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牧村演唱歌曲精选 关牧村:唱响中国 为梦干杯(图)

2018-1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春夏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满怀希望的时刻.从即日起,本报启动"出彩人生,百姓故事——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报道.我们将目光投向每一个在天津生活.奋斗和追求梦想的人.他们或默默无闻或轰轰烈烈,却都在用辛勤的汗水为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关牧村演唱歌曲精选 关牧村:唱响中国 为梦干杯(图)"出彩人生,百姓故事——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报道每期推出一个通过艰辛拼搏而"美梦成真"的励志故事,旨在挖掘一段段真挚的情感,表现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和温暖细节.关牧

春夏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满怀希望的时刻。从即日起,本报启动"出彩人生,百姓故事——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报道。

我们将目光投向每一个在天津生活、奋斗和追求梦想的人。他们或默默无闻或轰轰烈烈,却都在用辛勤的汗水为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关牧村演唱歌曲精选 关牧村:唱响中国 为梦干杯(图)

"出彩人生,百姓故事——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报道每期推出一个通过艰辛拼搏而"美梦成真"的励志故事,旨在挖掘一段段真挚的情感,表现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和温暖细节。

关牧村能记得几个清晰的梦。

关牧村演唱歌曲精选 关牧村:唱响中国 为梦干杯(图)

10岁那年,妈妈离开人世后,关牧村常常梦见妈妈,梦里,妈妈拉着她的手,告诉她,"你有唱歌的天赋,将来一定不能放弃唱歌。"

关牧村的童年因妈妈的病逝和爸爸下乡跌入谷底,在天津工人的帮助下,她坚强起来,工人舞台更给了她实现唱歌梦想的阶梯。

关牧村演唱歌曲精选 关牧村:唱响中国 为梦干杯(图)

从女工走进天津歌舞剧院剧团后,关牧村的梦里,她常变回天津钢锉厂的一名年轻女工,看到那一张张朴实、热情的工友们的笑脸。那是关牧村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也是她实现音乐梦想的起点。

-妈妈教我一支歌

五一前夕,天津117大厦施工现场。一袭裙装、挽着盘发的关牧村出现在建筑工人面前,笑容亲切。看着一张张年轻朴实的面孔,关牧村唱着唱着,视线开始模糊。在歌声里,她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还是一个小女孩儿的她也曾是工人中的一员。

1960年,天津钢锉厂的安师傅进驻69中工宣队,发现了即将初中毕业、会唱歌的小姑娘关牧村。当得知关牧村的妈妈病逝,爸爸去山西支援三线建设,姐弟俩相依为命后,安师傅把关牧村带到当时一机局文化宣传干事张志面前。

"一个看着很朴实的小姑娘,虽然家境贫困,可她的脸上有种不服输的性格。"在张志的努力下,天津钢锉厂破格录用关牧村当学徒工。

叶惠青和关牧村同龄,两个人的车床紧挨着,她们很快成了最好的姐妹,她叫她小关,她叫她小叶。"她特别坚强,基本上没掉过眼泪,总是特别拼命地干活。"车间的工作三班倒,每个班8个小时,除了吃饭、上厕所,关牧村不停地干活,偶尔扭过头来,给小叶一个笑脸,悄悄聊上一两句话。

两个女孩儿上同一个班,下班后一起骑着自行车回家。叶惠青经常去关牧村的家,"在兴隆街,小楼特别破,楼道嘎吱嘎吱地响,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两张单人床,褥子破破烂烂的,一个柜子,一张小桌,房间里只有这些。"

关牧村的弟弟初中毕业后到西青一个葡萄园下乡,家里只剩她一个人,晚上害怕,便找叶惠青来陪她,"她给我看了她妈妈的照片,她长得特别像妈妈……"两个女孩儿蜷缩在床上谈心,耗子在床下吱吱地乱跑。

在聊天中,小叶得知,关牧村出生在河南新乡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宅院里。出身名门的母亲李芳芗受过高等教育,会溜冰、跳舞,尤其喜欢唱歌。母亲的天分遗传和启蒙教育,让幼年的关牧村就展露了不俗的歌唱才华。

1960年,妈妈带着关牧村和哥哥、弟弟来天津投奔亲戚。

7岁的关牧村就在兴隆街小学读书,每到周末,妈妈就领着她去东马路少年宫练歌。在小学阶段,关牧村已经能识简谱,一半歌曲都能按谱哼唱了。关牧村10岁那年,快乐戛然而止,妈妈因病去世,临终前还在叮嘱关牧村:"孩子,你有非常好的音乐天赋……一定要唱出来。"

-打起手鼓唱起歌

"小关在吗?唱一个!"开工前、午饭时、开会前,让关牧村唱歌渐渐成了车间里最快乐的事。关牧村也从不扭捏,欢欢喜喜地给大家唱歌。

"工人师傅们听我唱歌,那种开心的眼神,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上级部门一机局知道关牧村唱歌好,有演出每次都会把关牧村借去。

"每次演出回来,她都特别开心,但从来不会耽误工作。"当时的钢锉厂工会主席钟敉礼如今80岁了,提起关牧村还是满心喜欢。叶惠青也能从小关神采奕奕的眼神中看出,她真的喜欢唱歌,有了给工人们唱歌的机会,小关快乐了很多。

