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 胡适演讲集的内容是什么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民国著名学者鲁迅与胡适关系鲁迅与胡适两人本是没有比较性的,但是胡适与鲁迅在中国的位置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中国道路,对此还影响到我们今天.那么他们两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民国著名学者鲁迅与胡适关系

鲁迅与胡适两人本是没有比较性的,但是胡适与鲁迅在中国的位置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中国道路,对此还影响到我们今天。那么他们两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胡适照片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毕业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后因为看到日本人残杀国人,觉得必须从文化上来医治民族的病,于是弃医从文,坚决的走上了从文道路。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其主将的一员。享年56岁。

胡适,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家。胡适兴趣广泛,他还涉及很多知识领域,如教育学、考据学等多种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因为积极倡导文学改革,后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核心人物之一。

鲁迅与胡适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差异以及文化追求。从学术理论上看,鲁迅能从实际出发,不断的改善自己,让自己能够清楚认识到文化改革比社会改革更重要。但胡适还是坚信自己,他认为事物的变化都是一点点积累的,只要思想改变了,社会面貌就自然会改变。而鲁迅注重启蒙思想,但同时也不轻视社会改革,他认为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事情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人也要随事情的变化不断进步。而胡适只注重启蒙思想,丢了社会改革,胡适往往从理论上出发,坚持启蒙主义。虽然两个人的思想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五四运动时期,鲁迅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胡适演讲集的内容是什么

胡适是我国著名学者,也是近代中国极富盛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集》是胡适的精选演讲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部演讲集吧。

胡适图片

《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集》的时间跨度非常广泛,涵盖了胡适的青年至晚年。其内容也非常饱满和丰富,包含了民生、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非常具有可读性。胡适是白话文的倡导者,也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其演讲与其浅显易懂的新诗一样,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而又不失风趣与智慧的。在这部书中,读者可以胡适对自由与民主的执着追求,也可以看到胡适的风趣与睿智。

胡适生于1891年,卒于1962年,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因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而被世人所知,对中国的现代文学有着巨大的贡献。

胡适幼年在家乡读书,后来又留学美国。所以,他的思想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双重影响。他大力提倡白话文,追求民主与自由,倡导文学革命。通过对白话诗的艰难尝试,终于发表了中国信贷文学史上的第一首新诗。经过了三年的尝试,也终于形成了“胡适之体”。

之后,胡适又相继在美国和中国担任职务,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62年,胡适病逝于台湾。

《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集》是胡适的精选演讲集,书中的内容贯穿了胡适的一生,也是胡适自身情感的真情流露。

胡适谈读书给人什么启发

从古至今,讲读书的文章应该是浩如烟海和无穷无尽的。但是中国人谈读书都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往往都以修身养性作为谈论读书的中心,而且讲得十分隐晦和神秘,这对于一些并没有很广博的学识的人来说,看这些讨论读书的著作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术大师和白话文的大力倡导者,胡适谈读书就要比那些晦涩难懂的学者谈读书容易明白地多了。

胡适照片

胡适首先讲了人为什么一定要读书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书是过去已经有了学问和知识的人的一种经验的记录,我们读他们的书是在接受这些人的精神财富和遗产;二是为了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以后可以看懂并明白更多的书。胡适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意思十分明确和清楚,凡是只要有基本的阅读能力的人应该都能理解胡适这两句话的含义。

然后胡适讲到了读书的方法。还是两个方面。首先是要精读。我们常说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胡适先生认为这还不够,还要再加上一个“手到”。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要做读书札记,而札记又可以分为:抄录备忘、提要、心得体会和参考其他书目等四种。第二是读书要“博”,胡适说的“博”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读书时候的参考资料,不能不“博”;第二是为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能不“博”。胡适说的“精”和“博”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地学会了读书的方法。

从以上胡适谈读书的内容中,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胡适先生渊博的学识和见解,对于我们读书应该会有所启发。

