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范亭儿子 北路梆子《云水松柏续范亭》读后与观后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按语:北路梆子<云水松柏续范亭>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是本人有关该剧的讨论发言和通讯稿件,在这里把本人的拙见提供给大家,是为了使剧目更好的发挥社会影响,也

按语:北路梆子《云水松柏续范亭》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是本人有关该剧的讨论发言和通讯稿件,在这里把本人的拙见提供给大家,是为了使剧目更好的发挥社会影响,也是为给我省其他作者在创作中提供抛砖引玉的参考。

《云水松柏续范亭》读后

2015年5月18日

由曲润海同志编剧的《云水松柏续范亭》是我省剧作者又一部表现民族英雄续范亭同志生平事迹的舞台剧本。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围绕续范亭事迹的剧本不少,但是成功的不多。在今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机,这是本人继孙国强的《拔剑长歌》后的第二部以续范亭为主要人物的戏曲剧本。

前人之所以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艺术上的成功,不是续范亭的事迹不够感人,也不是编导的艺术水平不行,而是在处理真人真事同舞台艺术情节尺度的把握上拿捏不准,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口。

我很佩服曲厅长大胆的把剖腹明志放在第一场,戏一开场就把观众抓住,使你不得不关心续范亭的命运发展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孙国强的《拔剑长歌》讨论前三稿的时候,我就给他建议把剖腹明志放在第一场,专门写剖腹后的续范亭在社会上的反映和反响,特别是对"西安事变"以及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可惜太原市有关方面没有完全的接受。

当然那个剧本现在已经改到第六稿了,许多问题也逐渐的解决了,但是仍旧有不完善的地方出现。

回想过去有关续范亭的剧本,几乎都是把他剖腹明志做为戏剧的高潮,以他在中山陵的壮举为结束。这种戏剧结构看似壮烈,其实并不能感动观众,为什么?因为前面的戏剧情节不仅铺垫不够,也铺垫不起来。

续范亭在剖腹之前是有许多从家庭到社会的行为举止、上下来往以至同各界人士的冲突与交流。但是真正能够形成戏剧性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恐怕很难一下归纳出来。而舞台艺术是需要吸引观众的,除了"思想性、艺术性"还要有"观赏性",而观赏性又是我们编导首先应该考虑的关键。

不是说思想性不重要,也不是说艺术性可以忽略,做为编剧生产出的产品,首先要让观众有兴趣观看,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才能体现,否则引不起观众兴趣,人家不进剧场或者写戏的时候不点你这个戏,思想性和艺术性再高也是虚的。

我赞成把剖腹放在第一场就是因为这样可以先声夺人,一下子把续范亭的形象放在一个很高的层次,同时又是戏剧性最强的"音符"上,避免了为了铺垫这个壮举而进行的繁琐的、摸不着边际的剧情和人物关系的交代。

其实从真实的历史上看,续范亭剖腹明志后的动静要远远大于他剖腹前的历史事件,据说蒋介石闻听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显然这一刀是捅在续范亭的腹部,痛在了蒋介石的"心头"。

我们之所以怀念续范亭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壮举推动了历史发展的步伐,推动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决心和信心。从历史的时间跨度来看,续范亭是1935年12月26日去中山陵剖腹,整整一年之后的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能说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吗?所以,把剧本的中心事件放在剖腹明志以后是明智之举。

后面的戏剧情节应该怎样发展,就需要有个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的过程。从目前剧本的发展来看,似乎线头多了一些,重点不够突出,或者说作者所要反映的人物和中心事件没有明确。从时间段来看,剧本从第二场开始就是"西安事变"之后了,情节主要围绕同阎锡山等晋绥军方面的人展开的不同层次的斗争。

但是,后面的情节中由于人物过多,使观众不容易明白剧本要体现的中心思想和塑造人物的主要情节指向。我觉得,就目前剧本的中心事件和篇幅来看,续范亭同阎锡山的关系是既有团结又有斗争,这个应该是主线,也是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

但是有些人物的出现不仅不会突出这条线,反倒淡化或者稀释了情节的发展。比如李林的出现,稍微知道点山西抗战历史的人都知道,李林是在山西共产党人抗战史中举足轻重的著名抗日女子,在剧中仅仅出现几次,实际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如果是为了调节剧中男女角色的搭配,完全可以虚构一个女子来取代她的出现,还可以不受历史真实的局限,专为续范亭的戏剧行动铺垫。

