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长沙市市长张剑飞:长沙将既当主角也当配角

2018-0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但凡到过长沙的人,脑海中都难免会跳出一个字:热.长沙的"热",不仅是它当下正如同一个大火炉,暑热难当,还因为它正在进行的扩城计划--随着城市边际的不断扩张,一个千万人口级城市雏形逐渐成形;加上它同时推进的地铁.城际铁路建设,都将这座城市渲染成了一个火热的大工地.除此之外,从泛珠三角到"中部崛起",再到"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沙近年都抱以巨大的热情主动投入到区域联动中,显得炙手可热,同时也分享到了巨大的红利.近日,就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长沙产业规划等

但凡到过长沙的人,脑海中都难免会跳出一个字:热。

长沙的“热”,不仅是它当下正如同一个大火炉,暑热难当,还因为它正在进行的扩城计划——随着城市边际的不断扩张,一个千万人口级城市雏形逐渐成形;加上它同时推进的地铁、城际铁路建设,都将这座城市渲染成了一个火热的大工地。除此之外,从泛珠三角到“中部崛起”,再到“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沙近年都抱以巨大的热情主动投入到区域联动中,显得炙手可热,同时也分享到了巨大的红利。

近日,就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长沙产业规划等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了长沙市市长张剑飞。他表示长沙近年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长江中游城市群“来势看好,前景远大”,将为长沙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他也没有回避长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身为湖南人的张剑飞曾在国外学习和工作多年,后在国家交通部等单位工作,被称为专家型市长。访谈中,他喜欢用“我们”这个词来指代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中的人和他所代表的地方政府。他说,“我们”将努力建设更加富裕、秀美、文明、幸福的大长沙。

来势看好,前景远大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3月,中部四省会在武汉达成《武汉共识》,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现状、发展前景如何?存在哪些亟须突破的障碍?

张剑飞: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覆盖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的若干城市,东靠长三角城市群、南连珠三角城市群、北接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将形成跨省域的经济一体化城市集群,来势看好,前景远大,一定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和世界级的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各城市之间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特色各异,当务之急是要努力跨越行政区划界限,消除市场壁垒,合力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平等、有序的市场环境,努力构建规范、有序的交易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高效流通,各种资源在区域间科学、合理配置。

日报:长沙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长沙准备好了吗?

张剑飞:长沙将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武广高铁、沪昆高铁十字交汇,长沙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城市。从长沙出发,1 小时到武汉,2小时到广州,3 小时到深圳、上海,4 小时到北京、西安,产业转移与互补更紧密,产业和人才回流加速。

长沙一直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目前正由传统加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文化传播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转移。长沙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长沙的城市性格。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员,长沙将担负责任、担当使命,既当主角也当配角,绝不当旁观者,以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开明的措施,加快对接、融入,和兄弟城市一道推动合作共赢。

日报:长沙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从2006年的全国省会城市第14位上升到目前的第7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GDP相当于武汉的一半,到现在相当于武汉的五分之四。这些年长沙经济飞速提升有哪些原因?

张剑飞:正如你所言,长沙这些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我们始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长沙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形成工程机械、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六大特色产业。始终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主战场,园区工业对规模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

与此同时,我们鼓励服务创新,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信息服务业等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始终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激活消费潜能。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亿元,过去五年年均增速达18.4%。

也许你知道,长沙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沙这些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比如,我们最大限度地消除限制经济发展的制度壁垒,全市行政审批时限比2007年缩减30%以上,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实现在线办理。为重大投资项目、大学生创业就业、创业富民设立“绿色通道”;妥善解决外来投资者子女入学、就医等后顾之忧,凝聚投资者的人心和信心。

日报:目前长沙的经济总量位列中部第二,有没有可能赶超武汉?长沙与武汉各有哪些优势劣势?未来长沙的发展定位是怎样的?

张剑飞:武汉和长沙两市古来同属荆楚大地,也是我国京广大动脉上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城市,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紧密的地理连接、便捷的交通网络、雄厚的科教实力、特有的区位优势。特别是长沙与武汉都是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几年我们互相学习借鉴、共同促进提高,在城市自身发展与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也形成了一些良性的机制。

长沙和武汉同属中部城市,是中部六省省会中相距最近的城市。作为相邻的兄弟城市,合作与竞争都是必然的,但我认为合作要大于竞争,因为各个城市产业优势不同,区域条件、辐射范围也不一样。

我们将在尊重和发挥比较优势、实行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谋求互利合作,扬长避短,分工协作。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和汽车制造基地;长沙是装备制造、机电制造基地和新材料研发中心,两地汽车配件和机电产品上下游可互通有无,具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

服务业方面,长沙与武汉的旅游、金融、文化产业等合作潜力巨大。目前,武汉正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长沙正着力建设“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名城”,武汉在拓展航空、铁路、水运国际大通道等方面值得长沙学习、借鉴。我们相信,长沙和武汉能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建设国际文化名城

日报: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长沙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在此过程中,长沙具备哪些主要的优势?

张剑飞:长沙近年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战略推进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12年,长沙外商投资项目达94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29.8亿美元,增长14.4%;内联引资省外境内投资项目达165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456.7亿元,增长16.9%。

正如我前面所说,作为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长沙具备鲜明的独特优势。

长沙处于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四大中心城市的交汇地带,是支撑沿海、沿江开发的后方基地,也是促进内地和西部开发的先导城市,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作用。与中部其他城市相比,长沙还具有较低的土地、物流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综合营商成本低。

同时,长沙目前已形成了工程机械、食品烟草、材料产业三大千亿元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影响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构建现代产业结构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一个是科技支撑优势,这可能被大家所忽略。长沙共有55所高校、47名两院院士、300余家科研院所。近年来,科技发展专项经费年均投入增长29%,国际专利申请量列省会城市第1位,科技竞争力排名全国第6。

长沙正在通过深入推进规范权力运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帮两促”等服务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特别是长沙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长沙具备政策叠加优势。

日报:长沙是否还将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

张剑飞:长沙在巩固和发展工程机械、食品烟草、材料产业3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的同时,还着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新的产业增长极。

大家一定要看看我们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这将是接下来长沙的一个重要产业亮点。长沙拥有规模以上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00多家,2012年实现产值300多亿元。今年5月,上海大众已在长沙动工建厂,一期产能30万辆,预计2015年下半年投产,年产值将达300亿元。未来三年长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有望成为千亿级产业。

全国人民都知道湖南卫视[微博]为代表的电视“湘军”,以及久负盛名的长沙歌厅文化,可以说长沙的文化产业积淀深厚却又方兴未艾。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1250亿元。我们正实施《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实施纲要》,增加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达1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另外,长沙已出台《关于加快现代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大力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两年内将成为千亿产业。

电子商务将是另一个新的重要产业增长极,我们正实施《长沙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5)》,在3年内打造出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企业,推动2~3家电子商务企业上市。力争2015年长沙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

日报: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长沙还存在哪些明显的不足?

张剑飞:尽管近年经济发展无论是量还是质方面都比较令人满意,但作为中部城市,我们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直接制约着长沙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了长沙的竞争力。

比如说,我们的产业发展竞争力有待提升。我们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工程机械一业独大,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多点支撑,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终端消费品偏少。

其次,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我们一直试图完善但仍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短板。区域之间、点面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今后,我们还要在城乡一体化上花功夫,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但无论如何,对于长沙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两型化、管理法治化,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改革创新、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乡一体、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建设更加富裕、秀美、文明、幸福的大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