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桢故事 院士谈家桢的童年始步的故事

2018-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通过谈家桢的童年始步,告诉我们家长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础.出身并非书香门第1909年9月15日,谈家桢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直街糖坊弄2号的一座两层的老式楼房里呱呱坠地.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像谈家桢那样的大科学家,不是出生在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便是成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顺顺当当地念完小学.中学.大学,再送到国外留学.镀金--谈家桢可没有这样的好运.他出生时上帝并没有为他安排好一个玫瑰花般的优裕环境,他的父亲谈振镛原先只是在慈城镇上的一家小杂货铺里当学徒,后来依靠亲戚的力

通过谈家桢的童年始步,告诉我们家长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础。

出身并非书香门第

1909年9月15日,谈家桢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直街糖坊弄2号的一座两层的老式楼房里呱呱坠地。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像谈家桢那样的大科学家,不是出生在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便是成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顺顺当当地念完小学、中学、大学,再送到国外留学、镀金……

谈家桢可没有这样的好运。他出生时上帝并没有为他安排好一个玫瑰花般的优裕环境,他的父亲谈振镛原先只是在慈城镇上的一家小杂货铺里当学徒,后来依靠亲戚的力荐,才进了当时的邮政局,当了一个小小的邮务员,有了一份固定的薪俸收入。

谈家桢的母亲杨梅英则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典型旧式妇女,心地善良、克勤克俭又严于家教。她生养了包括谈家桢在内的3男3女。由于穷困,要带大这样的6个孩子,其艰难困苦的程度可以想见。

其次,因为父亲谈振镛的工作经常在省内各地频繁调动,经常搬家。幼年谈家桢就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渐渐长大。
有个小名叫"阿强"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谈家桢院士,戴着眼镜,带着慈祥的笑容,处处透着一种大学者、大科学家成熟的风范。然而他幼年时可不是这样。在家时他有个小名叫"阿祥",因为宁波话里"祥"、"强"的发音一样,再加幼年谈家桢生性活跃顽强,所以大家都叫他"阿强"。"阿强阿强,你又跑到外头野去啦?"--这意思就是说他犟头倔脑的,屋里关不住,总在外边乱跑、撒野。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幼年谈家桢好动,机灵,聪颖。他喜欢接近大自然,会上树捉知了,看它究竟是怎么唱歌的,也会长时间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幼年的他求知欲望总是特别旺盛,尤其对周遭的事物样样都充满好奇心,因而什么都想看个明白,什么都想亲自动手去弄一弄。

他外公家是开木匠铺的,几个舅舅都会木匠活。谈家桢看着粗糙的木头经过他们的砍削、刨过之后会变成美观光滑的木制品,心生羡慕,于是也想拿起斧子劈劈试试,不料一下劈到了左手大拇指甲盖,血流满手。但他不怕,大哭过后仍旧缠着大人要学木匠手艺,后来居然也能自己"设计"着做出像样的木工活来。

谈家桢的母亲对幼年的他影响是最大的,不论谈家桢怎么野,她总会将他搂在怀里,不让严厉的父亲对他施以拳脚。渐渐地,他父亲也看到了儿子的爱好,就不怎么过分限制他出外撒野了。就这样,由于父母的宽容,幼年的谈家桢广泛接触了大自然,他与土地、生物逐渐亲近起来--这一点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是幼年对草木枯荣、动物生死等种种自然现象的细微观察和感知,才让他逐渐萌生起进一步探索生命密码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