续范亭的秘书在剧中有两个人出现,温宗祺和段云,这是历史上两个真实人物,段云还曾写过许多回忆文章。在戏剧舞台上可不可以虚化一下改为一人,因为秘书的出现主要还是为了突出续范亭的为人与能力的,有一个秘书足够了。

另外,贺龙、罗贵波等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还有个需要有关部门批准的问题,对将来的演出造成一定的障碍,所以最好虚化或者幕后处理,这样还可以减少一些出场人物,比如第四场"驱寇"不如删掉或者由虚构人物出现更好一些。

我觉得这个剧本的戏剧性关键是续范亭与阎锡山的关系,特别是对阎锡山的定位问题。用今天比较客观的历史观来看阎锡山,我们既要看到他极端反共的一面,又要看到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提出"守土抗战"的积极一面,因为这样的口号毕竟在那个年代对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从他为人的角度看这个历史人物,我们不应该脸谱化阎锡山,要客观、公正的把他摆到观众面前,既不拔高也不丑化,这样才能经受历史的检验。特别是阎锡山的个性,是个很复杂的人,根本不是简单的军阀草包,而是有他独特智慧和处世哲学的领袖人物,否则他不会统治山西数十年而不倒。

就拿在用人方面来说,他更注重的是使用人才,这一点在剧本里面也有一定的表现。用人唯亲,这是历代掌权者一条不成文的原则,阎锡山也不例外。

民国年间,社会上就流传着"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的口头禅。这是调侃阎锡山的一句俏皮话,果真如此的话,阎锡山的统治恐怕维持不了多久。其实他用人是非常讲究的。

阎锡山认为:"办事在得人,找不到办什么事的人,不可办什么事。是办这事的人,有办这事的法,其事必举。"又说:"重亲近之轻人,忽疏远之正人,事必败。"所以,他用亲近之人,坚持唯才是举,以是否忠诚与能否胜任为原则。

能够启用续范亭担任"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也是基于这个原因。阎锡山说:"用人讲能力,不拘资格;任事说实效,不务虚位。""得人事举,失人事败;得人不难,知其长,用其长。""用人做事,应矜式人之所长,不可常视人之所短。

"这是阎锡山用人的心得之语。真实的阎锡山在国难当头之际,深感应及早做好准备,遂邀请薄一波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阎锡山的将领,以王靖国为首,集体跪到阎锡山面前,哀求阎不要用这个共产党员。

阎锡山回答说:"现在我们还能拉上共产党,将来想拉都拉不上了。"薄一波回到山西后,提出三个条件,阎锡山都表示同意,并让薄放手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于是,在牺盟会的领导下,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训练团、村政协助员训练班、国民兵军官教导团都办起来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数千名爱国青年慕名而来。

他们经过短期训练,深入城乡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发展了百万牺盟会员,为抗日战争进行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当然这些情节在戏里不一定都能体现,但是可以用在阎锡山启用续范亭上面,加强这些方面的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和情节,使观众了解真实的阎锡山是什么样子的,也就不会对薄一波、续范亭为什么会在阎锡山的领导下开展抗日工作而不受阻碍。

所以,对第三场"见阎"这场戏应该加强,要以表现人物个性为主,把戏做足、做够。包括第五场"斥顽",也是表现阎锡山的重要场面,他那个"三颗鸡蛋"的处事方式很有说服力。他对蒋介石是怀有戒心的,"阎冯倒蒋"的教训对他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

第六场"风云"不错,是表现"十二月事变"的。其实,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企图压制新军、排挤八路军的目的并未能达到。相反,其自身力量却被削弱,使蒋介石的势力乘隙而入。所以他才有"唉,这回可输痛了!蒋公呀蒋公,你叫我准备雨伞,却叫我遭了一场暴风雪!"的哀叹。

剧本的开头第一场分量很重,到最后第七、第八场就有些压不住,到第九场就结束了。可不可以把这两场重新结构,合并为一场,时间为1940年冬天,地点是在汾离公路边,续范亭在去延安的路上,突然碰到巡视的阎锡山。两人在这里相遇会有许多戏可做。

