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乡村改造 王澍:古村改造是留住乡愁的另一种形式

2017-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5年6月,由浙江省住建厅牵头,联合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和杭州市富阳区政府在富阳洞桥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此次试点范围为"4 1"区块,即1个行政村和4个小自

2015年6月,由浙江省住建厅牵头,联合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和杭州市富阳区政府在富阳洞桥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此次试点范围为“4 1”区块,即1个行政村和4个小自然村组成,分别为贤德中心村和大溪村、文村等4个自然村,由中国美院王澍教授主持规划设计。其中,文村作为先行启动区。

目前,14幢新农居的建设主体工程已结顶。作为主持设计师,王澍理想中的美丽宜居村庄是什么样的呢?日前,王澍在中国美院南山书屋接受了专访。

做了四年的调研,跑遍了浙江

希望它能发芽

Q:文村这片古民居,非常漂亮,你是怎么发现的?

王澍: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课题。现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使得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我希望它还能发芽。

从2010年开始,我们对全省的传统村落做了一个为期4年的调研,可以说跑遍了浙江,情况很严峻。光是在富阳,200多个村子,如果以半旧半新、文脉可续为标准,其中仅剩20多个村还有点希望。当然这个数据不是绝对的,或许还有意外的惊喜隐藏在哪个山沟沟里。文村就是我们调研中的一个惊喜。

我的想法是在不改变古村落面貌的同时,实现隐形城市化。改造一个村落称不上“化”,一定要三四个,并能连成一片,坐两站村际公交车,转一个山湾就能到另一个村庄了,这隐含着一种密度和自然同时并存的新型城市结构,特别适合浙江的情况,而洞桥镇的大溪村、文村这一片古村落,正是我们要找的“种子”。

浙江乡村建筑原本达到很高的审美水平

绝不逊于瑞士

Q:作为“总设计师”,你对文村这片古民居的改造有怎样的构想?

王澍:浙江的乡村建筑原本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审美水平,绝不逊于瑞士乡村建筑,但都没有了,而新建筑又缺乏文化脉络,甚至可以说一个比一个丑。

我们以保护老房子为前提,对那些老村中如癌症细胞的新民居,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就地重建,遵循整旧如旧原则,目前已试点7户;二是深度改造,不是简单的外立面刷刷,而是像老中医把脉一样,望闻问切,根据每个房子不同的风格进行深度改造,比如,是夯土建筑的,就用新夯土技术改造;是砖结构的,就去掉那些难看的瓷砖,用我们美院研究的抹泥技术来改造;是杭灰石垒砌的,我们找来村里的20多个石匠,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打造不同风格“浙派”美丽宜居村庄样本

8到10年

Q:在文村古民居改造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难题?在建筑与环境之间,又怎样权衡?

王澍:农居问题是很难解决的,甚至一个屋檐、一堵墙,都可能招来村民的抵触,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放低身段,不断修改设计方案。此外,在技术上,夯土、抹泥等一些老的建筑技术要不断创新,寻找新材料、探索新方法,说服村民接受它。为了延续传统村落的多样性面貌,我设计了8种不同的房子,同样的土地上布局了24户,错落有致,和谐自然,设计中考虑到了小院、堂屋、农具室、灶屋等,村民们也能接受了。

我的基本观点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我们既需要民族的审美,也需要时代的创新和表达,二者是不冲突的。富阳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中,能把这么多连片的古民居完好地保存下来,又混合以有文脉传承的新创造,将为浙江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重塑带来不可估量的研究示范价值,也为保持地域乡愁的新型城市化探索了新路。

我打算花8到10年的时间,根据浙江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打造七八个风格迥异的美丽宜居村庄样本。就像文村这种样本,既有“浙江味道”,也有中国建筑的特点,还有推广价值,能传下去。

林间山间水间,一茶一座一友,这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这几天,浙江富阳西北深山中的文村,省长李强来了,市委书记龚正来了,我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也来了,就连法国的建筑设计师都来了好几拨了……

这个村庄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记者一路驱车向西去寻觅这个村庄的秘密——一片400多年的古民居。

村民的桥头“闲话”

