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致电周恩来建议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2018-0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读]对毛岸英葬在朝鲜一事,1958年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我的儿子毛岸英死在朝鲜了.有的人

[导读]对毛岸英葬在朝鲜一事,1958年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我的儿子毛岸英死在朝鲜了。有的人说把他的尸体运回来。我说,不必,死哪埋哪吧!”

摘要:

1954年12月20日,志愿军干部部致电军委总干部部,提议把毛岸英遗骸运回北京安葬。12月23日,彭德怀把电稿转送周恩来,后又写一便函:

总理:

昨廿四日赖传珠同志,拟一电稿,将毛岸英同志尸骨运回北京,我意即埋在朝北,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经过,不愧为毛泽东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原电稿已送你处,上述意见未写上,特补告。妥否?请考虑。

敬礼

彭德怀

十二月二十四日八时

周恩来于25日批复:“同意彭的意见,请总干部部另拟复电。”同时将此件转送刘少奇、邓小平阅。

志愿军干部部遵照总干部部复电,于1955年把毛岸英遗骸从大榆洞移葬志司驻地成川郡桧仓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并立大理石墓碑,镌刻“毛岸英同志之墓”。

对毛岸英葬在朝鲜一事,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我的儿子毛岸英死在朝鲜了。有的人说把他的尸体运回来。我说,不必,死哪埋哪吧!”

对于毛岸英入朝参战和牺牲的经过,有各种不同版本的说法。“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人甚至把毛岸英牺牲的责任推到彭德怀身上。近期,随着电视剧《毛岸英》的播放,毛岸英入朝参战和牺牲情况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些说法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我作为曾经担任彭老总军事参谋的老同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很早就开始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找了当年在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工作过的旧友、同事,尤其是请见证了这件事情的成普、龚杰等作了详细回忆。在此基础上,我还找了参与编写抗美援朝战史、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孟照辉等查看资料、了解情况。现在,根据这些亲历亲闻资料和相关文献材料,写成此文,供大家参考。

俄语翻译没来,却见毛岸英上飞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到8月20日,朝鲜人民军举行了四次战役攻势。金日成于8月15日发布命令:“要使8月成为完全解放朝鲜国土的月份。”朝鲜人民军经过准备后,于8月31日发起第五次攻势战役,目的是发起最后一击,解放全朝鲜。

但敌军兵力集中,在优势海、空军和炮兵支援下,同人民军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9月10日形成僵持。人民军未能突破敌洛东江防线。而美军15日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逆转。美帝国主义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中共中央严密关注着朝鲜的局势,多次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对朝鲜的侵略。10月4日,彭德怀应召紧急赶到北京,他原以为是商谈经济建设问题,所以带了管经济工作的秘书张养吾和大批西北经济情况资料。到京后,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已经在进行,彭德怀在会议中间匆匆赶到。

散会后,他到杨尚昆住处,详细了解会议情况,才知道是关于出兵朝鲜的事。10月5日上午,受毛泽东委托,邓小平将彭德怀从北京饭店接到中南海毛泽东办公室。毛泽东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彭德怀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他们两人进行了一次情真意切的谈话。彭德怀表示拥护出兵援朝的决策。当毛泽东把挂帅出兵的重任交给他时,彭德怀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

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下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仍然有两种意见。在他人发言之后,彭德怀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会议最后作出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彭德怀就把那些经济资料转给了李富春。

周恩来于10月6日上午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会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领导以及政务院公安部、铁道部领导等出席。周恩来传达了中央出兵决策后,即对各项准备工作一一作了部署,如给出国部队调补武器、弹药、马匹、车辆,从各大军区抽组野战医院手术队到东北,国内加强防空、海防、地方治安、监督打击社会上谣言传播、哄抬物价等等。周恩来责成聂荣臻和总参作战部部长李涛从总部机关抽调工作人员为彭德怀组建一个精干的指挥所。

李涛于10月6日下午分别请总参情报部部长刘志坚、通信部部长王诤、军委办公厅主任张经武、机要局局长李质忠等先后来中南海居仁堂办公室,向他们传达了中央出兵朝鲜的决策和由彭德怀挂帅出征一事,为此需从各单位抽调业务工作人员组建指挥所。

作战部决定抽调处长成普和参谋二人,由成普任指挥所领队。各单位抽调人员名单6日下午报成普。名单如下:作战部有处长成普、参谋龚杰、徐亩元;情报部有处长李士奇;通信部有处长崔伦及报务机务人员和电台两部;机要局有科长海鸥及机要员数人;军委办公厅外文秘书处俄语翻译一人。

10月7日上午,成普在西城区武衣库2号(今大乘胡同1号)作战部办公处召集上述人员开会,宣布保密纪律,每人对亲属、同事只讲外出执行任务,不准讲具体去向。因苏式里-2型客机只能载20多人,首长专机载客不超过70%,因此决定成普、龚杰、徐亩元、俄语翻译4人随彭德怀、高岗乘飞机去沈阳,其余人员乘火车到东北军区报到。

下午准备,8日出发。8日8时,成普等3人到南苑机场登机后,俄语翻译没来,却看见毛岸英上了飞机,成普不知底里。

事后得知:10月7日下午,聂荣臻告诉李涛,军委办公厅那位俄语翻译不去了,改由毛岸英去。听说他在天津,可电话告知天津市市长黄敬,要毛岸英赶回北京,明天随彭老总去东北。李涛经长途电话台找黄敬未接通,正好这时李克农(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1953年又任副总参谋长)来中南海居仁堂作战室了解朝鲜战场情况,问李涛找黄敬何事?李涛回答说找毛岸英。

李克农说:“毛岸英不在天津,已经派他到北京机器厂做工,我知道电话。

”于是他们找工厂,工厂方面回答说毛岸英临时有事外出,李克农告诉工厂方面说,毛岸英回来后即告知他立即到中南海居仁堂李涛部长处。毛岸英于晚饭前来到居仁堂。李涛告诉他,中央决定出兵朝鲜,彭老总挂帅,原计划派军委办公厅俄语翻译去,现决定他不去了,由你随彭老总去沈阳。毛岸英听后说我愿意去。关于奉聂荣臻指示找毛岸英随彭老总去朝鲜的事情,在得知毛岸英罹难后,李涛书面报告了具体经过。

10月7日,毛泽东、彭德怀、毛岸英共进晚餐。饭后彭德怀同毛泽东谈到深夜。张养吾秘书、郭洪光卫士在北京饭店等彭老总回来后才就寝。

毛岸英入朝一事,在很多出版物上写为“主动请缨”,甚至说毛岸英在毛泽东面前死缠着“彭叔叔”,非要入朝不可。实际上,10月7日前毛岸英不可能知道中国出兵朝鲜。中央有严格的保密制度,保密守则规定,不准向无关人员(包括亲属)泄露机密,中央首长为全党表率,例如1964年周恩来主持第一次核爆炸试验,爆炸成功的公报发表后邓颖超才知道。

刘思齐后来回忆毛岸英去医院看望她的情形:“(1949年)10月2日下午他又来了一次,从此一连十多天就没有了踪影,我知道他忙。

10月14日晚上九点多,我已经休息了,他突然来了,告诉我他外出了一次,并且第二天又要出差。他在我的病床前坐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深夜十一点多了才恋恋不舍地别我而去。”“我怎能想到,这竟是我们的永诀。”刘思齐的回忆和李涛临时打电话找毛岸英一事,都说明毛岸英事先不知道出兵朝鲜的事。同时也说明毛岸英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没有向妻子透露去朝鲜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