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和番 明妃昭君是什么人

2018-0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秦腔剧目昭君和番昭君和番是秦腔传统剧目,内容是这样的.后宫美女王昭君因为不肯贿赂画师,故意被画成了丑陋的样子,引起了皇帝对她的厌弃.昭君自怨自怜,只能暗地里弹奏

秦腔剧目昭君和番

昭君和番是秦腔传统剧目,内容是这样的。后宫美女王昭君因为不肯贿赂画师,故意被画成了丑陋的样子,引起了皇帝对她的厌弃。昭君自怨自怜,只能暗地里弹奏琵琶抒发内心的哀愁。皇帝循声而来,震惊昭君的美丽,将她立为了妃子。皇帝事后追究,想要诛杀画工。

昭君戏剧扮相

画工为了活命逃到了匈奴,并向单于献上了昭君的真画像。匈奴王发兵攻打大汉,大汉不敌,损兵折将。皇帝不愿意失去王昭君,又打不过匈奴,只好让一位宫女假冒昭君和亲。生活在匈奴的画工识破了真相,匈奴王大怒,杀害了假冒之人,立刻发兵索要真人。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同意让昭君和亲。

昭君来到了匈奴,和单于有两个约定。第一杀死画工,第二修筑通汉浮桥,等到桥建造好的那天两人就完婚。单于欣然应与。三年后,桥修筑完成,昭君借口登上浮桥,投河自尽,尸体顺着河水漂流到了长安。皇帝命令将军和昭君的妹妹赛昭君前往匈奴劝降番王。最后番王受降,边境又和平了。昭君和番的内容就是这些。和京剧不同,秦腔多了宫女带昭君出塞和昭君自尽的戏码。整场戏悲婉凄凉,深受观众喜爱。

昭君和番由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王昭君本来是汉宫宫女,当时匈奴政权分裂,呼韩邪被自己的哥哥打败,开始与汉朝交好,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就是汉朝的和亲者,到匈奴后被封为了宁胡阏氏,意思是能够带来和平。呼韩邪在西汉的支持下统一了匈奴政权,与大汉保持了数十年的友好关系。

明妃昭君是什么人

王昭君本是汉元帝后宫中不被宠幸的一名妃子,逢匈奴单于和亲,便以汉朝公主的身份远嫁塞外和亲,后被封为“宁胡阏氏”,于是昭君出塞便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王昭君在出塞之前本叫王嫱,那时朝廷与呼韩邪单于和亲,在历史上两个民族和亲是为重大事件,皇帝总要以公主级别的女子相嫁,但是无贵族大臣之女肯下嫁,于是就人选打到后宫中未被宠幸的妃子身上。

杨幂饰演的王昭君剧照

边塞乃是荒凉之地,后宫妃子闻之皆不愿去,只有王嫱一人愿意,便让王嫱代表汉朝之女下嫁单于。而此时王嫱只是个被冷落的妃子,要赐予她相应的地位,提高她的身份才能与匈奴单于门当户对,王嫱不是皇室人家,故不能用公主等封号,只能用其他皇室贵妇的封号封赐,于是便有“昭君”二字。

西汉本有用“君”字号来封赐女子的惯例,而“昭”字在《说文》中记载是代表着日明也,意喻着太阳明亮照耀着,因此“昭君”也代表着汉室光辉照耀着匈奴之意,而王嫱便是汉朝照耀着匈奴的象征。呼韩邪知道“昭君”之意后,甚是满意,便按照匈奴王室制度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之地又汉女为王室之妻。

正因为昭君的和亲,双方停止战争数十年,带来这数十年的和平时日。后昭君死于塞外,其墓为青冢,晋朝时期,为了纪念昭君,便追谥其为明君,这其实也是为了避讳司马昭之名讳,后人便称其为明妃。

昭君辞是谁的作品

《昭君辞》是南朝文学家沈约的作品,这个关于昭君出塞的五言诗不论是从诗体剪裁上还是字句提炼上都别出心裁,对昭君出塞的环境还有心理进行深刻的描绘,甚是精彩。

《昭君辞》的作者沈约知道关于昭君出塞的事迹已经成为文人写实题材的经典,于是他便不从表达昭君出塞的内容情感出发,而是在这件事情的叙述上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描写,在诗体刻画上也另辟新径,很是特别。

王昭君图片

作者从昭君离开京城前往塞外的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出发,集中在她出塞前后之事,并不涉及昭君出塞之后的生活及她最后的结局,也没有咏叹昭君的所作所为和贡献。这样单一的事件描绘显得更加集中,使诗文更加精致。

引部分原诗:

绝色常遭妖女妒,贤才每被奸人误。栖身异域本寻常,多少英雄悲失路!铁马戎装出塞去,愁身似风中絮。既然此地不留人,他乡自有留人处!朔漠茫茫走石沙,随身唯有一琵琶。此去诚知难复返,天涯何处不为家!黄雾涨天雪晦冥,黑云拂地风膻腥。高原万里草皆白,大漠千年冢独青。