日上三竿,文村村民沈献平和妻子章云香端着饭碗来到桥头,一边吃饭,一边与村民们拉家常。

桥,是一座新造的桥,还没有名字,两侧有长椅,上有瓦梁,宜乘凉、避雨。从沈献平家到这里,仅几步路,自从新桥造好后,村里人都喜欢端着饭碗往这里跑。“这里凉快,大家都喜欢到这里来吃饭。”章云香说着,往嘴里扒了一口饭。

沈献平今年67岁,在附近贤德镇开了个理发店,一直舍不得自己这个行当。

他们家的老房子,砖木混合结构,两层楼,带一个小院子,约100平方米,院里置有水缸和农具,显得很有生活气息。“房子是我父亲留下来的,已有七八十年了,舍不得拆。”沈献平说。

这时,另一个端着饭碗的邻居插了一句嘴:“这一带有很多这样的老房子,有些已经很久没人住了,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宝贝。”

这些老房子已被当地政府保护起来,“村里回购,我们这幢大概值六七万元。”章云香经营着家里的3亩地,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不过,我们已经有新房子了!”

说完,她将手中的筷子朝右边一指。顺着她筷子的方向,20多幢由黄泥、杭灰石垒就的不同风格民居跃然眼前,“新房子很宽大很好看,有老房子的人才有资格买,价格每平方米不到1500元。”

说这话时,沈献平在一旁微笑着,看得出来,老两口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

“老房子”打动了王澍

文村位于富阳西北山区的洞桥镇境内,村庄后面有一座形似笔搁的文笔峰,河山溪从文笔峰上潺潺而下,沿着村庄流淌了几百年,恐怕只有那座被木莲藤缠绕着的400多年的石拱桥,才知道这个村庄的前世今生。

村委会的大楼就在河的对面,文村村书记黄健军几乎每天都要到老村转转,这已成了他的一个生活习惯,不仅因为这是他的工作,更因为这里也有他的老房子。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在这些老民居逼仄的巷道中穿行,泛黄的春联、烟熏过的青砖、斑驳的挂锁、具有时代感的标语以及鹅卵石铺就的路面,这些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热闹的时光。

据黄健军介绍,40余幢古民居建造于明清和民国时期,形态各异,错落有致。这里几乎没有人住了。但让人惊喜的是,临河有一家的门开着,记者探头进去,征得阿婆同意拍了个照,这时,阿婆从灶屋里拿出一包杨梅来,让我们品尝……

正是这片老民居的朴素,打动了我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这些老民居才是中国的,也是我们要传承下去的东西。”

走过石板路,竹林深处有我家

穿过沈献平家门前的小桥,就是不少村民的“新家”了,这临水而建的14幢风格迥异的新民居,便出自王澍大师之手。

黄健军介绍说,这一块是文村新区,目前14幢房屋建设主体工程已结顶,外立面的垒石和夯土也基本改造结束。记者注意到,每幢房子都自带一个小院子,所有建筑普遍用到的材料就是杭灰石、黄黏土和楠竹。

“这些材料都是我们当地最常见的东西,但在大师手下就变成了艺术品。”洞桥镇镇干部倪鹿华指着最东边一幢黄色建筑说:“就这幢,法国的建筑设计师都来了好几拨了,看了都伸出了大拇指。”

实际上,其建筑材料就是我们村里的黄黏土,工艺也是我们老祖宗的夯土技术,“只不过黄黏土经过了水洗、粉碎、筛选,并运到中国美院的实验室里进行了化学配方,夯出来的墙非常坚韧、光滑,据说还很透气。”

按照村里的规划,文村将全面整修古民居群内的水泥路,将其还原成青石板路。作为文村古民居的水利枢纽,400余平方米的太平塘与村内四通八达的石渠相连,将一幢幢老房子联系在一起。

文村村委大楼东侧,文化广场正在建设中。黄健军说,这里将打造成一个由水榭亭台、活动广场、游步道等组成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游步道延伸至那座400多年历史的河山桥边,让新村与古民居群连成一片。”

为了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村里正在迁出村民,移居到新农居点。黄健军说,文村的新农居将与古村落风格统一,展现两个时期的文村村景,“让新村与古居能够相互映衬,成为文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