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什么自尽 《三国演义》里荀彧和荀攸是什么关系?

2019-05-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曹操的主要谋士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等,一般依据才能以及与曹操的心理亲疏把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着五个人称为五大谋士.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却将荀彧.荀攸.贾诩归为一传,而将程昱.郭嘉与董与后者等放在一起.荀彧为什么自尽 <三国演义>里荀彧和荀攸是什么关系?他的依据是:"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大意是:程昱.郭嘉等都是当世奇才,尽管他们品德举止

曹操的主要谋士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等,一般依据才能以及与曹操的心理亲疏把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着五个人称为五大谋士。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却将荀彧、荀攸、贾诩归为一传,而将程昱、郭嘉与董与后者等放在一起。

荀彧为什么自尽 《三国演义》里荀彧和荀攸是什么关系?

他的依据是:“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大意是:程昱、郭嘉等都是当世奇才,尽管他们品德举止的风评不太好,与荀攸相比差得很多,但是在军事谋划这方面,跟荀、攸还是一个水平的。”

荀彧为什么自尽 《三国演义》里荀彧和荀攸是什么关系?

荀彧为汉尚书令镇守许都达十七年,打理国家后勤事宜,全尽萧何之能,并多有战略性建议;荀攸则在前线为军师(包括中军师)供职十八年,期间除了参与军事谋议,还负责军中典选举、刑狱及监军的任务。曹操评价二荀言:“荀令君(荀彧)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荀攸)之去恶,不去不止。”,于是有了荀令君、荀军师一说,荀攸也为尚书令,曹操又言:“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二荀令君就是指这对叔侄。

荀彧为什么自尽 《三国演义》里荀彧和荀攸是什么关系?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称号。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这里的“王”,不是简单的“君主”、“君王”,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实际上荀彧也不是那种固守“王道”的儒家卫道士,但至少忠君、仁义、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荀彧基本上是一个全能型的智囊。

荀攸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察言观色,竟发现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杀人在逃犯! 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之后,他曾经主谋刺董,并计划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的霸主之业!中年的荀攸成了一个德才并重、近乎完人的优秀人才。

在成为曹操的谋主之后,曹操对荀攸的评价,是对所有谋士评价中最完美的。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他眼界广阔,乐观阳光,经权达变,算无遗策

《三国志》称,荀攸前后策划了奇策十二条,只有好朋友钟繇都知道,后来钟繇在编纂这些奇策的时候去世了,于是世间也就难以流传荀攸的奇策。

欢迎交流,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二人是叔侄关系。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荀彧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军师,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太守,又任尚书令,并为曹操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大将颜良和文丑。

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年)出任中军师,后出任尚书令。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于曹操伐吴路上。正始年间追封谥号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