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四)

2018-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自担任警长以来,处处身先士卒,为民排忧解难,乐于助人,深受群众好评.在没有机动车的情况下,他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步行500多公里,走遍了辖区

他自担任警长以来,处处身先士卒,为民排忧解难,乐于助人,深受群众好评。在没有机动车的情况下,他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步行500多公里,走遍了辖区所有的村庄,统计户口,建立户籍,掌握了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的情况,以便于及时为群众提供帮助。他经常顾不上休息,无论是周末或假日,他一有空就往辖区里“扎”,熟悉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为民排忧解难。

2003年7月的一天中午,他到百拉村走访调查时,发现一个叫次仁的11岁小孩在家玩耍,便上前询问。得知他的父亲因病卧床,家里困难,没钱上学。贡秋顿珠当即就带上小次仁来到学校,替他交了100多元学杂费。从此贡秋顿珠每年都给小次仁一些资助,每下辖区,总忘不了去看看他。如今,小次仁已读小学六年级,每当谈及此事,他说:“要不是贡秋叔叔资助我,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吞白村的卓玛老大娘是个孤寡老人。2004年7月,贡秋顿珠在走访中,看到打水的老大娘摔倒在河边。他抱起老大娘,把她扶进家。看着低矮潮湿、凌乱不堪的小木屋,贡秋顿珠感到一阵阵心酸。他二话没说,帮忙收拾好屋子,将缸里蓄满了水,又从派出所里拿来两床军用棉絮和几十斤大米。

从此,卓玛老大娘过上了有“儿子”照顾的幸福生活。年迈的卓玛老大娘已经记不清贡秋顿珠来过多少次,但她却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家有一点小事,不用通知,贡秋顿珠就会赶到,别说过年过节,就是平时,挑水、劈柴、打扫卫生,包括菜园子里的春种、夏作、秋收、冬贮,都是贡秋顿珠和战友们帮忙。

从那时起,对村子里的特困户、孤寡老人、失学儿童,贡秋顿珠都一一登记并与村干部联系,落实责任人或监护人,定期了解情况。

与卓玛老大娘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次央老人。老伴去世后,次央一直独居在村里最偏僻的一间房屋里,准备孤独寂寞了此一生。2005年7月间,贡秋顿珠在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把照顾老人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包下了老人家里所有的轻重活。贡秋顿珠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老人也把贡秋顿珠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每次贡秋顿珠忙里忙外帮老人做完事要回警务区,老人总是拄着拐杖,含着眼泪,蹒跚着送出很远很远。

漫漫的边境线记载了贡秋顿珠平凡而又辉煌的军旅足迹。自入伍以来,曾经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去年被评为公安部三访四见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全国群众工作标兵,并荣立公安部边防局二等功。

李云华,男,壮族,34岁,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康复点专职医生。

1993年,李云华从广西百色卫校毕业后来到南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南安市皮肤病防治院管辖的麻风病人康复点缺少驻村医生,决定到康复点亲身感受一下。来到康复点,看到瘸着腿、手指不全、溃疡部分还往外流着脓血的病人时,他震惊了——这是一个什么村落啊!那一夜,他想了很久,最后决定留下来,成了福建省惟一驻守麻风病人康复点的专职防治医生。“病人的需要,是我留下来的理由。”10多年后,李云华依然无悔。

留下来的日子,异常艰难,李云华要面对生活条件艰苦和医疗条件落后的双重困难。交通不便,他每隔一两天就要骑20多公里的自行车,到市区拿药。山路弯弯,驮着20多公斤的药物,来回一趟要三四个小时。生活条件不好,李云华可以克服,可他还得面对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

78岁的老杨脚底溃疡,行走不便,头上、身上满是虱子,身上味道奇臭,连病友都嫌弃他,不愿跟他同住。李云华却像对待老父亲一样为老杨理发、抓虱、换药,换药的时间长了,一阵呕吐后,换了只口罩接着干。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云华内心对病人的同情,慢慢变成一种责任和牵挂。1996年,同学来信告诉他,湛江一个农场医院缺医生,工资待遇都比康复点好,极力劝他去湛江。但李云华谢绝了。他说,自己是从大山里的穷苦家庭走出来的,几年朝夕相处,已经放不下康复点的病人了。

13年间,李云华只回过4次老家。2005年春节,他请了20天的假,这一次,是他6岁的儿子第一次回去见爷爷奶奶。不过,20天的假期,他只用了10天就赶回康复点。13年来,每天去看病人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1994年李云华刚到麻风病康复点时,有39个病人,如今还有17个。13年来,李云华送走了20多个病人,让他们体面地离去。在病人眼中,李云华既是医生,更是亲人。13年来,李云华带给病人的不仅是救人的医术,更是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病人老郑说:“有李医生在,我们不孤单,他打心眼里爱护我们,理解我们的感受。”