关于胡适年谱内容是什么

《胡适年谱》也是一本记载了胡适一生的书籍,作者是耿云志。这本书主要是参考了胡适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以及一些已经刊印了或者还没来得及刊印的日记、信电、手稿等,当然这些还不够全面,还加入了1949年之前的国内报刊和台湾书刊,甚至还有与胡适同一时代的人过于胡适的著作和回忆等。

胡适照片

有了这些全面的资料,作者开始对这些原始材料开始进行审核,并且一一进行分类。反映胡适参加的社会活动以及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态度或见解有关的材料,都采取尽量保留的原则。关于胡适自己的重要学术活动,还有与其他学者相互切磋的这种类型的材料也都尽量采用。

作者耿云志1938年出生于辽宁海城,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更是胡适研究会的会长。因此他所有的著作中不乏有许多关于胡适的,比如《胡适研究论稿》、《胡适新论》还有我们今天将的《胡适年谱》。但是《胡适年谱》这本书出版之时,有与校对编辑的疏忽,有许多的错别字,这是让许多学者不能忍受的。

《胡适年谱》大概30余万字左右,从胡适思想的形成,与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到别人对胡适的评论等,这些在《胡适年谱》中都有比较全面的的反映和记述。整本书就是为大家再现了一个有政治主张、有思想信仰、有感情悲欢、有内心矛盾的一个胡适的丰满人物形象。《胡适年谱》由于书写了胡适的心路历程,于是也被称为胡适的思想传记,因此有学者评价说,这是一本研读胡适的非常好的入门书。

对联孙行者为什么会对胡适之

很多人都不理解孙行者怎么会和胡适之结合在一起呢?他们两个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他们两个是没有关系。那么没有关系的两个人物又是怎么联合到一起的呢?

胡适照片

将孙行者和胡适之联合在一起,这还要从1932年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说起。当年的国文考试是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出题,这道题目其实就是一个对子。上联是“孙行者”,对于这道题,有一半以上的考生都交了白卷,还有一部分考生则答的五花八门,有对“猪八戒”,也有对“唐三藏”等等,而这些也都是不及格的人。有极个别的人对了“祖冲之”、“王引之”的人,这些则勉强过关。只有一个人对了“胡适之”,这个人则受到了陈寅恪的赞赏,陈寅恪还表态说,这个考生想要在清华上哪一个专业都可以,随他自己挑,这个考生就是后来著名的语言学家周祖谟。

那么为什么孙行者对胡适之是最恰当的呢?“胡孙”即猿猴,而胡孙又是猢狲,所以猢狲即猿猴,而行者和适之又都是意义相同的,所以孙行者对胡适之是最恰当的。这也不过是陈寅恪的“故作狡猾”。而孙行者对胡适之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而且苏句媲美。陈寅恪本来所拟好的答案就是这样,所以当他在众多考生中之看到一个考生答出了,自然是喜出望外。而这一个对子本意就是想调侃同为大学者的胡适,从这也可看出陈大师的幽默。

胡适的尝试集写了什么

胡适尝试集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诗集,该书开创了新文学运动的风气,可以说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自出版以来,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争论,不仅是一本了解胡适思想风格的著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

胡适尝试集封面

我们来看一下胡适的这本《尝试集》的创作背景。胡适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渡时期。他小的时候在家乡安徽绩溪接受了九年的私塾教育。之后在1910年到1917南的时候从上海到美国留学,一开始进入了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方面的的知识,之后由于十分喜欢文学而开始学习文学方面的知识。自1915年进入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跟从著名学者杜威研究哲学。这段经历对于他以后的人生选择造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成为了他吸收其他理论学说的基础。胡适著名的口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而《尝试集》这本著作则是在1916年7月开始撰写的,其中第一版写于留美期间,之后的第二版和第三版则写于回国之后。

胡适《尝试集》的第三个版本还附上了他的另一本著作《去国集》。如果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本书从文学性上来说并不能算一本水平很高的经典著作。但是这并不妨碍后世的人去研究并探讨这本著作,因为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的白话诗集,这就奠定了这本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