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南孙医案 95岁仍坚持出诊 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名老中医朱南孙颁奖

2018-03-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昨日(28日)上午,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良医精诚.橘杏满园"中医工作大会.会上,95岁的全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昨日(28日)上午,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良医精诚、橘杏满园”中医工作大会。会上,95岁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朱南孙拄着拐杖上台接受徐建光校长向她颁发的从医75周年荣誉证书。

据介绍,朱南孙至今仍坚持每周出诊3个上午,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和7家附属医院中,像朱南孙这样的名中医共有50人,在建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6个,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室25个,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工作室24个。

名老中医是学校灵动飞跃的点睛之笔

本次大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倒计时30天隆重召开,既弘扬了海上中医传承与发展的盛况中国传统文化,又彰显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业内的影响力。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一所专业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世界闻名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在2012年的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如果说,中医药学科是学校发展前进的龙头,那么,名老中医们则是学校灵动飞跃的点睛之笔。早在民国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大家云集沪上,形成了丁氏内科、顾氏外科、石氏伤科、朱氏妇科、徐氏儿科、陆氏针灸等54家中医流派,他们名噪一时、各具特色、疗效显著、影响深远,共同促进了上海近代中医学术繁荣和临床优势的发挥,也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打下了建校前的学科、师资与人才基础。

1956年建校后,学校始终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作为立校之本,围绕“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做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医药事业接班人。

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和7家附属医院中,共有上海市名中医50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1人,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指导老师21人;目前在建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6个,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室25个,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工作室24个;承担了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27个。

通过工作室建设,名老中医不仅把学术、医术无私地传授给了传承人,也让传承人耳濡目染了导师们的师德、医德,使他们成为了中医药事业今天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希望。

多管齐下拟打造海派中医品牌特色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建校60年以来在中医药传承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并向名老中医们表达了诚挚的感恩之情,报告还从学术传承、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基层医疗服务等多个维度,勾画了十三五期间学校中医工作的蓝图。

他表示,名中医工作室是继承与发扬、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是以研究现代中医人的诊治经验和思维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形式。

据悉,校方将以名老中医工作室和学术共同体为载体,加快推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人文修养的继承工作,建立健全对名老中医及其传承人学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强名老中医的学术精华与现代医学结合,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学校还将加强基层服务,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与学术共同体为载体,将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与适宜技术向区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同时还将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从临床、科研、教学、文化多管齐下,打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派中医的品牌特色,吸纳、培养全国各地的中医医师,将海派中医的精华服务于全国人民。

学校将站在全球医学发展的最前沿,与世界一流的医学院、医院开展高起点、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将名老中医们的学术精髓与现代医学的最前端紧密结合,让中医药学在全人类医学发展进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