李云华先后获得泉州市十佳外来工和人民的好医生称号,2007年,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李玉兰,女,57岁,中共党员,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天桥街道居民,现经营一个小饭馆。

16年前,还在摆地摊的李玉兰就给“希望工程”寄去600元钱。当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寄来了印着她资助的两位内蒙古儿童名字的《希望工程救助卡》。从此,她就与“希望工程”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缘”。

从1997年开始,李玉兰每月给山东郯城县泉源乡长埠岭村7位老人汇去210元,一年后增加到350元,至今从未间断。2002年春节,她又给老人们买了一台大彩电。

1996年夏天,平时省吃俭用的她由于劳累过度,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得了肺病。在住院的前一天晚上,她从电视上看到安徽省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水灾。第二天,她让丈夫和照顾她的姐姐先去医院办理住院手续,自己硬撑着病弱的身体,拎了一大包硬币来到区妇联捐款。工作人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清点,共1125.6元。这些零碎钱都是她平时一分一毛节省下的。她平时身患多种疾病,却舍不得花钱看病,吃的药也都是最便宜的。

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儿子去世后媳妇离家出走,只剩老人和孙子相依为命。一天老人突然病倒了,她得知后掏出1700元钱请来医生给老人看病,还安排自己的儿女一日三餐为老人送饭送汤。老人去世后,她又送给刚成年的老人的孙子1000元钱,教他做点小本生意,自食其力。

今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洪灾。受灾严重的蚌山区燕山乡,有46名孩子面临辍学的危险。李玉兰闻讯后,在家庭欠债尚未还清的情况下解囊相助。她在自己的饭馆里办起了少儿图书阅览室,专供那些家庭贫困买不起图书的孩子阅读。

十几年来,李玉兰捐助失学儿童近百名,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市,为社会捐助的各项资金达17万元。

李玉兰获安徽省优秀***员、首届中华慈善奖、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和安徽省新闻媒体曾作专门报道。

李明素,女,55岁,中共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2007年7月17日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情况万分危急。

站在自家楼顶的李明素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李明素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

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李明素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起,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明素家转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李明素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明素家屋顶。

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李明素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通过。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明素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明素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一名***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起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7年,李明素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李春燕,女,30岁,苗族,中共党员,贵州省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2000年,年轻的李春燕从卫校毕业后,嫁到生活贫困的大塘村。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生活贫穷,向来缺医少药。过去,由于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巫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治疗。为了利用自己学到的医术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2001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李春燕卖掉了家里3头耕牛中的两头,筹集资金2000元,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

卫生室创办之初,李春燕连药箱也买不起,只好用竹篮子代替,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也是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借来的。12岁的王岁山患了肠套叠,贷款几千元在医院治疗未愈,来找李春燕。为给王岁山治病,李春燕把他接到家里来治疗,一个多月后,王岁山痊愈,而李春燕分文未收。

一次,村里有一个产妇做完人流后,突然大出血昏迷不醒,万分危急之下,其家人想到了李春燕,连夜把她请到了家里。病人用药后,李春燕在她的床边守候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产妇脱离危险,产妇的家人异常感激。

村民的认可让春燕感到欣慰。但不久,春燕就发现随着来求医村民的增多,小诊所的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难维持了。因为穷,许多村民付不起药费,有些甚至连一两块钱都要赊账,久而久之,欠账越来越多,资金周转也就越来越难,卫生室不要说赚钱,就是连正常的运转也难以为继,家里为此还背上了7000多元的债务。为了筹钱买药,李春燕和家人把家里剩下的一头耕牛也卖了。

眼前的这一切使年轻的李春燕有些撑不住了,她产生外出打工的念头。可是,就在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的前一天,欠账的村民纷纷来到李春燕的卫生室,5角、1元、2元地将欠账还上。“燕子,有钱了你就不会走了吧?”捏着村民们还来的一堆皱巴巴的总数才100多元的块币和角币,李春燕猛然读懂了乡亲们眼神里的期盼和信赖,她知道村民们需要她,于是毅然留了下来,再也没有离开的念头。

