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贤伦书法批评 当代中青年硬笔书法家批评

2017-06-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放眼当代硬坛,书家的年龄结构多为70后,而决定他们艺术走向的往往是社会生存环境这个非艺术的因素.这些书家大多缺乏另域的经济.地位的外来依靠,在饱受着种种压力--如精神的.生活的.艺术的.比起上代老硬书家为艺的单纯热情此期书家更为务实一些,因为社会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书家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他们要将艺术"艺术化"地转换成人民币.要立世.而压力一旦长期无法转化消解一是会走向艺术的灭亡,一是压力逐渐被以艺术谋生的诸种诱惑取代(主要是写字教育),而诱惑又增添了艺术无法深层发展的新的压力,精

放眼当代硬坛,书家的年龄结构多为70后,而决定他们艺术走向的往往是社会生存环境这个非艺术的因素。这些书家大多缺乏另域的经济、地位的外来依靠,在饱受着种种压力——如精神的、生活的、艺术的。比起上代老硬书家为艺的单纯热情此期书家更为务实一些,因为社会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书家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他们要将艺术“艺术化”地转换成人民币、要立世。

而压力一旦长期无法转化消解一是会走向艺术的灭亡,一是压力逐渐被以艺术谋生的诸种诱惑取代(主要是写字教育),而诱惑又增添了艺术无法深层发展的新的压力,精神高度和艺术高度本来就欠缺的硬笔艺术又被诱惑挤压到很低的格局中。所以这就出现了两种结果:消失和异化。

陈文轩书法宗法米芾,软硬兼施,深得米芾书之险侧、诡异、痛快之风神。不过这种风格是数年前的样子了,现在陈由于长期成功地从事实用化的习字教育培训,米芾的欹侧多姿在大施减法后代之以平稳安详,因为实用化写字教育是拒绝“斜侧”的,硬笔书法正逐渐向“写字教育”靠拢。

教育上的和经济上的成功,可能会导致艺术上和精神构建的失败。实用化教学如果缺乏艺术与实用之间的诸种技法、思想的合理转化能力有时对书家的深层发展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性常常表现为首先使突出风格的高度降低,使作品趋于平庸、规范,技法趋于确定化,探索复归于学书的起点。

现实的情况是:书法培训几乎没有高层次的多为小学生式的写字实用培训。如此,久之对作者的创作思想从心至手会产生一种约束、负迁移、惰性化的作用。

实用字的精到没有心手长久的深切机械化训练亦难成功。相较于艺术最终、最高目标的创新而言,平庸、弱化个性风格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创作精神的“病态”反映。从当下对硬书的定位、硬书生存环境乃至社会对硬书家的需求诸方面来看,“实用化”正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创作中“病态的合理”而笼罩住了许多双无奈的眼睛。

湖北老书家侯明浩为主学爨体书能化之并创出强烈自家面目者。支离的结字,“复线”笔技的超前性运用,章法的大开大合以及整合而成的丑怪书风无不充斥着艺术上可贵的探索性、先锋性、叛逆精神。就这样一位高手,在九十年代突击一阵后就到深圳打工去了,此作为2005年写成,自称打工以来十一年未握硬管。

我看信后心中一震,硬坛复线笔法的仅有的两位开拓者王刚和侯明浩都隐退了,硬坛又损失了一位闯将。限于篇幅我们不能详细展开评论,不过读者可以仔细品咂一下这件作品,不难发现出作品中含蕴的深沉的艺术力量。

此作之小失为落款字过多,左下角有繁冗之感。通过此点我觉得侯明浩艺术中多少有“构思过度”的情况,表现在向作品注填的东西太充满,导致审美信息的过于密集,过于密集往往最终导致嘈杂和纷乱,反而达不到应有的艺术效果。这是硬书前卫艺术探索者应该深刻注意的地方。

一个为了生存追求实用而削弱艺术性,一个过于高蹈迫于生存而不得不淡出硬坛,通过他们的对比我们是否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现下的硬坛土壤是功利性成分居多,排斥过于先锋性的创作——平民书家的身份如果稍稍的前卫一些必然导致淘汰出局的后果。

显然,当代硬坛在手舞一把长刀,将突出的峰尖逐一削平,而我们当中的一些掌控话语权的人不知不觉地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从此可以看出,缺失文化滋养和精神高度建构的硬坛目前体格还远未臻至成熟。

因为判断一门成熟的艺术的主要标志就是它所涵盖的风格面目必须多样化,而代表性风格恰恰是具有艺术精神高度的个性化风格。我们不和毛书比字幅的大、比技法的丰富多变,但是我们万万不能失却和退缩的是精神的高度。

陈文轩现象和侯明浩现象留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思考:实用化和艺术化究竟冲突不冲突?写字教育利在大众伤于教师究竟利弊孰大?大道与小技是否可以在一位书家身上并存?如何克服实用字对艺术创新的干扰?如何给开创性书家以生存土壤?丢失了庞大的社会化的写字教育这个回报社会和发展自己的“双赢”机会,我们又能继续做些什么?对于这些攸关硬书发展的诸多现实问题小文是无法一一展开的,在此只能简短讲几句:我的想法并不悲观,实用与艺术二者并不完全矛盾无法调和,而不同书家的调和能力、不同的风格类型情况亦不尽相同。

陈文轩现象主要是这些书家缺乏(或暂时放弃)对硬书艺术性的深层追求,这关键在于是否对“转换能力”有主观培养的意识。在长期深陷实用教学书写训练之余是否还在同时保持着对纯艺术形式的积极探索与刻苦实践,在这种“两条腿走路”式的双轨运行状态中,心中的艺术标尺是否在降低。

如果一位书家将艺术视为一种高蹈精神境界的迹化,那么对于这些书家而言,实用书写仅仅是增加一种谋生的技能而已,这在他们的艺术领域中占据很小的位置——技于道无损;另一种情况是貌似实用的书法(如精美楷书)与高雅的艺术亦多相通处,有些书家走的就是雅俗共赏的路子,故此类书家麻烦较少。

我们所摒弃的:一是将实用字当作艺术本身而不思进取,二是原本书风不属于实用的范畴从事教育后,将个性的棱角磨去,将上升的艺术脚步转弯向下为了经济而艺术退化或异化这类人群;侯明浩现象的杜绝则有待于硬坛整体大环境的逐步改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