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湖南 陈思和:上海文化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文化”

2017-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文为陈思和教授在5月25日举行的"城市精神的力量"--解放日报第66届文化讲坛上的演讲.改革开放以后,上海一下子腾飞了,我觉得"卓越"两个字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

本文为陈思和教授在5月25日举行的“城市精神的力量”——解放日报第66届文化讲坛上的演讲。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一下子腾飞了,我觉得“卓越”两个字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了上海的词典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今年60岁。我这60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海生活的。

上海原来有10个行政区,现在有几个已经合并了,我在其中的6个区生活过。我的家长特别喜欢搬家。我出生在黄浦区,过渡在闸北区,读小学时在虹口区,读中学时住在杨浦区,中学毕业后在卢湾区住了10年。后来到复旦大学读书工作,又回到杨浦区,此后我的家又搬到了虹口区。我的祖母住在静安区石门二路、南京路那一块地区。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一下子腾飞了,我觉得“卓越”两个字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了上海的词典。尤其是1992年浦东开发开放以后,我们看到上海一天一个样的变化,我觉得这个时候上海人感到扬眉吐气,感到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要求。

有了这种精神要求,我们就会回过头来看以前。寻找上海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上海过去就有海纳百川的文化传统。所以,上海的怀旧是建立在开发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开发浦东,没有改革开放,上海人是不会去怀旧的。这种怀旧也是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追求卓越,它的前提就是海纳百川 我觉得追求卓越是上海人今天的骄傲,这个骄傲和赵启正先生曾经主持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他主持开发的浦东就是一个卓越的地标。 我想说说追求卓越的前提,就是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不仅仅是上海的文化特点,全世界的国际大都市几乎都有这样的特点,中国的沿海城市也是如此。海纳百川是形成一个大都市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基础,因为城市走向经济前沿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吸引周围的人进入这个城市,到那里去寻找新的人生追求。外国人也来,外地的人也来,各种人在这座城市里就会形成一种激烈的文化冲撞。

从地理的角度看,海纳百川在上海是最典型的。上海在吴淞口,前面是东海,边上是长江,内地的各种水源都融入到长江,长江又奔向东海。上海在这个口子上,就像一支箭正好搭在弓上,射向太平洋。

各种文化在上海均衡地发展、容纳、生成,没有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

海纳百川需要历史的积累。上海在开埠以前并不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开埠以后通过慢慢积累,才使四面八方的人才都涌入进来。这里我想讲两个概念,人口流动和人才聚集,这两个概念是相辅相成的。 有了人口流动才使上海这座城市盘活了。上海过去严格控制城市户口,外地人进不来。现在上海常住的非沪籍人口大概占到上海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有九百多万人。这给我们上海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力量。

听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同事说,上海现在有三百多万产业工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外地来的,两百多万建筑工人几乎全是外地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这些行业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旧上海人”也好,“新上海人”也好,大量地涌进上海这座城市以后,他不是单单一个身体进入上海的,他是带着自己家乡的文化而来,这种文化不仅在他的记忆中,也在他的生活行为和语言中,以及语言所带来的思维中。

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上海人讲上海话时的思维,和一个广东人讲广东话时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文化随着不同地方的人进入上海,使上海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上海跟北京、天津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我们说一个人是“老北京”时,就是指这个人是世世代代住在北京,他们说的是纯粹的北京话。

可是上海不一样,五湖四海的人都来这里发展,这里有相对平等的、公平的发展机会。这一点,我觉得上海和很多城市不一样,“土著”在上海是弱势群体,外来者是强势的。(全场笑)不同地方的人所带来的文化,都能在上海生根发芽,连成一片,就形成了我们的上海的文化精神。

在通俗作家里也是一样,通俗作家里名气最响的是张恨水。张恨水恰恰是北方人,因为是北方人,他的作品里就少了软绵绵的格调,大家一下子就喜欢他了,张恨水就红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张爱玲是海派作家;但她其实是河北人。(全场笑)我觉得,正因为她是北方人,所以她的文学作品里面有很多开阔的、硬气的东西,跟上海的、南方的格调不一样,大家因此认她的东西。为什么认她,而不认城隍庙里土生土长的上海作家呢?就是因为上海的文化是开放的。

上海的多元文化并不是外地的文化到了上海融合起来,就变成一种文化叫“上海文化”。我认为上海文化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干干净净的,可以放到实验室里去研究的文化,而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文化”,是来自各种文化、各种地区、各种语言的。

它们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进入上海,在上海生根发芽,在融合杂交的过程中,它们也接受别的文化,但更多还是保留了自己的文化,而且我们也认它。你讲普通话,我们也认你是上海人,你吃大蒜,我们也认。(全场笑)上海人吃大蒜的是很多的,不是只喝咖啡,大多数上海人都吃大蒜。(全场笑)

这座城市会不断地提供各种机会和可能性,让你去追求梦想

我觉得上海还有另外一种宝贵的精神,就是它可以给人提供很多的机会,它可以转化,这种转化在旧上海就有。刚才,大家在周兵导演播放的照片中看到了沙逊大厦、哈同花园,沙逊和哈同以及当时的一批犹太人,原先都是些社会底层人士,通过各种途径来到上海,最后成为了大亨。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为什么?因为这座城市会不断地提供各种机会和可能性,让你去追求梦想。

上海人对新的东西不陌生,很多新的东西来到这儿都会有发展。举个例子,王安忆在复旦大学创办了文学写作的硕士学位点,培养过一批作家。有一位是从云南来的,当时他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并不出众。可他一毕业,到作协工作后就发表了小说,一下子知名度就很高了。为什么?因为他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写的是云南的故事、家乡的故事,在上海这个地方马上就被接受了。

还有一个女孩子,是上海人。刚起步写作时,大家都觉得她和别的作家差不多。她在复旦读完硕士后到台湾去读博士。到了台湾以后,不到两三年,她的小说拿遍了台湾各种各样的奖,成为台湾一个很有名气的作家了。

这是很典型的例子,上海接纳了云南的文化,而上海的作家却到台湾成名了。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所有的人不停地往上走,会有新的东西出现。不是说上海人流行上海话,我就写两句上海话;或者上海流行咖啡馆,我就写点咖啡馆;上海喜欢小吃,我就写一点小吃。

这样写的作家可能很难出名,倒不如写一些其他地方的东西,往往会在上海突然出名。这就是上海这个地方精神的丰富性所在,它有转化能力,它有能力把一个不出名的人变得出名,把新手变成高手。

这种转化机制在上海是不是已经很成熟了,我不敢说;但我觉得上海文化精神应该有这种可能性。正是因为有这种可能性,才使各地的人才都能在这里找到机会。有的“海龟”在国外不一定能找得到好的工作,但他来到上海,就可能人尽其才了。

所以,上海要追求卓越的话,先要把海纳百川这个前提做好。只有这个前提真正做好了,才能让大家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舒畅的心情,能够大显身手,上海就会因此成为一个广阔的平台,海派文化才会真正产生卓越的贡献。如果人才都往外流,那么怎么谈得上卓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