上班时,关牧村利用一切时间赶工,演出结束后回到车间继续加班。不太爱讲话的关牧村待人总是那么谦和,通过努力得到了工友和领导们的认可,先后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的光荣称号。

由于父亲不在身边,厂里便安排录用关牧村的张志做她的临时监护人。张志经常带着小关演出,给小关伴奏、写曲子,是一个很尽职尽责的"家长"。看到关牧村对音乐的执着和天赋,张志帮忙寻找教音乐的老师,小关也到处打听,知道有好老师就去请教。

工作、照顾弟弟之外,关牧村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学习唱歌,没事的时候,她就骑上自行车去老师家里学习。

关牧村和弟弟的生活很苦,经常夜里到运煤车路过的货场大街扫些散落的煤末,做成煤饼子生炉子;夏天买便宜的蔬菜腌咸菜,一直吃到来年春天;秋天大白菜上市时,还要捡人家不要的菜帮子……

虽然家境贫困,但关牧村却从不显得寒酸,"她气质特别好,大大方方,夏天一件白衬衣、一件花布衬衣,冬天就是她自己织的菱形格毛衣。"那时候年轻人流行穿黑大衣,只有家境好的人才买得起,但有一次,关牧村穿着黑大衣就来上班了。

"你哪来的钱买大衣?"张志有些生气。

"我把一件旧棉猴儿改了,领子剪了,衣服给加长了,自己做的……"小关笑着说。

张志记得,关牧村曾向他提出想买一台半导体,"小关对音乐特别执着,经常隔着门听邻居家的半导体。"张志同意了,这是关牧村最奢侈的一次消费。

-永远是朋友

每次演出结束,演员们都拿出自己带来的饭菜集体会餐。这个时候,张志发现,饭桌上总也看不到关牧村的身影。

"我就到外面去找她,最后在附近小胡同里找到了,她蹲在墙角,手绢里包着馒头和咸菜,一个人吃着。多好强的小姑娘,在人面前总是乐呵呵的,但心里很苦。"

"你以后吃饭就跟着我……"张志大声命令,但他心里在疼惜这个好强的小姑娘。

领导和工友们也都很关心关牧村的生活。当时关牧村只有17元工资,还要养活弟弟,厂里每月补给她15元钱。

女工们来关牧村家里,用厂里的棉纱为她和弟弟做被褥和新衣服。小关病了,大家来给她做饭。上早班,工友们对小关说,"你别擦车床了,去水塘边练声吧,我们帮你擦……"

"我一定要唱出去,做一个歌唱演员。"这是叶惠青听到关牧村最常说的一句话。

"嗯,一定能,但是别忘了我呀……"小叶总是这样回应她。

关牧村真的唱出去了,1977年10月,北京东方歌舞团派人来天津招人,在天津钢锉厂门口找到关牧村。与此同时,天津歌舞团也来邀请她,关牧村成了香饽饽。

"别忘了我们,常回家看看……"和工人们辞别的时候,老大姐钟敉礼眼眶湿润了。前面的车床再也没有小关的身影,叶慧青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

辞别领导和师傅们,关牧村带上妈妈留给自己的唯一一条头巾,跨进天津歌舞团的大门,去实现自己唱歌的梦想……

-难忘恩师:施光南与沈湘

在关牧村实现音乐梦想的道路上,施光南和沈湘两位先生至关重要。"当时一个老师说施光南在琴房,要见我,我早就唱过他的歌,特别喜欢。"骑上自行车,关牧村既兴奋又忐忑地前往天津歌舞团琴房,"路上还摔了一跤,都流血了"。

施光南让关牧村唱一下他谱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她唱出第一句,施光南便说,"太好了!"等她唱完后,施光南说,"你的歌声热情奔放,就这样唱下去,用心去唱。"听到施光南的肯定,关牧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女士回忆起那一天,"他回到家里,我问他怎么样,他说关牧村的音色非常好,他就想要这样的声音。"

"关牧村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电视上播出,施光南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等小关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我看了他一眼,他的眼角都湿了。"洪如丁说,从那时开始,施光南开始了和关牧村长达十几年的合作,在关牧村看来,施光南既是老师也是兄长,珠联璧合的合作中,关牧村红遍了全国。

实现了唱歌的梦想,关牧村并不满足,她想接受更专业的学习。1984年,关牧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教授,住在学院后院深处的临时宿舍的小房间里埋头钻研。

"沈湘打听我的为人,为人好的他才教,一打听,还不错,就收下了我。"

关牧村的音乐道路如何发展,施光南和沈湘有过多次交流,"施光南找到沈湘,说我的嗓子是天生的。沈湘教我的方式很特别,尽量保持我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修饰……"

三年学习结束,关牧村的毕业汇报演出非常成功,老师们都很惊讶。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让沈湘老师给全校师生做讲座,介绍教关牧村的经验方法。

"国家和观众给了我这么多,我要尽力来回报社会,我的梦想就是一直为大家唱歌……"一次演唱会上,一位70多岁的白发老人买了两张票,当检票员问他为什么拿着两张票却只有一个人入场时,老人说,他和老伴都是关牧村的歌迷,但是老伴已经去世了,他特意多买一张票,空出一个座位给老伴,让她和自己一起听关牧村的歌。

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给关牧村发来短信,他们全班同学都是关牧村的粉丝,他们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村民"……记者劳韵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