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跑:马俊仁式训练吓跑90后

2017-07-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军霞当年经历了马俊仁式的残酷训练后方成东方神鹿在中国田径走过的历史中,避不开绕不过的当属曾为国争光无数的女子中长跑.现在的田径世界纪录名册中,女子1500米和

王军霞当年经历了马俊仁式的残酷训练后方成东方神鹿

在中国田径走过的历史中,避不开绕不过的当属曾为国争光无数的女子中长跑。现在的田径世界纪录名册中,女子15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纪录后依然写着曲云霞和王军霞的名字。即便若干年前,周春秀还获得过北京奥运会的铜牌,白雪甚至获得过世锦赛的女子马拉松冠军,但是不争的事实是,目前世界最高级别赛事的田径赛事上,我们短时间内恐怕很难看到优秀中国女子长跑选手的身影。

苗子难选,阴影难除

“现在国内每年开展的马拉松赛事多达三四十场,马拉松在国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爱上马拉松的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但是把马拉松当职业的专业运动员却越来越少。”一名前国家队马拉松教练曾告诉记者,“如今中国的马拉松专业选手要想突破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封锁实在难度太大,这两个国家运动员的耐力和身体素质,似乎天生就是跑马拉松的。

”在这位教练眼中,肯、埃两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进入了垄断时代。

但是翻开本次莫斯科田径世锦赛的成绩册不难发现,虽然女子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的冠军都被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包揽,但日本女子选手本次获得了女子马拉松的第三和第四名,万米的第五名。“都说日本选手做得到的,中国人没有理由做不到,但其实我们的实力也不至于差到在5000和10000两个项目中一名选手都派不出。”

事实上,如果有实力突出的优秀选手,中国田协没有不选派的理由。但问题是在现在的中长跑运动员眼中,没有成绩就没有一切。即便派出去又拿不出名列前茅的成绩,自己参加世界大赛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在她们眼中,与其给外国选手当陪衬,还真不如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奖金幅度越来越高的国内马拉松赛和全运会上。

另外一点,后备人才的萎缩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事中长跑艰辛不用多说,在过去无论是马俊仁还是王德显,都以超大运动量而著称。“马家军”选手一天一个马拉松,而王德显的弟子们因长期的严酷训练导致双脚严重变形。

这些都吓坏了中国女子中长跑潜在的优秀苗子。如今,80后、90后的小运动员大多吃不起那样的苦,能坚持到底的好苗子越来越少。更何况,两位知名教练身上“公开的秘密”也让很多家长不敢把孩子放进这个圈子。

高原人才开发计划

即便中国再难见到优质的中长跑人才,困难重重的局面下,两年前中国田协还是启动了一项“高原人才开发计划”。目前该项目主要在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四个地处西部的省份实施,旨在选拔和培养中长跑和马拉松运动优秀苗子。“想要振兴中长跑,我们也必须在现有条件下,按照规律办事。”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说。

主管竞走和马拉松项目的田管中心训练一部部长胡新民曾解释过:“针对这项计划,田管中心将通过提供教练培训、经费投入等方面支持,和各省、地体育部门共同合作,采取体教结合的方式,选拔当地12岁至13岁的孩子参加中长跑运动系统训练。

毕竟从经验和历史规律来看,出生和成长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在中长跑等项目中具备先天的生理优势,比如当前优秀的中长跑和马拉松选手均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高原地区。”胡新民说,“目前我国中长跑和马拉松运动项目整体水平不高,这些年偶尔出现一两个优秀选手,而我国地处高原的部分省份中长跑运动基础较好,只要有针对性地集中精力发掘和培养中长跑运动员苗子,就容易取得突破。

具体来说,“高原开发计划”将计划组织开展四省之间的青少年中长跑对抗赛,以发掘“好苗子”。同时,田管中心正考虑在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中长跑运动的国少队和国青队,进行短期集训和参加国际比赛,而这些“国家队”将重点从参与“高原开发计划”的省份选拔年轻运动员。

这个“高原开发计划”究竟能否更高概率地涌现出高水平中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依然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