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为什么还能回国 【深度】今天我们怎么看胡娜事件

2017-10-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王键说:"我们不该赞同或是赞扬胡娜当年的行为,因为她当年的鲁莽行为让家人和周围的教练队友都受到了影响.但我们应该包容这样一些人的存在

[摘要]王键说:“我们不该赞同或是赞扬胡娜当年的行为,因为她当年的鲁莽行为让家人和周围的教练队友都受到了影响。但我们应该包容这样一些人的存在......”

胡娜与她的画展

胡娜离去又归来,为了网球离去,为了画作归来。32年前的“叛国者”如今可以在北京开设自己的画展,足以证明如今我们拥有更开放和宽容的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王键也前往了画展,1982年他在读大学,对此事印象深刻。王键说:“我们不该赞同或是赞扬胡娜当年的行为,因为她当年的鲁莽行为让家人和周围的教练队友都受到了影响。但我们应该包容这样一些人的存在,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包容度很大的民族,就算对周边挑衅过我们的越南、菲律宾,在外交上我们都能做到包容和原谅,为何我们还不能包容下一个胡娜呢?”

胡娜事件 被引入《中美关系史》

参观画展的观众与胡娜合影

就在胡娜的画展开幕前,2014APEC峰会刚刚在北京落幕。参观画展的观众中,中科院近代史历史研究员王键是看到《环球时报》言辞激烈的评论后特意跑来看画展,60年代生人的王键和胡娜是同辈人,“胡娜事件”时自己正在上大学。让他惊讶的是,来到画室的很多参观者是年轻人,有很多人都视胡娜为“追求自我价值体现的先行者”。

在王键看来,“胡娜事件”在当年有如此之大的影响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1982年-1983年间,中美关系正处于极具紧张,尽管1979年中美已正式建交,但冷战尚未结束,无论是两国关系还是意识形态都有着巨大的对抗。

《人民日报》对“胡娜事件”的报道

记者在翻查当年《人民日报》关于“胡娜事件”的报道时发现,从1982年胡娜出走到1983年4月美国获准其“政治庇护”,尽管报纸连篇的“政治事件”“影响中美关系”,但却没有找到为胡娜“定罪”的言论,只将她形容为“受到美国蛊惑,误入歧途的无知少女”。

然而自“胡娜事件”发生后,中国体育总会决定停止1983年中美体育双边交往,并且不参加1983年在美国举行的十项体育赛事,中国政府更停止执行1982年和1983年中美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中尚未执行的全部项目。在《中美关系史》一书中,“胡娜事件”更被作为独立的章节,与1982-1983年间美国未确实履行《八一七公报》的内容一样独立特别介绍。

胡娜与友人一起观赏自己的画作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胡娜已经远远不再是是个体,也无法像她当年出走的初衷一样“简单打球”。

在《环球时报》发表“胡娜欠祖国一个道歉”的文章发表后,记者曾电话联系《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但他婉拒采访,并未对这篇评论表态。不过关于关于那篇评论,胡锡进说“这是编辑们写的一个东西,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权利。”

面对胡娜“归来”后的争议,王键说这其实也是一场过去与当下价值观的交锋。

画室开幕那天,住在北京的老领队杨明训也来了,老爷子80岁,拄着拐杖愣是站了1个多小时。不过因为来访的朋友太多,一会儿被拉去做访问,一会儿为大家讲解画作,胡娜和杨明训并没有机会好好聊聊。不过当天晚上,胡娜特意打电话给杨明训,“无论如何都要来支持你一下”虽然这些年每次回国,胡娜都和和老领队打电话联系,但杨明训的这句话还是让胡娜很感动。

当年,因为胡娜的出走,包括带队出征的女队教练沈建球等人都降级离开了国家队,虽然那次比赛杨明训并没有随队前往,但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然而就算是沈建球,在09年接受《网球》杂志采访时也说“我从来不恨胡娜。”

“我们不该赞同或是赞扬胡娜当年的行为,因为她当年的鲁莽行为让家人和周围的教练队友都受到了影响。但我们应该包容这样一些人的存在,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包容度很大的民族,就算对周边挑衅过我们的越南、菲律宾,在外交上我们都能做到包容和原谅,为何我们还不能包容下一个胡娜呢?”对于胡娜的“归来”,王键说。

对胡娜来说 家人才是最大的歉疚

胡娜之后居住台湾,与家人难见面

1990年,80多岁的外公来到美国,祖孙二人度过了3个月难得的时光,而这也是胡娜最后一次见到外公。外公去世的时候,胡娜人在台北,没有见到外公最后一面,她说这是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几乎所有采访过胡娜的记者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82年时你还会选择在美国么?”

对于大部分记者,胡娜对于这个问题都婉转的回避了。不过私下里,胡娜对好友廖翊说,自己知道很多场合、很多记者都希望她的回答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出走”。

“但我当时就只是单纯的希望能打上职业比赛,我没有那些歪想法,如果再选一次,我可能还是会选择去打职业化这条路。”胡娜这样说道。

在1982年滞留美国期间,胡娜寄居在何先生家里,有好几次何先生都看着胡娜躲在房间里偷偷的抹眼泪。那时的通讯远不如今天来的方便,事前没有告知亲人出走的消息,短时间又与他们联络不上。

如今,胡娜一年中有3个月的时间在美国陪父母,多数时候在台北忙网校和公司事务,但每天,她都会和父母保持一次通话,这么多年,一次都没落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