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艺术特色 论吴组缃的散文观及艺术特征

2017-1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 要:吴组缃以小说闻名,其实他的散文创作也颇具特色,只是评论界长期以来对其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综观吴组缃一生的散文创作,记叙真情实感是其

摘 要:吴组缃以小说闻名,其实他的散文创作也颇具特色,只是评论界长期以来对其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综观吴组缃一生的散文创作,记叙真情实感是其创作的宗旨,真实地反映时代和社会是他的创作理念,他坚持以写人物为中心的创作主张以及圆熟的写作技巧,使他跨越了文体的疆界,不因内容而拘谨于某种表现形式,丰富了散文的审美张力,形成了自己的散文观及艺术特征。

关键词:吴组缃 散文观 文体 时代主题 人物 真实

皖籍作家吴组缃(1908—1994),以作品的质而非作品的量著称于中国现代文坛。相对于吴组缃的小说创作研究,他的散文创作少人问津。其实吴组缃的散文创作从1925年的《和大家谈谈可能罢》起,一直到1993年他去世的前一年写的《我与二十世纪》止,其创作历程要比小说长远得多,并形成了自己的散文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但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吴组缃60多年的散文创作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可见,吴组缃散文创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其散文观及艺术特征略作探讨。

首先是散文文体

吴组缃作品在文体分类上常常让评论者、读者甚至其本人难以确定,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名篇《黄昏》。有人将它作为散文鉴赏,有人却当作小说来读,钱理群虽将它编入《时代小说》,但认为既可看作小说也可视为散文,同时“本篇的叙事与描写,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我’归家不久的黄昏;一个地点:‘我’家的庭院;以‘我’为中心,各种人物穿插上场与下场,结构又颇似一个独幕剧”[1]。(剩余607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