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荣扫大街影响 杜月笙得知黄金荣扫大街说还好我到香港了

2019-03-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9年,国共两党进行最后决战.杜月笙观察着形势,知道必须再作一次重大选择了.以"会做人"而发迹的杜月笙信奉"事不做绝两面光"的处世信条,多年来,他积极助蒋反共,同时又跟共产党结下"红色情缘".杜月笙有沉重的历史包袱:1927年4月11日夜,他诱捕共产党员.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将其活埋于龙华荒野;在第二天的"4?12"大屠杀中,他部署徒众将300多名共产党员和工人杀害在血泊里.杜月笙不相信共产党会不计如此深仇大恨,如果

1949年,国共两党进行最后决战。杜月笙观察着形势,知道必须再作一次重大选择了。以“会做人”而发迹的杜月笙信奉“事不做绝两面光”的处世信条,多年来,他积极助蒋反共,同时又跟共产党结下“红色情缘”。

杜月笙有沉重的历史包袱:1927年4月11日夜,他诱捕共产党员、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将其活埋于龙华荒野;在第二天的“4?12”大屠杀中,他部署徒众将300多名共产党员和工人杀害在血泊里。杜月笙不相信共产党会不计如此深仇大恨,如果留下,前景实在难测。同时,国民党方面绝不愿意杜月笙被“统战”过去,也加强了对他的胁迫。

黄金荣扫大街影响 杜月笙得知黄金荣扫大街说还好我到香港了

1949年4月10日,蒋介石召见杜月笙,要求他立即前往台湾。反复权衡,杜月笙决定远离政治漩涡,既不留上海,也不去台湾,而是定居香港。

1949年5月1日,辞别黄金荣后,杜月笙举家登上了拥挤的荷兰宝树云号客轮,驶往香港。轮船经过黄浦江,直驶吴淞口,杜月笙的出生地浦东高桥近在咫尺。47年前,一个衣裤缀满补丁的乡间少年从这里来到上海,赤手空拳打下一个花花世界,如今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老病的杜月笙伫立船头,唏嘘不已。

黄金荣扫大街影响 杜月笙得知黄金荣扫大街说还好我到香港了

82岁的黄金荣没有离开上海,这与他认识共方面的杨虎和潘汉年有关,更与中共对于帮会的政策有关。对于黄杜这样有影响力的人物,刘少奇的看法是“观察一个时期再说”,周恩来认为要“努力使上海不乱”,上海不乱对稳定全国大局和恢复经济至关重要。

黄金荣扫大街影响 杜月笙得知黄金荣扫大街说还好我到香港了

黄金荣交出帮会名单后,也保证过听新政府的话,而上海市市长也兑现了承诺,对他不抓不杀。政府官员还召见过黄金荣,要求他写份悔过书,向人民交代和认罪。1951年,5月20日《黄金荣自白书》在上海《新闻报》和《文汇报》登出后,苦大仇深的上海市民们振臂高呼要惩治他。

黄金荣的“自白书”,其实就是他的“忏悔录”。黄金荣起笔回顾了自己早期的经历,其“发迹”过程交代得很模糊,但狠狠鞭挞自己,以及认罪态度和拥护共产党人民政府的内心倒是披露得颇为诚恳。结束部分这样写道:最后,我敢向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人民立誓,我因为年纪大了(今年84岁),有许多事,已经记不清,话也许说得不适当,但是我懊悔、惭愧与感激的心,是真诚的!是绝不虚伪的。

黄金荣的“忏悔”在当时轰动一时,但《自白书》的发表并没有使他得到安定。在人人都要劳动的社会,黄金荣的生活也必须要有改变。政府派人向黄金荣说:在身体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希望早晨到“大世界”门口去扫扫马路。得到这一训令,黄金荣当然是极其不满的,但世道已经变了,他无可奈何,只得提着扫帚出现在大世界的门口,出现在众多记者的相机面前。

当黄金荣在大世界门口扫大街的照片刊登在上海各主要大报后,立即传遍了全国,杜月笙在香港看了这张报纸感慨万千,庆幸自己没有留在上海。据说杜月笙在香港看到这张报纸后是哈哈大笑说道:还好我到香港了;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留在上海。

曾经一度不可一世的上海滩“大亨”黄金荣,在一切繁华落尽后,他才不得不面对自己无法逃避的过往和罪孽。泛黄的档案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人生落幕前忐忑的心灵轨迹和生活片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