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风的简历 王东风教授莅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开展“五四时期的诗歌翻译”主题讲座

2017-06-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4年12月18日下午16时15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邀请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12月18日下午16时15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邀请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东风教授为我们开展"五四时期的诗歌翻译"讲座。讲座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校区教学楼②A201举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语系副主任黄继炎、系办公室副主任林少淇、系团总支书记陈丽及教师代表携同百余位新华学子前来聆听。

新诗运动的终极诉求是诗学吗?讲坛伊始,王东风教授就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文以载道,意识形态服务是诗歌的本质所在,而不是诗学诉求。新诗伊始前后出现诗歌翻译乱象,诗歌翻译方法的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诗的发展。

新诗诗体是受西方诗歌的影响吗?王东风教授以胡适、徐志摩等为例,分析各个时期诗人的译诗。从英汉格律比较来看,原文与译文除参差的句尾,没有其他相似之处,而音步、音调及音韵三音不全的现象,导致从事新诗创作的诗人诗意索然。

王教授阐释到,人们都以为新诗是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但从诗学和翻译的角度看却并非如此,我们甚至没有从西方诗歌中学到任何东西,我们的新诗实乃误译造就的辉煌。不可否认,新诗运动是一个诗学运动,但其受西方影响的说法则缺乏直接证据。

那我们要怎么拯救我们的诗歌翻译?王教授提出几个方法: 一是卞之琳提出的"以顿代步"法;二是闻一多提出"以逗代步"法,古律诗以"二字逗"、"三字逗"为主;三是以平仄代抑扬法。随后,王教授向在场师生展示了他翻译的西方诗歌《The Isles of Greece》。

在互动环节,王教授提到平仄押韵很重要,但若音韵不太和谐,也可做适当的调整。

讲座进入尾声,黄继炎副主任作总结:诗就在我们身边,诗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在国内革命和国外文化的双重冲击下,古诗原有的韵味好像不存在了,但其实只要投入时间与精力仔细观察诗的发展,加以思考和研究,便会有所收获。希望诗歌能在同学们,在新生一代的手中延续下去,祝愿同学们能在这个领域有所收获,有所贡献。(黄莹莹 甘颖瑜 樊子兴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