这部分诗文是讲的诗人是对昭君出塞的状态,身着戎装,昭君柔美中带有英气,虽在宫中不被宠幸,远嫁塞外总比老死宫中来的好,一句“天涯何处不为家”倒也表现出作者的豁达之情,和对朝廷的失望之感,也表现出昭君从此远离故土,既然不能在故乡了,那么在哪里都一样。

后几句则表现了出塞路途的荒凉,不仅表现昭君从此真的离开故土身在塞外,且烘托了出塞悲凉的气氛。

汉元帝王昭君之间的故事

王昭君美艳动人,知书达理,小有名气,后来恰逢汉元帝广纳美女收入后宫,得知南郡有位美艳端正之女为王昭君,因此她便以平民之女的身份进宫。本以为凭借王昭君美艳动人的容貌,能得汉元帝宠幸,但是她却因为得罪画师,数年不得宠,甚感哀怨。

王昭君画像

后逢匈奴单于来朝,求汉人女子为妻,以达成双方的和平条约,当时汉元帝及其皇后均觉得塞外是个艰苦之地又远离京城,便不舍得将自己的女儿外嫁。于是便将自己后宫还未宠幸的妃子挑一个去和亲。

于是便从画像中挑一个姿色平平之人,没料到这个人便是王昭君。王昭君出嫁那天装扮好来拜别汉元帝,本是绝色之貌再加上装扮点点,得体的服装还有那含情的双眸使得王昭君一出场便惊艳四座,不仅让匈奴单于看呆了眼,也使汉元帝端详了许久。

无奈汉元帝心中万般不舍却不能留下这天下绝色美人,身为帝王不能言而无信,心中只有无限的懊悔,怎会在后宫中埋没这美人数年。匈奴单于看到王昭君对她心动不已,便带了这绝色美人回到塞外,而王昭君就这样一去不再复返。

汉元帝送走王昭君后重看画像,发现两者之间差很多,便质问当时画师,得知画师故意将王昭君画丑了,一怒之下将他斩首,痛恨他让自己与这样的美人擦肩而过。

老版王昭君内容介绍

王昭君出塞的事迹不仅成为众文人骚客手下一个鲜活的事例,也被翻拍成多部影视作品,而最经典的版本的王昭君演绎者也是老版的王昭君,但是年代久远,现在她们已经淡出我们世人的视野中,也逐渐被我们所遗忘,但是经典就是经典,即使它再久远也是传奇之作。

黄虹饰演的王昭君

不得不提的便是黄虹版的王昭君,黄虹是歌舞剧演员,本就具有演戏天赋,因其长相清雅甜美,眉眼之间柔情似水被当时《王昭君》的导演选中,于是黄虹便担任起王昭君一角。这一版的王昭君是1986年拍摄播出的,当时的化妆技术并没有很高级,但是剧组在服饰还有布景上很花心思。

黄虹版的王昭君为何会是经典,不是因为它时间久远,而是这部电视呈现出的画面最接近历史,剧组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就以剧中的小人物来说,例如丫鬟,她们所戴的发髻,还有所着的衣服鞋子甚至是所佩戴的小饰物都是剧组根据东汉出土的文物如壁画等进行模仿的。

而黄虹饰演的王昭君,很令人怜爱,其风姿怡然举止明媚,颇有倾城之魅,她的服饰件件都经过考究。而当时电视的布景也是根据东汉历史资料记载来布置,唯一不足的便是昭君生活的是西汉末期,而关于那时期的服饰等记载甚少,于是会有些许偏差。

昭君套是指什么

昭君套,顾名思义是王昭君所戴之物,昭君出塞的时候她便是带着这样的帽套,书有记载“冬月闺中以貂皮覆额,名‘昭君套’,便以昭君之名称它。

昭君出塞头戴昭君套图

这是古代女人戴在头上的饰物,其有御寒也有装饰的作用,通常是用动物皮毛所做的条状皮毛围在额头与发际线之处,也就是套帽。但是这种套帽是没有顶的,不是传统的帽子,女士戴的时候会露出自己的发髻和头饰。

随着时间流逝,昭君套的叫法和样子也随时代发生了变化,昭君套在明朝的时候叫做“卧兔儿”,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这有不同的叫法,如它是貂鼠皮毛所做的便叫做“貂鼠卧兔儿”。而之后昭君套还发展成有顶的帽子,在唐山等一带的妇女会戴着这样有着一圈黑色大绒的帽子,便是由昭君套演变而来的,不乏美观。

王熙凤头戴昭君套图

而关于昭君套的记载在施耐庵的《红楼梦》中颇有运用,小说中的女性常戴着昭君套,而以王熙凤为常戴,她常戴貂鼠昭君套,还会围着一个叫作“遮眉勒”的饰物,中间有一颗珠子,用来装饰也表富贵,也称作攒珠勒子,通常是富贵人家才会有这样的装扮。

昭君套能得到如此流行,不仅是因为对昭君为民族大义出塞和亲的精神的赞叹,也表明了古代女性的爱美氛围,这也正是中国历史饰物发展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