌声》,使他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对金山,张瑞芳一直心怀敬佩。1942年春,在重庆,能有机会和金山、白杨等在《屈原》中同台演出,张瑞芳十分高兴。

当时,金山和王莹生活在一起,他们曾远渡南洋宣传抗日,义演募捐,历尽了重重艰险,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感情上已有了难以修补的裂痕,到了就要分手的地步了。金山知道王莹与谢和赓已经相爱,对他来说这虽已不是秘密,但毕竟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王莹顺利地拿到了"海外视察员"的护照,谢和赓也拿到了"芝加哥总领事馆学习员"的护照。他们双双飞赴美国了。金山却在紧张地排练《屈原》。他清楚地意识到:再沉重的打击也要承受,再深重的苦恼也要化解。为求得内心的平衡,金山付出了多少代价呀!

张瑞芳在排演《屈原》的过程中,得到了金山的许多帮助。他们一起演戏,吃夜宵,谈心,会朋友……相处得十分愉快。金山悄悄地爱上了张瑞芳,而质朴纯真的张瑞芳一点也没有发觉。直到有一天,她收到金山的一封长信,才确切地知道了这件事。后来经过一些曲折,两人终于走到一起。抗战胜利后,金山和张瑞芳来到上海,党组织让他们以名演员的身份留在上海工作。

金山很忙,频频出现在国民党高级官员、青红帮头目、资本家和社会名流中间,成了上海滩一个令人瞩目的人物。他很少回家,张瑞芳也难得见到他。这个家,他好像没有时间顾及了,已经淡忘了。不久,社会上有了传闻,说金山又有了新爱。传闻毕竟是传闻,张瑞芳并不轻易相信。但她感到孤独、苦恼,难免产生一些疑惑。

解放战场上,胜利的捷报频传,张瑞芳期盼着人民解放军快点渡江。一天上午,曹禺来看她,悄悄地说他已接到了去北平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邀请。但又怕去北平的旅途有危险,不知如何是好。张瑞芳热情地表示,愿意陪着他一起去北平。

1950年初春,北京成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不久,张瑞芳从北京电影制片厂调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演员,并参加了苏联话剧《保尔·柯察金》的演出。这个剧的导演是孙维世。金山在剧中扮演保尔·柯察金,张瑞芳扮演冬妮娅。

他们的演出轰动了北京。扮演冬妮娅是张瑞芳在新中国的话剧舞台上第一次亮相。她在角色的艺术创造上用了不少心血。谁也想不到,在演出《保尔·柯察金》的时候,金山和张瑞芳的爱情生活已到了崩溃的时刻。因为在排演过程中,金山和孙维世相爱了。他们爱得那么大胆炽热,那么意外而又自然。

可是,金山是有妻子的,妻子又是年轻、美丽、极有才华的张瑞芳。他们这样相爱应该吗?道德吗?金山和孙维世想过,而且认真严肃地想过。他们既然相爱,也就想到了带给张瑞芳的伤害,更想到了相爱的后果。但他们的相爱是默契的,是不顾一切的!

他们准备承受相爱带来的欢乐与指责……张瑞芳是个刚强而又理智的人,既然金山和孙维世相爱了,她便和金山办理了离婚手续。她感到一种伤痛的遏止,也感到一种解脱的轻松,一种走出沉郁的旷达。

《保尔·柯察金》演出结束后,张瑞芳毅然离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当上了电影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