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元稹是哪个朝代的

2017-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诗人元稹是哪个朝代的元稹是哪个朝代的曾引发人们的疑问,元稹字微之,河南府也就是今天河南洛阳人.元稹画像他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出生于公元七七九年.元稹只有八岁的时候

诗人元稹是哪个朝代的

元稹是哪个朝代的曾引发人们的疑问,元稹字微之,河南府也就是今天河南洛阳人。

元稹画像

他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出生于公元七七九年。元稹只有八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十五岁时就出书,到二十五就成为出类拔萃的诗人。元稹非常聪明,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元稹与白居易一起参加科举,所以后来两人成为很好的朋友,更是因为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平常两个人就会在一起就诗的问题互相切磋,元稹跟白居易一起倡导了新乐府的运动,世人称为“元白”,作号为“元和体”,他们二人都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千古佳句,直到现在还广为流传。因此,元稹是哪个朝代的这一问题本身不具有争议。

元稹的诗用的修辞很好,意思表达的很到位,他的辞很浅但表达的意思有些哀伤,就像是一只孤独的凤鸟在悲鸣,非常的打动人心,让人感动。他创造的作品很多,但成就最大的是诗,其中包括很多乐府诗,大部分都是受到王建还有张籍带给他的影响。元稹的“新题乐府”直接受到了李绅的影响。元稹的代表作有很多,有《菊花》、《离思五首》,他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感动了无数的人。元稹现存的诗有八百多首,都收集在诗赋、论议里面,一共一百多卷。这便是对元稹是哪个朝代的这一问题的解答。

唐代诗人元稹纪念馆

元稹是唐代著名诗人,虽然他的诗名比不上初唐四杰,更不及人人称颂的李杜,但他年少时就机敏过人,和白居易在同一年考中进士,并结为终生诗友,他之所以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力也正是因为他和挚友白居易开创了新乐府运动,被后人尊称为“元白”。元稹纪念馆的地理位置处于四川省达州凤凰山的半山腰上,背靠凤凰山,面向达州城。

元稹纪念馆

元稹纪念馆整个主体建筑是仿照唐代的风格,配予两千平方米的广场、浮雕护栏和青石石阶,使整个纪念馆显得非常大气宏伟,令人耳目一新。步入元稹纪念馆,一览无余的便是元稹的塑像和他被贬达州时创作的彪炳史册的长篇叙事诗篇《连昌宫词》,前来参观游览的市民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其主要展示区分为四部分:元稹传略、元稹与通州、元稹的文学成就、元稹的影响及传承。沿着凤凰山的黄角树一直走到公墓路,就可以直达“元稹诗廊”,抬头可以看见“元稹诗廊”的牌匾及两侧的元稹名诗名句,横匾额的书法字体是行书,笔法苍劲有力,给人以厚重质朴之感,侧联则是隶书书写,凝练张开,给人以端庄古雅之意。在这座纪念馆的主长廊中,一块块石碑整齐有序的排列着,团扇斗方,错落有致,青石白字,落落大方,处处流露出清雅古朴的意境,让无数游客为之陶醉。

行宫元稹赏析

行宫主要是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元稹则是唐代著名诗人,那么行宫元稹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行宫元稹主要讲述了什么呢?

元稹雕塑

元稹生活的中唐年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期,《行宫》便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看似短小的绝句却具有深邃的意境,描绘了当时国力各方面在走下坡路时宫女们凄苦的生活,寄托了元稹对盛衰之感的沉痛。从整首诗的内容上看,荒凉的古行宫正是一年春到花开时,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不仅古行宫变得残败不堪,入宫时的妙龄宫女青春逝去也变成了白发苍颜的“白头宫女”,元稹用白头宫女与红色宫花相衬的手法,隐晦的暗示了宫女的悲惨宫廷生活,他不凭热烈感情见长而是以深沉境界取胜。

从表现手法来看,其一是以少总多,整首诗仅仅二十字,但其中人物、地点、时间、动作等全部极致表现出来,构成了一副非常生动的画面。其二则是以乐景写哀情,最主要的突出点是红花这一物,盛放的红花和残败古行宫相反衬,加强世事变迁的沧桑感,红花美景和宫女的寂寥心境相衬突出宫女的凄苦心理。整首《行宫》元稹所用的语言平实无华,但能够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一直广受赞誉。其内容广博而深刻,凭借字字珠玑的二十字后来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元稹的爱情诗介绍

