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军青年学者 [个论]熊丙奇专栏:青年学者的学术困境

2017-1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中科院数学所一名导师在科学网上发博客"控诉"自己学生对科研的背叛.这名学生放弃在导师看来很有潜力的学术研究,转投到北京一所中学当教师,令他十分痛心.他在博

近日,中科院数学所一名导师在科学网上发博客“控诉”自己学生对科研的背叛。这名学生放弃在导师看来很有潜力的学术研究,转投到北京一所中学当教师,令他十分痛心。他在博文中写道,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毕业后他想去银行,或者到中学当教师。

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考过会计师。我大吃一惊,但以为是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几次争辩后,我甚至义正辞严地对他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但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背叛科研”,导师这样的“定性”太情绪化了。没有人能安排别人的命运,每个人都有选择是从事科研还是去做其他工作的自由,这谈不上“背叛”。而这名青年学者放弃科研,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则反映出这其中的严重不正常,这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大学和大学教授们还以道德视角来看待科研,而不是尊重年轻人的选择;二是对于科研环境,社会弥漫着失望情绪,这名科研苗子的放弃再次触痛了公众的“脆弱神经”。

在笔者看来,科研环境的恶化,某种程度就在于没有从年轻人的学术成长角度来关心他们的发展,给他们平等的学术发展空间,而是空谈科研理想和道德。不是这名青年背叛科研,而是科研背叛了学术尊严。或许这名导师确实爱才,觉得出一名科研苗子实在太难得,可他是否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名学生做出放弃科研的选择?

虽然这名导师自称曾对学生说:“我既不要你跟我做,也不要你做与我有关的题目。但你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材料,不能自暴自弃。”但不容否认的现实是,有相当一部分教授是把学生当成“打工仔”的。此前就爆出过因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而不选择呆在国内课题组,结果导致导师、学生反目成仇的新闻。这给人的感觉是,导师此前对学生的千般好,都是为了他来日为本人所在课题组做出贡献。而作为育人的机构,培养的人才,是应该为全社会所用的。

在大学里,青年教师处于学术最底层,他们做最辛苦的研究,可是,却很难以第一申请者去申请课题,做出科研成果之后,也很难署名为第一作者,他们所需要做的是,在年轻时默默为导师、课题负责人作“嫁衣”,等待媳妇熬成婆,才能出人头地,同时在自己身上上演以前导师的故事。

这种由导师出面张罗课题、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一心研究写论文,把课题组打造成制造“学术成果”流水线的模式,是很令年轻教师和学生对学术失望的,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学术利益,而非对学术的执着追求,进而也就容易放弃学术理想。

也许在导师看来,这是他们自毁前程,可是,站在学生角度,说不定他们认为自己终于逃脱这种令人万分失望的学术环境,不再以学术为名干着利益交换的勾当是种解脱呢。

这很大程度上是科研管理行政化、功利化的结果。由行政主导的科研资源配置体系,首先往往看重学者的头衔、身份,而不是一名学生的真实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这名导师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在所有反思的内容中,我认同他的如下意见,“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目前高校与科技机构经费分配极不合理……国家应当更多关心那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小博士"们的疾苦,给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他们才是科研的主力。

早在2007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表科技论文最多的国家,但这些论文有相当部分是为了应付评审职称、完成考核、对付课题验收的垃圾论文,几乎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甚至被一些院士也斥为“垃圾”。要改变这种现象,不能再给学生谈学术理想的大道理,而应该切实推进制度改革,建立以学术管理、教育管理为本的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科研制度,坚持以学术标准评价学者贡献,以学术原则处理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