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北斗卫星 【一生择一事】王淑芳:追星“北斗”

2017-06-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4月17日,以"心未来·行未来"为主题的2016品牌女性高峰论坛在北京辽宁大厦隆重举行.交通运输部卫星导航产业化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淑芳发表主旨演讲.她讲到

4月17日,以“心未来·行未来”为主题的2016品牌女性高峰论坛在北京辽宁大厦隆重举行。交通运输部卫星导航产业化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淑芳发表主旨演讲。她讲到,美国GPS有个S/A政策,叫选择可用性,就是通过人为对卫星信号加干扰,关键时刻让你用不成,这也正是我们免费使用GPS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摆脱对GPS的依赖,创造让世人瞩目的“北斗”奇迹,这就是我20年来一直苦苦追寻的——中国导航梦!

人民网 5月2日报道:她曾经是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第一批大学生,作为设计师她见证了北斗问世;她目前工作在交通部导航中心,把北斗的应用推广到祖国的公路和江河湖海。她说她看着北斗出生,更要伴着北斗长大。今天的一生择一事,我们走近用青春追星北斗的人——王淑芳。

图为:王淑芳女士

交通运输部应急指挥大厅的监控屏幕上,联网联控的车辆数据在不停翻滚,仅仅在这天早上的10点37分,全国就有187万多起违规驾驶行为被及时纠正。

每天,400多万台北斗导航终端获得的车辆数据被回传到营运车辆监管服务平台。北斗导航是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是我国独立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如今广泛应用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是交通应急指挥和日常安全监管的“千里眼、顺风耳”,对我国导航应用安全和自主可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北斗系统建设的第一批大学生,王淑芳始终忘不了25年前的一次谈话。

她说,那时一位老的总设计师说,我们中国要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这就是世界第三,在国内是空白。那对她就是一针鸡血,她就想把这张白纸画成画卷。

当时的艰苦条件远超出王淑芳的预料。项目组蜗居在一个招待所里,技术难、经费少,加上国外的技术封锁,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可包括王淑芳在内的研究人员就是不信邪,窝在大厂房里,把几万个0101这样的二进制码流全部打印出来,逐一比对,排查问题。

锲而不舍,成功终会来敲门,1997年我国第一台北斗用户机诞生。狂喜之后是更大的挑战,为了降低发射功率,测试恶劣天气对卫星信号的影响,项目组成员们奔赴祖国各地,而体重只有80斤的王淑芳每天背着用户机就在东北的大雪天里蹲守,一测就是十几个小时。

当时,和北斗有关的技术都有一定的保密要求,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到底在干什么连父母都不知道。

从见证第一台北斗用户机诞生起,作为北斗应用系统的设计师,王淑芳参与了两代北斗系统的论证和方案制定,主笔编写了成为北斗系统建设重要依据的四项国家军用标准,主持完成的多项北斗用户机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2007年,伴随着二代北斗卫星上天,北斗导航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北斗开始了产业化应用推广。

2012年,来到交通部的第五个年头,王淑芳牵头实施了二代北斗第一个示范工程。又过了四年,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安装的北斗终端从8万套增长到400多万套,近千家终端生产及服务企业进入了北斗领域,带动产值上百亿元。

图为:王淑芳女士

王淑芳说,累的时候,就这样看看天,一闪一闪的。我说那个星,虽然我眼睛看不见,但我知道它在那儿亮着,这时候你就真的有一种安慰感,这种就是说觉得挺值得的。不只是一颗星,一群星,我更希望有一天,手机上我们的导航用的是北斗,我们自己的北斗,让我们用上自己的导航系统,我们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