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处暑养生保健有讲究

2018-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处暑养生保健有讲究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就连天上的那些云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处暑养生保健有讲究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但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凉"之说。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处暑养生保健有讲究

处暑代表三伏天气已接近尾声,夏天的暑气即将退去,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夏打盹和秋乏都会在这一时期出现,让人感觉浑身上下懒洋洋。处暑后之所以还会有乏力现象,是由于整个夏季炎热的气候会让人消耗了太多的能量。

到了处暑,人体开始修整,准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会产生疲劳。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处暑后入秋,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建议调整起居,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还要适当午睡,这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由于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而蔬菜水果中的很多维生素能迅速排除代谢物,加快代谢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所以,少油腻、多蔬果,是使人消除疲劳的方法之一。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得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节防"秋乏"。秋季虽然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由此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秋乏"是人体要休整的信号。暑天结束后一般早晚的温差增大,且秋高气爽,人们会感觉比较舒服。此时人们为什么还会感觉乏呢?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较多的"老本"。

处暑时节,白天炎热,晚上凉爽,昼夜温差大,年老体弱者往往来不及适应。所以老年人更要注意保养。

在饮食方面,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

另外,处暑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指数还是比较大,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天气凉快就忽视了防晒,而被"秋老虎"晒伤了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