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情感与书法作品美感王羲之《兰亭序》与颜真卿《祭侄稿》赏析比较

2018-03-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书法,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这表明书法作品美感是与书家情感紧密相联的.书法鉴赏,是对书家名碑名帖的鉴

书法,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这表明书法作品美感是与书家情感紧密相联的。

书法鉴赏,是对书家名碑名帖的鉴别和欣赏。书法鉴赏,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内容和方法。通过对书法名碑帖的鉴赏,认识其不同书体的风格特点,借鉴其用笔技巧、结字方式、谋篇布局、墨色变化,提高书法写作能力,从而写对字、写好字、写美字,适应社会需要。

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侄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因《兰亭序》在先)。

国家教育部要求高等师范学生要“熟练掌握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楷书或行书的书写技能”。学习书法,鉴赏名碑帖,研究如何写好楷书或行书,实为重要。本文仅对《兰亭序》和《祭侄稿》作一赏析比较,从中体会书家情感与书法作品艺术美的统一。

一、书法艺术品是书家情感表露的结果,书家情感影响和决定着书法作品美感

书法作品点画构成的形体,类似自然界一些客观事物(长短、曲直、方圆等)的形体和动态。汉代蔡邕说:“书法艺术形态之美,肇始于天地间之自然万物。”晋代索靖在《草书势》中说,书法之美,“婉若银钩,飘若惊鸾”。书家观察自然万物,进行思考,将自然万物的形体与书法作品的线条结合起来,形成万物形态之美。例如:

唐代张旭观公孙氏弟子舞剑器而得其神;怀素观夏天云多奇峰而悟出草书之势。

宋代黄庭坚见江河峡谷中船夫荡桨而悟出其“画”字。

清代吴昌硕观古藤而创古藤体书法。

由此可见,历代书家(不论是何种书体),其用笔都反映出事物的形态美、动态美,唤起人们对自然物美感的联想。即是说,书法家可以从自然万物的观察中领悟到宇宙运动的奥秘,运用书写工具和书法技巧,表现出生命体的血、肉、筋、骨情感来。书家情感影响和决定着书法作品的美感。

(一)汉字书法艺术,不但讲究书写的方法要求,而且讲究书写内容的韵味、气质、神采

汉字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升华。书法的文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汉字,它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的艺术创作,是书家的思想、感情、技巧、审美理念的表露,是宇宙、生命形式感和书家情感力表现的有机统一。书家情感力度的变化,就会以抽象的点线结构表现出变化无穷的书法艺术来。

中国书法之所以被世人誉为最高的艺术,是因为它所创造的汉字形式,不仅不再局限于一般文字的抽象符号,而呈现给人们以更美的外在形象,而且在形象背后,蕴涵着许多深层次的意韵——人的情感,给人带来更深的审美享受,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自然万物的形态和动态美来,正如东汉蔡邕《笔论》所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书法艺术的气质美,是与人们的观念和生气密切相联的。书法艺术就一般意义说,是人的创造,围绕着人的意志展开,带有人的观念。它不仅在表现自然形象时渗透了人的审美取向,而且直接要求按照人的标准去塑造。由一般的人到个性的人,由人的外部形象到人的精神世界。

这就要求书法艺术讲求气韵,并以气韵的有无、高低来评判书法作品的优劣。气韵美在书法中是通过线条、结体空白的合理分布来表现的。具体到结体中,要注意笔画的变化、笔画与空白的协调,使书法作品显示出气的充盈而流动,使纵横独立而有间隔的排列,各各自足,充满生气。

汉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被广为规范和使用的汉字,都带有时代的印记,体现出时代的精神。由汉字创造的书法,也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时代的精神。这不仅是因为书家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他们的思想、行为、文化修养、审美倾向等必然受到该时代的影响,而在其书法创作中反映出来。

书家要表现时代精神,就一定会关心社会,把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同艺术形式熔铸在书法作品里,使其艺术焕发出新的面貌,提高艺术的生命力。例如汉代隶书所体现的奋发精神,唐代楷书、草书所体现的大唐气象、气势,都是反映时代精神的典范。

(二)书家情感千差万别,书法作品艺术千姿百态

古人云:“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人的情感丰富,个性有别,所形成的书法作品的风格也千差万别,或沉雄豪劲,或清丽和婉,或端庄厚重,或高逸幽雅……