按照阎军部下的想法是要借机袭击身为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的续范亭,两队人马大有一触即发的危机。阎锡山制止了部下的举动,亲自走到续范亭的面前,希望续范亭能够回到自己身边。续范亭不仅不回去,反倒在这里痛斥阎锡山的所作所为,可以把他那篇五千言书的主要内容用唱词唱出来,成为全剧的核心唱段。

阎锡山在续范亭的斥责下无地自容,但是他也没有对大义凛然的续范亭下手,只是呆呆的看着续范亭冒着大雪远去而若有所思,如果在这里让他说出"蒋公呀蒋公,你叫我准备雨伞,却叫我遭了一场暴风雪"就更有戏剧性了。结尾还可以用现在的第九场,同时把范亭中学的校规展示出来,来一个壮烈而又感人的尾声。

总之,这个剧本的基础已经很好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情节如何发展、朝那个方向发展的问题。我建议还是放在同阎锡山的矛盾冲突上比较合适,因为一出戏不可能面面俱到,把人物的所有方面都表现出来,只能是突出一点,而且是把最富有戏剧性的一点体现出来,才能成为一出好的戏剧,为此提出以上建议,供曲厅长参考。

《云水松柏续范亭》第四稿读后

2015年5月29日

曲厅长:

剧本第四稿看了,第三稿也大概看了一遍,觉得还是第四稿更完善一些。总体来说,剧本已经基本有了一个眉目,全剧的情节线也基本能贯穿下来了,再做大的改动恐怕来不及也不容易了。如果时间来得及是否可做以下一些修改:

一、前面几场戏除第一场外,场与场之间的戏剧连贯性还不够,需要有些编剧技巧完善一下。比如在第二场,续范亭准备按照周公的话去做阎锡山的工作,从剧情发展来说,当然他是应该不折不扣的去做好这件事情的。但是从戏剧情境上来说,这里应该有悬念留给观众,他去阎锡山那里会得到什么结果?是否会和见蒋介石一样碰钉子?这些都是留给观众悬念,让观众担心续范亭的命运,但是我们看不到。

其实剧本里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也就是让许玉侬在唱词中表现了担心,遗憾的是续范亭很轻松的否定了许玉侬的担心,也就打消了观众的担心,失掉了悬念。

这里完全可以安排成续范亭兴致勃勃的准备去山西见阎锡山,执行周公的指示,没有考虑会遇到危险和钉子,经过妻子这么一点明,马上也担心起来。

后果会是怎么样呢?难道再来一次剖腹明志?当然不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种戏剧性的小悬念,就在现有的对白、唱词里改动一下就能做到。如果再加上南汉宸和杜斌丞、邓宝珊在一旁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有说没问题,有说不得不担心,还有的不置可否,也就更加强化了这种担心,实际是强化了悬念,这出戏就有看头了。

同时,这三个人的上场也更有了目的性,而不是随意安排的。第三场基本可以,但是戏剧性考虑的还是不准确。

比如张培梅做了监军,在这里就不能点破后来的情节结果,让他说"李服赝,别看你是崞县老乡,你要是违犯军令,我首先把你执法了!"结果后面真是把李服赝执法了,这就不是戏剧情节,而是平铺直叙了。

如果让李服赝自己说"你六亲不认,也得看咱老乡的面子吧?"张培梅可以笑着说"当然,当然!不过到时候老弟不得不去执法时候,也请老兄谅解了!哈哈哈!"同样是留给了观众悬念,比平铺直叙要好一些。戏剧情节只能是给观众预示,不能让观众预知就是这个道理。还有许多需要编剧技巧方面的情节改动,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第七场续范亭和阎锡山的正面冲突,我的意见还是两人都上场为好,因为在电话里是说不清楚的,更不要说是在电话里唱了。我之所以建议在戏的后面安排续、阎的戏不仅仅是为了有个高潮,更是为了塑造这两个人物的需要,实际就是曹操与杨修在这里的翻版。