几年过去了,李春燕的账本写满了一本又一本,村民一块、几块、几十块的欠账消了又写,写了又消,缺口照样不断地加大。可李春燕不改初衷,一直坚持在缺医少药的乡村默默奉献。2004年反映李春燕全力抢救新生儿事迹的文章《一生只有八小时》在法制日报、南风窗、凤凰卫视等媒体进行报道和转载,称她为感动全中国的女村医。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国内外媒体都对李春燕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李春燕被评为2005年贵州省劳动模范,中央电视台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2007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杨宝全,男,中共党员,51岁,云南省个旧市市政府办公室汽车司机。

杨宝全30多年来,以雷锋为榜样,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为社会、为他人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杨宝全在雷锋生前战友张峻的帮助下,自费出资1万多元制作了雷锋图片及展板80余块,并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到昆明、开远等地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公共场所和部队举办“弘扬雷锋精神”图片展100多场次,参观人数累计达10多万人次。

人们称杨宝全为“活雷锋”,因为哪里有困难,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杨宝全曾多次在行车途中主动把因交通事故负伤的伤者送到医院,并把单位奖励的见义勇为奖金捐给个旧市残联。他主动帮助素不相识的驾驶员修理车辆、为素不相识的战士垫付行李托运费、在火车站协助警察抓扒手。

他还把自己在公路上拾到的整箱香烟交给单位,并积极寻找失主,不止一次地把素不相识的乘车人遗落在车上的东西“完璧归赵”。杨宝全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爱人下岗,儿子正在上大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慷慨地拿出钱来帮助那些身患重病的下岗工人、没有收入的孤儿寡母、生命垂危的孤寡老人、家庭贫困的大中专学生。

从1999年至今,杨宝全自费买来木材,放弃休息时间,先后制作课桌椅20套、乒乓球桌13张,并购买了价值3万多元的乒乓球、球拍、球网,捐赠给个旧市的一些乡镇、学校、部队等单位,他的儿子也深受感染,与父亲一起制作乒乓球桌、课桌椅。

杨宝全说,一个人学雷锋是不够的,应该让更多的人都来学雷锋。他牵头组织了“个旧市学雷锋小组”,10多名热心人士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受到他们资助的大中专学生已有20多名。2007年6月,杨宝全牵头发起,由团市委、学雷锋小组联合举办了“雷锋送考、爱心车队”学雷锋活动,高考期间,全市有300多辆挂着杨宝全设计的“雷锋送考”爱心标志的出租车,穿梭于个旧的大街小巷,把参加高考的考生安全快捷地送到考扬。

家长们感动地说:“雷锋送考”送出了和谐、送出了文明、送出了温馨、送出了爱心。

杨宝全连续多年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个旧市评为优秀***员,而他则把奖金全部捐赠给贫困山区的老党员,并购买书籍赠送给贫困地区学校和个旧市儿童福利院。杨宝全用自己助人为乐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得到帮助,感受到温暖,也引导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关爱社会、帮助他人。

吴天来,男,48岁,中共党员,广西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支部***。

陇雅村是广西百色革命老区石山旮旯里的一个石头山村,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饮水难、点灯难、行路难。吴天来先富不忘穷乡亲,十年如一日,致力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解决了大石山区农民群众祖祖辈辈无法解决的水、电、路三大难题。

他带领群众修建了73个容量为12000立方米的水池,满足了全村人畜饮水需要,使陇雅村结束了饮水难的历史;他带领群众进行电网改造,架设高压电线13.6公里、低压电线80多公里,安装变压器7台,全村42个屯都通了电,并辐射到周边乡镇的100多个自然屯,使陇雅村和附近村屯农民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他带领群众开山挖路,修了长达27公里的11条屯级公路,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使陇雅村结束了没有公路的历史。

他还致力解决贫困的大石山区农民祖祖辈辈无法解决的经济落后的大难题,带领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开办“农家课堂”、组织村民学习考察、培训党员和农民骨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使陇雅村村民普遍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

他先试种桑树15亩,成功后再带动村民种,陇雅村的桑园面积很快从2003年的50多亩扩大到2006年的2100多亩,户均种桑7亩、户均增收5100多元。全村共发展中草药种植1300多亩,全村户均母猪存栏1.5头、年均猪花出栏8000余头,全村100%%的村民解决了温饱,逐渐步入小康,100%%的农户住上了瓦房,65%%的群众安装了电话,人均纯收入提高到 1032 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他继续带领陇雅村村民铺砂扩修村级道路66.5公里、硬化村屯道路路面30公里,修建2700立方米的集中供水塘,完成改栏改厕42户,搬迁12户;兴建陇雅村村级农贸市场,为村民生产的农副产品打开销路。他还实施屯屯通电视工程,丰富陇雅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扶持弱势群体并加强陇雅村公益事业建设,几年来,先后为贫困农户无偿捐款5万多元,为村公益事业垫资60多万元。

