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子龙现状 蒋子龙海口精彩演讲:农民帝国的现实与自省

2017-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5月9日,应海南大特区讲坛之邀,蒋子龙在海口做了一场<从燕赵悲歌到农民帝国>的精彩演讲.每个人走上文坛的道路都不一样,蒋子龙本意是想一辈子当工人,但现实把他挤到

5月9日,应海南大特区讲坛之邀,蒋子龙在海口做了一场《从燕赵悲歌到农民帝国》的精彩演讲。每个人走上文坛的道路都不一样,蒋子龙本意是想一辈子当工人,但现实把他挤到文学创作这条路上。蒋子龙一直坚持海南文化大省的提法,对海南文坛评价甚高―――近年来大有赶超沪、津趋势,实足鼓舞人心。

改革开放之初,擅写工业题材小说的蒋子龙,以《乔厂长上任记》、《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作品名扬文坛。蒋子龙多变,笔锋陡转,潜心10余年创作出长篇小说《农民帝国》并一炮打响,于今年4月获得了含金量高的“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

4月中旬,“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著名作家蒋子龙的长篇小说《农民帝国》,独得“2008年度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

无独有偶。30年前,一部名为《乔厂长上任记》的短篇小说席卷大江南北,让人们叹服于书中描写的中国改革者形象,更让人们记住了现实主义作家蒋子龙先生。

5月9日,应海南大特区讲坛之邀,花甲之年的蒋老为海南文学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名为《从燕赵悲歌到农民帝国》的精彩演讲。蒋老一身粗衣长裤,朴实沉稳,他的话语如同其文字一般精辟,掷地有声。

我给冯文彬当秘书

“我本意是想当一辈子工人,但现实生活把我挤到文学创作这条路。”蒋老的开场白,让人一怔,“虽然我已经出了90多本书,但我人生最得意的一笔,是给冯文彬当秘书时写的讲话稿!”这就是作家蒋子龙的表达方式。

8日晚,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口蒋老下榻的酒店,聆听蒋老用略带天津味儿的普通话,讲述自己的“叙事学”。

“我中专毕业,学的是热处理,分配到天津重型机械厂当工人,心里那个美啊,可没多久我就不甘心了,出来当了5年兵,后来又回到工厂,我就是喜欢在工厂当工人,平时爱读读小说,写点小散文,就这样一纸命令让我给冯文彬当秘书。”蒋老自述。

他回忆,起初给冯文彬当秘书很简单,只要提供工厂生产的数据,冯文彬就能独立成篇,口才很是了得,但后来政治运动来了,冯厂长不得不认真推敲每一个句式,每一段文字,甚至是一个字词,可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蒋子龙的文字功底逐渐锻炼出来了。

冯文彬个子不高,于1949年4月,在北平主持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委员会书记,成为中国著名的青年领袖,他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蒋老说,冯厂长说话铿锵有力,人格魅力突出。

蒋老说,“那时最得意的一件事,‘四清’运动马上就要开始,冯厂长临时在台上讲话,时间紧迫,我就在后台写稿,我写一页递上去一页,他就照着念一页,总共10多页稿子,我们之间的默契简直绝了。”

为80后作家喝彩

面对80后作家在当今文坛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蒋老一脸平静。

“虽然已离开舞台的中心,但却可以从容地坐在看台上,我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80后作家,他们聪明、现实、尖锐,我毫无嫉妒,在台下真心为他们喝彩。”

蒋老说,韩寒是从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脱颖而出的,当时他是大赛的评委,如果说那时韩寒的作品有种小大人的味道,如今的韩寒已经相当老练,说话很精辟,思维很活跃,就央视新大楼火灾事件,韩寒一句话引来激烈的社会讨论,这就是他的影响力。

还有处于争议漩涡的郭敬明,抄袭事件过后,他的文风显得更加成熟了,文字愈显扎实。蒋老说,虽然80后普遍存在个性张扬的问题,但与他们那个笃信别林斯基―――“不幸是最好的大学”的时代已经迥然不同,今天的80后孩子更加俏皮、生动。

