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书画家朱屺瞻简介

2017-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朱屺瞻(1892-1996)清光绪十八年蒲月初二生于江苏太仓浏河新镇,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祖父长熠公,字湘舟.业商,有儒行,性沉默沉静,设集善堂,立七义祠,于乡里多善举.父亲朱大坤,克承祖业经营酱园,一生亦乐善好施.母施氏,浏河镇儒商施莲史之女.系我国闻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西泠印社参谋等职.出版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朱屺瞻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绪十八年蒲月初二生于江苏太仓浏河新镇,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祖父长熠公,字湘舟。业商,有儒行,性沉默沉静,设集善堂,立七义祠,于乡里多善举。父亲朱大坤,克承祖业经营酱园,一生亦乐善好施。母施氏,浏河镇儒商施莲史之女。

系我国闻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西泠印社参谋等职。

出版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

朱屺瞻八岁时丧母。父为其聘秀才童颂禺为塾师,在新镇老宅家塾馆修竹吾庐内读书。童塾师多才艺,每于馆课之暇,画兰竹以挥洒自娱,先生耳濡目染,逐自习作画。先生与其母感情独深,每当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师为之黯然,抚其头顶口诵《诗经·魏风》云:"涉彼屺兮,展望母兮!

"于是为先生更名屺瞻。之后,于家塾苦心读书,学画不辍。约在抗站胜利后,又自号"起哉"十四岁时,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宝山县学堂读书。其间常作画给上海《时报》投稿。

十七岁时,先生毕业于宝山县学堂,考入上海实业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亲得校监即校长、闻名国学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间,先生于学习课程之处,仍不断自习作画。唐巨匠谆谆告诫:"习字作画,点划皆须着力,切忌浮滑。"为日后显示用命于画坛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从八九岁起开始学画,一生对艺术追求近一个世纪。他在《癖斯居画谭》里说"多年来,余总以‘独’,‘力’,‘简’三字自求。‘独’者,即忠于自己的面目,不依门户;‘力’者,凝神静气,奋笔挥洒,也蕴涵作者的思惟深度,即‘心力’;‘简’者,即画面练洁,简约,不受世俗束缚,不执着,不粘带"突击作品的"灵合","透脱"。

体现显示永不倦怠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谦和,宽大旷达,勤奋的美德是世所公认的。他从来不以为自己的画比别人好,也从来没有满足过一张自己的画。

他老是谦虚的说:"我画不来,瞎塌塌(意:乱画)。"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长而自大,也不为荣誉而沉醉。先生经历里百余年激荡变化的社会风云,对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有深挚的感情。他常说:"从前画画为一口饭吃,今天画画为艺术,为国家创造精神财富。

从前的糊口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安稳,共产党好。"1991年5月4日,100岁的艺术巨匠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员会批准,被吸收入党,成为全国春秋最大的一位新党员。

他在党旗下这样说:"白天唯有赤心存,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我一生最庄重最重要的选择。"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静的走了,但他的艺术气力和人品德行将与江山同在,日月同存。

朱屺瞻精晓中西艺术,其画贯通古今,融合中西。擅画山水和花卉蔬果,作品清新质朴,雄健磅礴,意境高远,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深受行家赞誉,被视为无上精品。朱屺瞻与齐白石关系紧密亲密,齐白石前后为他刻印70多方,作画题跋、赠扇面数十幅。

从50年代以来,他先后在上海、南京、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过十多次个人画展。1962年参加法国春季沙龙画展。1983年为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画巨幅《葡萄》,1986年应邀赴美讲学。他是为数未几的百岁画家,并在百岁纪念日,在上海举办了"百岁字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