吴天来2000年荣获全国扶贫贡献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员,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吴天祥,男,63岁,中共党员,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巡视员。

吴天祥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对待人民群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用真情和爱心感化服刑人员,倾其所有救济困难的下岗职工。他把女儿用来结婚的新房让给困难户住;卖掉父母遗留的房产,抵押贷款帮助特困人员创业。

为了疏通公厕管道,他跳进窨井;25次义务献血共7000毫升,捐骨髓捐钱物帮助他人;4次跳入长江救人。十多年来,他先后照顾过26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下了300多个“穷亲戚”。

每年春节,他还把孤老、孤残儿接到家里吃年饭。有的孤寡老人去世后,他以儿子的身份为老人送终。他把家里的电话向社会公布,便于遇到困难的群众及时求助。他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钟上班,接待来访群众,先后接待上访群众2万余人次。节假日他很少休息,经常深入困难群众的家中体察民情,并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疾苦向有关部门反馈,督促尽快解决。

今年8月2日早晨6点多钟,武汉市周小珍等30多名残疾人一起来到武昌区委,要求到省文明办推荐吴天祥为全国道德模范。他们动情地说:“吴天祥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心为民做好事,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推荐他为全国道德模范是我们大家的心愿。”特困妇女陈春桂到处打听省文明办的地址,她激动地说:“吴天祥是我的救命恩人,他花了两万多块钱为我治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哪怕是爬我也要爬到省文明办投他一票。”

在吴天祥行为的感召下,湖北省相继成立了1万多个“吴天祥小组”,约10万多名小组成员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已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去年武昌区举办“吴天祥小组成立10周年暨十佳集体、十佳个人”表彰大会,区委、区政府授予吴天祥“吴天祥小组活动突出贡献奖”。当接受过他帮助的居民周润香上台献花时,全场1400名干部群众一起伸出大拇指。

吴天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并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吴显才,男,53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巫溪县乌龙乡大坡村党支部***。

15年来,吴显才义务赡养了45位老人,先后有22位老人在他的关怀中安详地走完生命历程,6位老人回到了亲人身边。目前,吴显才仍在赡养17位老人。

1988年寒冬的一天,吴显才在路上碰到一位老人,她穿着破烂的单衣,蜷缩在路边,冻成一团。吴显才把老人送回家,看到这位老人无依无靠、一贫如洗,被子又黑又臭,枕头竟是一块砖,他泪如泉涌。他在周边几个村里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有几十位孤寡老人过着类似的生活。

1990年,吴显才说服妻子,倾其所有,买下家对面的一个废弃酒厂,改造成一座有16间房屋的敬老院,并给敬老院取名“常乐”,希望老人们能够天天快乐。年底,来自8个村的16名孤寡、残疾老人,住进了敬老院。

70岁的马昌炳老人刚到敬老院时,因为长期没有吃肉,一吃肉就拉肚子,吴显才每次都帮他清洗。70多岁的田代翠老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吴显才细心伺候她,让她认了自己做儿子。63岁的谭传贤是个哑巴,还有智力障碍,唯一的依靠哥哥去世后,她顿时失去了生活来源,吴显才听说后收留了她。任国贤与老伴谭吉寿,拉扯智残儿子生活,因年事已高而生活陷入困境,吴显才收留了这一家三口,一养就是11年。

吴显才15年间收养的45名老人中,有半数是残疾人。那些去世的老人,都是吴显才这个“儿子”送终。他们在弥留之际,老泪纵横地叫着“恩人”,拉着吴显才的手久久不愿松开。1993年,吴显才购买了1.5亩荒山,开辟了“常乐敬老院公墓”,在墓地栽树种花,让辞世的老人与鲜花、松柏为伴。当年,国家民政部向他颁发了一块“德高义重”的匾牌。

建成敬老院时,吴显才就背上了6000元贷款。以后每年都要为敬老院提供近1万公斤大米、1000多公斤猪肉、近500公斤食用油、两三百公斤盐巴,加上缝制衣服、添置被褥,还有医药费、丧葬费、电费及其他开支。吴显才还拿出家里的3亩承包地,供敬老院种菜种粮;在自家承包的荒地上,开垦出20亩药田;办养殖场,建棕器加工厂、预制件厂、木材加工厂三家小作坊。

15年来,他先后投入了30多万元,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生活无忧。去年12月,他又投资13万元第二次改造敬老院,每层楼设一个带洗澡间的卫生间,老人们睡上了席梦思床垫,电视机换得更大了,厨房里摆上了电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