王羲之和颜真卿虽然都是山东临沂人,但他们所写的《兰亭序》和《祭侄稿》,却是在完全不同的情感下完成的。具体说来,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气氛中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书家悠闲自然、潇洒飘逸的精神风貌;而颜真卿《祭侄稿》则是面对“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国难家仇的情境下写的,书家痛心疾首、悲愤填膺的情绪跃然纸上。

二、王羲之《兰亭序》赏析

王羲之,东晋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因《兰亭序》杰作,被后人尊奉为“书圣”。

(一)《兰亭序》写作背景及其总特点

《兰亭序》是王羲之51岁时为我们留下的行书佳作。王羲之49岁上任会稽内史,美丽富饶的浙江及其山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王羲之、谢安、支遁等41人聚会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在弯弯曲曲的溪水边,他们列坐放言,让酒杯漂移于小溪,杯停下时离谁最近,谁就得饮酒赋诗。众人得诗37首,合为一集。王羲之被大家推举出来,为“流觞诗”作序。

当日天朗气清,名流云集,人们酒意微醺,抚今追昔,慷慨抒怀。此时王羲之进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创作状态,他乘兴铺开蚕茧纸,拈起鼠须笔,思接千载,挥毫写下了《兰亭序》。《兰亭序》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到“信可乐也”,主要是写文人聚会时的情景,书家心情较为愉悦;后一部分从“夫人之相与”到最后,主要是他触景生情,平日所蓄积的骨肉生死之感,不知不觉地涌上心头,发出感叹。

《兰亭序》遒媚劲健的笔墨、疏朗雅静的字态,平和畅达的气息,无不使人赏心悦目。无论是临流赋诗、聚会畅谈之景,还是“情随事迁”、“修短随化”之情,在王羲之的笔下都独具韵味。

(二)《兰亭序》内容艺术美赏析

从书法角度鉴赏《兰亭序》,其艺术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字形笔法美。《兰亭序》帖,全文324字,28行。王羲之在字形上随字的势和字本身灵活处理,字形该大时大,该小时小,该长时长,该短时短,该窄时窄,该宽时宽。其用笔中侧并重,藏锋露锋结合,方折圆转结合,向背携让,处理得当,从而把字形的大小、宽窄、开合、长短等不同形状表现得淋漓尽致,字势飞动,大小错综,生动自然。

尤其在重字多变和偏旁变化上独具美感。在短短324字中,有136字(全文的三分之一多)为重复出现的字。王羲之对重复出现的字极具变化,例如:20个“之”字各不相同。对相同的偏旁部首,他分别安排,巧妙处之,例如:13个单人旁极富变化,或露锋,或藏锋,或映带,或分笔,各具形态。

2.谋篇布局美。《兰亭序》在章法上独具匠心,巧妙安排,随时而发,大小得体,长短适宜,阔窄有度,揖让顾盼,疏密得当,参差变化,错落有致,各具神态。从分布看,上齐下不齐,有行无横,字距之间恰到好处,和谐统一;行距处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兄弟之情互不分开。

3.墨色变化美。《兰亭序》通篇书写用墨或浓或淡,或几个字稍淡,或几个字突然加重,用浓墨重写,或一个字左浓右淡,或下浓上淡,把墨色浓淡、干枯湿润、轻重徐疾、气势神韵、飞白枯笔都表现了出来,使墨韵生动而富有变化。

正是《兰亭序》这种天然意趣的自然美,使人感到美不胜收。千百年来,《兰亭序》给人的美感和其艺术特征,深深地打动着、影响着历代书家们,为后辈学习、品尝、研究的首选范本,对中国书法的发扬光大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鉴赏《兰亭序》书法艺术,首先要深刻理解该序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的气度、襟怀、情愫和文风。王羲之处在统治集团保守偏安、尚玄务虚的东晋时代,他抓住这一时代的弊端,在书法作品中宣传了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痛乐观”、“生死观”。有了这种思想和精神,作者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气氛环境中,必然文兴、笔兴大发,一气呵成,写下了这千古绝篇。

鉴赏《兰亭序》,需要注重思想内容。一幅字反映一种什么思想情感,用什么艺术的形式表现,都要符合时代气息,把形式技巧融进思想内容中,达到思想内容先进与艺术形式完美的有机统一,更好地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兰亭序》在本质上是悲剧情绪下的产物。

表面上的平和掩盖不了骨子里的悲哀,王羲之一方面有“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返自然的出世思想;另一方面又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所以当他书到“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一段时,笔下错误渐多,字体越发草化,用笔顿挫越发有力,似乎急于将一腔热血倾注笔端,因此《兰亭序》的前后风格就有了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作者悲剧情绪的增加。“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也掩盖不了山河破碎,人世沧桑,不免一死的悲凉。