通过两人在这里的对唱,可以把续范亭为什么要去延安、为什么要离开国民党有个清楚的交代,同时也把阎锡山的心理和为人,甚至包括他对蒋介石的不同看法显现出来,阎锡山这个人物就更加清晰了,尽管不是一个值得我们肯定的人物,但他是个艺术典型。

三、剧本的中心线条是有了,但是总觉得还不够有力。续范亭开始是捅了自己一刀,扎在了某些人的心上,但是他没有死,后面的情节就要表现他这把刀要刺向敌人的心口的行动,也就是要刺向日本人。只要是能刺向日本人的行动,他都支持,都可以忍辱负重,否则他不会心甘情愿受委屈的,这一点在戏里都有表现,但是强调的不够,也不太清晰。

其原因在于人物还是多了些,线头还是繁琐了些。要进一步明确续范亭在这出戏里的中心线条,删繁就简,把对中心线条表现可有可无的人和事忍痛割爱,戏剧效果估计会更好一些。

做为旁观者提些意见容易,站的说话不腰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所以这些意见纯粹是仅供参考的建议,让曲厅长见笑了。

北路梆子《云水松柏续范亭》观后

2015年8月22日

终于看到由曲润海编剧、李学忠导演的北路梆子《云水松柏续范亭》的正式演出了。因为该剧的前几稿本人都参加过讨论,所以对剧情比较熟悉。观看演出,明显看到导演李学忠对剧本做了较大的修改。首先从场次上压缩了两到三场,正式演出是六场,起码从篇幅上不至于冗长。

在情节上重点修改了第五场,专门表现续范亭和许玉侬之间的深厚感情,并向观众交代了续范亭和他的前妻六姐的关系。这场戏因为是表现人物内心的感情,再加上演员的精彩唱段,很受观众的欢迎。

总体来说,演出的效果还可以,起码有了一个立起来的续范亭的艺术形象。特别是杨仲义的演唱,使续范亭的形象更加感人至深。苏瑞芳扮演的许玉侬也很到位,同样获得观众的叫好,也是这出抗战题材戏剧赢得好评的闪光之处。原先剧本之中的滹沱老人是以念白讲述为主,这次导演也把他改为有大段的唱腔,如果单从演员的演唱来说,也是很不错的,观众也几次给予了热烈掌声。

不过从整体戏剧艺术的效果来说,演出本也有一些地方需要仔细推敲。首先第五场续范亭和许玉侬的戏,单独看不错,但是放到全剧之中,这场戏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因为前面几场戏中没有对这段情节有任何铺垫,观众对突如其来"六姐"感到莫名其妙。

当然,我们可以在前面几场,特别是第二场中,在续范亭准备要到山西去时,让许玉侬拿出某个东西说是专门要送给六姐的,把六姐和续范亭之间的关系给观众一个初步的交代,就不至于让观众觉得突然了,后面几场戏里,只要有机会都可以进行铺垫。

这些都是戏剧场面中技术性的弥补和解决,都可以为第五场六姐的出现做出合理的安排。问题是让六姐出现在全剧中的作用不明确,这段唱词中对六姐的感情同全剧的中心故事扣的不紧,是可有可无的情节。

再加上他们俩还要把自己的孩子给了六姐,如此重要的戏剧动作使观众的注意力完全分散了,和续范亭此时此地的心情和情境不融合,难以达到戏剧性的展示和连贯。删掉可惜,留着多余,岂不成了鸡肋?

其次是在和阎锡山的关系上,演出本和前面的文字稿相比较也有不是很明确的地方。原稿中对阎锡山欣赏续范亭的才能是有许多表现的,也是塑造阎锡山这个人物的非常重要的依据。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演出本中把这些细节都忽略了。

只有把阎锡山赏识续范亭的戏做足,才能比较真实的表现两人之间的关系,既体现阎锡山的为人,又表现续范亭的才华。我记得原剧本中有反映续范亭当了"动委会"会长之后,很短的时间就发动起近十万民众参加抗日,用了一个续范亭就扩大了自己这么大的势力,做为地方军阀的阎锡山能不高兴吗?所以才有他不惜屈尊亲自劝说续范亭不要去延安留在自己身边的举动,可惜在演出本里这些情节都看不到了。