包容是一种自信。蒋老就是这样客观看待80后作家。“与他们不同,我这个作家是被生活折腾出来的,当工人,文革被批斗,蹲牛棚,平反后继续当车间主任,甘苦很多,作家创作凭感觉,取决于人生、经历,与生命的底色有关。”蒋子龙的作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纪实文学,一类是文学虚构作品。

作家是处于社会夹层的一类人,向上可以接触官场文化,向下可以体察民间文化,但读者终究是作家的监督。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晓剑一直陪着蒋老,他说:“蒋老是当今中国文坛为数不多的真正关心民间、有良心的作家。”

“赶超沪津的海南文坛”

20年前,蒋老就来过海南,“那时就专门奔着‘特区’两个字来的,那时海南各地的街上奔驰着满载游客的大巴车,很少看到载重汽车,可想那时海南经济还是很落后,我记得那时万宁的宾馆的总统套房也不过70块钱一晚,还少有人问津。”

近年来,蒋老常来海南,以文会友,把北方文坛的气息带过来,把南方文坛的雨露带走,一来一往相互交流,互助提高。

“海南一直在全国文坛有自己的声音,近年来大有超过上海、天津的趋势。”蒋老对海南文坛的评价很高。

一个城市,有无思想,有无精神,主要看能否在全国发出自己的声音。纵观上海,亚太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巩固,但《文汇月刊》等杂志却变得悄无声息,相形之下,天津也如此。

海南则大大不同,有过著名的《海南纪实》杂志,如今的《天涯》杂志,更是在全国杂志领域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这些是纯粹的文学杂志,那么天涯在线、凯迪社区等活跃的网站,不能不说明海南文化氛围浓厚,令人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发出声音的平台。

蒋老一直坚持海南文化大省的提法。海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韩少功总能推陈出新,惊人之作令人瞠目;著名作家蒋子丹《一只蚂蚁领着我走》,更是把全国文坛搅得火热。文学让人心静,发人深思,海南就是这样一片净土,也成为孕育作家的沃土。

我的农民帝国

4月中旬,2008年度“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在北京揭晓,蒋老潜心十年力作《农民帝国》摘得桂冠,该书长达58万字,以郭家店的发展变化为蓝本,以郭存先等人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细腻而深刻地描写了一群农民跌宕起伏的生活,反映了作家意识中的农民帝国。

孙中山说过“农民醒了”,毛泽东接着说“农民站起来了”,邓小平说“农民富了”。这是中国农民发展不可逆转的脉络。富起来的中国农民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蒋老认为大部分中国农民依旧朴实,但也有不少人做了梦,梦醒后却依然站在原地,虚荣来了,高血压、高血脂找上门了……

其实不只中国农民做了梦,有农民性的人太多了,他们沉溺在农民帝国中,做起了土皇上,天天抱着自己的帝国梦,虚拟的自我膨胀到了极点,耀武扬威,但内心却脆弱得不堪一击。

蒋子龙试图通过《农民帝国》这部长篇小说,在看似朴实的叙述中娓娓道来他眼中的“农民性”,人们或许从书中看到自我的影子,也许作家现实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此。

近年来,蒋老关注的重点更加倾向于社会现实问题,人们不时在《南方周末》等报刊上,读到蒋老的惊人之语,他论读书、谈修养、忆往事;他深刻观察社会,体恤民意,立场坚定,引来读者拍手叫绝。

采访即将结束,海南日报记者分明感到,坐在对面的花甲老人内心是那样平静,生活态度是如此达观,朴素的言语总是不经意的点拨迷茫中的芸芸众生,这或许就是蒋子龙驰骋文坛数十年的独特影响力。

蒋子龙积10余年心血铸就长篇小说《农民帝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蒋子龙

当代作家,河北沧县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编审,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委员,第五届副主席。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拜年》分别获1979年、1980年、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分别获1980年、1982年、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蒋子龙擅长工业题材小说,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风格刚健雄浑,常把思考视点投入到人物性格与历史文化的碰撞上,力图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表现人的心理奥秘,从而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全景社会,显示出强烈的批判性意向,笔墨愈见沉着老辣。

蒋子龙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星》,《蒋子龙选集》(3卷),中篇小说《锅碗瓢盆交响曲》,短篇小说《三个起重工》,《蒋子龙文集》(8卷)等,至今已出版90多部个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