三、颜真卿《祭侄稿》赏析

唐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五世祖颜之推迁居京兆长安万年县(今陕西西安)。颜真卿曾官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封鲁郡开国公,又称颜鲁公。颜真卿少孤,母殷氏画荻而教,后蒙张旭亲授笔法。于政治、军事、法律、书法、声韵学、文字学等均具造诣。其在书法的成就行草书、楷书别具一格,被称为“颜体”。

(一)《祭侄稿》写作背景及其总特点

《祭侄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稿》,纸本横幅墨迹,凡25行,230字。是唐乾元元年(758年)9月3日,颜真卿50岁时,悼念其堂兄颜杲卿的第三个儿子颜季明所写的一篇祭文。

《祭侄稿》是一曲高亢的悲怆交响乐。时年,颜真卿和从兄颜杲卿分别起兵讨伐“安史之乱”,叛军俘虏了杲卿、季明父子,并逼杲卿投降,否则当面杀死季明。杲卿不为所动,于是季明当场被杀,不久杲卿也被处死。后来颜真卿见到泉明带回的季明头骨,在悲恸气愤的情绪中写下了这篇“抚念摧切,震悼心颜”的《祭侄稿》。

此稿前6行只用两笔,顿挫转折挥笔较慢,反映了作者处于虽然心情激动但尚能理智的情绪中。自第七行“惟尔”向后,字体越来越草,行笔越来越快,且越来越涩,悲恸的情绪逐渐向高峰发展,再到“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以后,作者的思路已不能连贯,仅5行40余字就涂改了六七处,其为悲恸的情感所驱使,几乎不能自持的创作情态,通过燥中见润,随手涂改的墨迹生动地展现在赏者眼前。

这说明了颜真卿写此稿时的唯一原则就是一任感情的倾泻,而不复较其书体是真,是行,是草,因而达到了合情即合理的艺术境界,充满了对安禄山判军的刻骨仇恨和对贤侄、亲人们的无限思念及深切哀悼。临书情肠百结,顺管奔流,遂致奇崛纵横、惊心动魄。

(二)《祭侄稿》内容艺术美赏析

《祭侄稿》本不为书法创作,重点在于作文。但从书法艺术角度看,此稿多用枯笔,多处涂改,抑扬郁屈,墨色苍茫。

1.从用笔看,疾速、急奋之线条跃然纸面,但又不失其健厚沉入,笔法圆转,力透纸背。其线的质性遒劲而舒和,与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合无间,既有金石之效果,又有篆籀之韵味。

2.从结体看,《祭侄稿》字字疏朗,显得气势雄奇,神采飞动。在体势上,大部分字左冲右突,忽正忽斜,变幻莫测,但点画集结的地方不拥挤,开阔疏朗的地方又不空泛。如“天不悔祸”四字,“天”字呈右上势,“不”字紧随其势,“悔”字上开下合,险绝至极,“祸”字右侧部件势耸,与上字紧密相连,四个字穿插呼应,敧侧相生,气势流动,显得动感十足。

3.从章法上看,开张自然,融入了书家最真实自然的情感。行气随感情起伏不断调整,笔下没有顾及到工拙,随处有圆点涂改,有时几行粘连在一起,有时因为行文的原因戛然而止,可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耿直的颜真卿感情的起伏变化。

具体讲,开头几行,字的大小变化不大,节奏缓慢,字势沉着。这是痛定思痛、悲愤郁结的沉吟。从第八行开始,随着感情的激发,字的轻重大小错综而出,字行也开始倾斜,并有大面积涂改,颜真卿愤怒之情开始涌动,到第十四行的“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时,对奸臣的义愤,对乱贼的仇恨,对亲人的哀伤,百感交集,一齐迸发于胸间,情感与法度的斗争尤为激烈,其字形、行距忽大忽小、线条时疾时涩。

为字笔笔挫衄,字字郁结,好似为血污所凝固,一字一顿,如泣如诉。后文转到对侄儿的抚念与哀悼,由行入草,并有多处改写,颜真卿仿佛进入情感的旋涡之中,笔势连绵,有如老泪滂沱,不能自已。尤其是祭文最后的“呜呼哀哉,尚飨”,颜真卿的悲愤痛心之情达到了极点,情感终于挣脱了法度的束缚,笔下几乎“书不成字”了,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