第四场开始不久就出现特派员宣布阎锡山解散"动委会"、任命续范亭担任暂一师师长的决定。

这里同样给观众一个措手不及,为什么对续范亭欣赏有加的阎锡山突然改变自己的观点呢?同样是因为没有铺垫续范亭所做的大量抗日救国的工作,没有说明阎锡山为什么改变观点的原因。

再加上晋西北贺龙的八路军部队在"动委会"的配合下,借打击日寇的机会,扩大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威胁到阎锡山的势力地盘,他这才做出调整续范亭职务的决定。同时,这也是发生"十二月事变"的重要背景之一。

出现这些自己不利情况之后,阎锡山为什么仍旧还要让续范亭担任师长呢?实际还是看重续范亭的组织、指挥才能的,他非常希望这样有才的人能为自己服务。这也就为后面阎锡山劝说续范亭不要去延安做了铺垫。

当然,就目前的演出本,导演完全可以在第四场前面,特派员没有宣布阎锡山决定之前,让赵承绶把这些情况向观众说明。但是在导演的心目中,一定要明确阎锡山和续范亭之间这种既团结又斗争的矛盾格局,才能使剧目的戏剧性得到强化。

续范亭同赵承绶之间的关系,本来也是可以做出许多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的,这点在原稿中都有体现,遗憾的是在演出本中同样被忽略掉了。续范亭和赵承绶的关系,稍微知道山西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赵承绶与续范亭在陆军小学时便是同学,此后三十年都是好友,而且赵承绶虽说在阎锡山的手下做事,但是这个人还是很正直的,所以才成为续范亭的挚友。

由于走的路线不同,赵承绶为了阎锡山而和共产党八路军打仗,参与"晋西事变",后果是损兵折将,成为了光杆司令。

这在赵承绶的内心和续范亭的心目中都是很沉痛的,再没有兄弟相残、同室操戈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了。他们两人在原稿中是有这种感情宣泄的场面出现的,遗憾的是在演出本中没有了。其实,面对民族的共同敌人,国共两党的内部摩擦不就是赵承绶和续范亭之间的兄弟相残吗?他们两人之间是可以有许多戏剧性的场面出现的。

纵观全剧,没有一场是和日本人的战斗或者斗争场面,几乎都是国共两党的相互争斗,这样也不利于续范亭的形象塑造。是否可以安排一些续范亭成为"动委会"会长之后,配合晋绥军在忻口战役中发挥作用,哪怕是在唱词中反映也可以,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阎锡山对续范亭"惜才、爱才"的动机。

按照历史记载,抗战初期忻口战役爆发,阎锡山的晋绥军溃败时,续范亭领导的"动委会"收编散兵,并请八路军派干部进行管理教育,很快组织了六个支队,与八路军并肩抗日,开辟了晋西北根据地。

1939年春,阎锡山害怕进步力量壮大,将续范亭的部队缩编为暂一师。同年12月,阎锡山发起袭击八路军的"晋西事变",事前派亲信赵承绶召开会议传达命令,续范亭当时也在场。

赵承绶对续范亭是不大提防的,下达完命令便和别的将领专心看地图进行部署。续范亭乘机离开会场,跃上战马直奔八路军三五八旅旅部通报这一紧急情况。当时,八路军在晋西北兵力不多,续范亭便把暂一师拉上去拦阻晋绥军。

恰好晋绥军先头部队由自己的侄儿续靖夫任师长,发现叔父的部队拦在前面,一时不知所措只好扭头后撤。接着,续范亭又与八路军一起阻击自己的老友赵承绶部的进攻,保卫了晋西北根据地。事变后,续范亭任总指挥的山西新军完全由共产党领导,他本人又兼任了八路军晋绥军区副司令员。

现在的演出本基本符合这个历史事实,但是没有在续范亭和赵承绶之间展开更多的戏剧情节,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当然,从演出的篇幅上讲,也不可能把这么多事件都表现出来,但是在唱词里应该有所表现。

总之,目前这个演出本有得有失,凡事不能十全十美,特别是李学忠导演在剧本上也下了很大辛苦,能搞成目前这个样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的这些看法也未必就准确,只是提供给曲厅长做为一家之言的参考。不对之处,请多多谅解。

戏剧评论家、中国晋剧艺术网首席顾问王笑林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