元稹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与白居易被后人尊称为“元白”,诗号为“元合体”,他之所以声誉国内外的原因除了发起新乐府运动,再就是其表达深切的爱情诗,元稹的爱情诗仿佛孤风悲吟,非常扣人心弦,打动人心。

元稹雕塑

元稹的爱情诗代表作之一《离思》是当时最为真挚、最具质感的爱情诗,其中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引自《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他将对心爱的妻子挚爱的情感比喻为广阔的海水、绚烂无比的巫山之云,以表达这份爱意的深厚。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则是将世间众女子喻为漫多的花丛,自己则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毫无眷恋。这三句所说都是其“果”,那么“因”指的是什么呢?在看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这“半缘半道”便是其“因”,也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这里所写的修道并不是出家修行,而是一种爱的信仰,在意识形态里可能是会被世人批判的“个人迷信观念”,但爱情里的“个人迷信”绝对是真挚伟大的,如果把《离思》的最后两句直译过来就是“一半是我对你的个人迷恋,一半是你本身就是可爱迷人的”,这也是元稹深情爱恋妻子的原因。

元稹的爱情诗不只有《离思》,还有《菊花》、《遣悲怀三首》等都流传深远,被世人所熟诵。

元稹会真记讲述了什么

据史料记载,元稹会真记应创作于公元804年,又名《莺莺传》,主要是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凄美爱情故事,后人多认为这是元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作,但因为其中很多修饰虚构的语言,所以并不能当作其个人传记而论,而是当作文学作品来评价。

元稹画像

元稹会真记中介绍了贞元年间,穷书生张生路过蒲州时恰巧遇到了暂住在普救寺的崔家母女,在蒲州发动兵变时,张生救下了崔家母女,崔家为表谢意特意设宴款待张生。宴席上张生见到了崔家小女崔莺莺并被其美貌所吸引,随后张生托丫鬟红娘将亲笔所作《春词》转赠予崔莺莺以示心意,崔莺莺也回赠情诗并委婉约张生夜会,在红娘的牵线下,张生最终抱得美人归。但是好景不长,数月朝夕相处后张生便因赴京赶考离开了莺莺,思君心切的崔莺莺千里寄去信物,却得不到张生肯定的答复,归期未有期。同时张生还将自己与崔莺莺之间的情事告诉了自己的朋友,在张生的口中,崔莺莺是一个美艳的女子。

元稹会真记通过描绘崔莺莺与张生的相识、相恋及最终被抛弃的悲剧爱情,细致的刻画了崔莺莺这样一个敢于冲破封建束缚、努力争取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

该作品后来被改编为很多版本,其中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以“大团圆”结局,在墨客文人的意淫之下崔莺莺的悲惨爱情反而成就了王实甫。

元稹的读音

这个问题的矛头应该指向“稹”,作为一个明显的形声字,它的读音不麻烦,即使不知道怎么读,也会莫名其妙地读成“真”,但其实,人家读三声“珍”,这字一般很少见,但在唐代文学史中出现频率颇高,只因为唐朝有个大诗人叫元稹,这也算是字凭人贵的一个典型吧。

元稹雕像

元稹,唐朝大诗人,“曾经沧海”的男主角,“巫山不是云”的感叹者,写诗很走心,浅显易懂,但情感真挚,而这种感情真挚的诗句大多是悼念亡妻韦丛所作,也正是因为这些诗,才使元稹在唐朝几万多诗人中脱颖而出。

但元稹诗名流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有一个更有名的好基友白居易。说起白居易来,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把他李白、杜甫一起说,但其实白居易和元稹才是一个年代的人。白居易大元稹八岁,二人同年考取功名,结下了友谊,而且二人的文学主张也很合拍,经常诗歌唱和,绝对是绝佳的好基友。

另外元稹还和两个比较有名的女人发生过关系,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崔莺莺,因为崔莺莺这个文学形象就是出于元稹之手,而这个故事正是元稹经历的真人真事,崔莺莺也有其人,只不过,年少时的元稹为攀高枝,劈了崔莺莺的腿,现在看来,这段情史算是元大帅哥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另外一个女人那更是声名在外,唐朝三大美女诗人之一的薛涛,当年那可是和元稹流传了一段众人皆知的“姐弟恋”,二人暧昧由来已久,但最终没能厮守一起,很遗憾,但也并不可惜,毕竟命运之手,变幻无常,薛涛没嫁给元稹,也算是薛涛的另一种美好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