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 揭秘诸葛孔明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何意义

2017-09-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是怎么样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是诸葛亮和蜀国将官制定的,他六出祁山是为了北伐中原,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是:诸葛亮先派赵云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是怎么样的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是诸葛亮和蜀国将官制定的,他六出祁山是为了北伐中原,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是:诸葛亮先派赵云在斜谷佯攻眉县,然后他亲自带兵向祁山方向进攻,攻占了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县。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中,第二次是经由散关的。诸葛亮趁着陆逊打败曹休的机会,带兵出散关,包围陈仓,攻城二十余天,但是并没有攻下城池。诸葛亮三出祁山的路线是:诸葛亮率军进攻武都、阴平,打败魏军后,诸葛亮留兵驻守,然后回师汉中。诸葛亮四出祁山的路线是:诸葛亮在岐山的斜谷、子午谷与司马懿对峙。司马懿知道蜀军没有多少粮食,就凭险据守,不出战。诸葛亮使用退兵的方法引诱司马懿,司马懿非常谨慎,没有中计。但是诸葛亮在回军途中用伏兵杀死了魏国名将张郃。

诸葛亮五出祁山的路线是:诸葛亮沿子午谷出祁山,然后攻击魏国的上封,司马懿率兵赶来援救。诸葛亮运用木牛运输粮食,使得蜀军在山间作战的时候可以得到粮食供应。但是由于司马懿拒战,诸葛亮没有多少收获。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是: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眉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营。但是诸葛亮由于过度操劳,在八月间去世。这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出祁山。诸葛亮死后,姜维带兵退回汉中。

揭秘诸葛孔明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何意义

诸葛孔明六出祁山是三国统治时期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后代历史学家一直对于诸葛孔明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何意义这个问题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六出祁山是诸葛孔明失败了,给蜀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也有人认为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曹魏政权的嚣张气焰,给蜀国带来了有利因素。

诸葛亮剧照

其实如果要具体分析诸葛孔明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何意义这个问题,还应该看到诸葛孔明六出祁山的主要军事动机,当时在刘备死后诸葛孔明六出祁山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击曹魏政权,使得蜀国日后统一天下的基础得到巩固,所以这样来看六出祁山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曹魏,也打击了司马家族的嚣张气焰,使得曹魏不敢再对蜀国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点上来说,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保障了蜀国的安全。

如果从国内情况来看,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为当时刘备刚死,国内政权不稳,而刘备的儿子刘禅又是一个懦弱无能的新主人,所以诸葛孔明手下有很多将军企图造反生事,这个时候诸葛孔明六出祁山进行对外大规模的军事动作,就有利于转移国内视线,把人们的目光从国内转移到国外的军事斗争,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蜀国的统治基础稳定。

其实从国外情况来看,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也收复了甘肃天水地区,在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之前,蜀国的地盘只有四川荆州益州这两个主要部分,但是诸葛孔明北伐的过程中曾经攻下天水,天水后来也成为了蜀国的合法领土,天水在古代是非常富庶的,这个地方人口众多,粮食产量也很高,所以诸葛孔明六出祁山把天水纳入自己的范围之后,大大提高了蜀国的国力。

解析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传统心目中是一位军事天才,也是一位具有超高军事素养的政治家,六出祁山对于诸葛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很多人认为六出祁山实际上是诸葛亮失败了,所以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后代历史学家争相讨论的话题。

诸葛亮剧照

之所以关心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这个问题,是因为六出祁山的结果非常迷离,很多人认为,六出祁山其实是诸葛亮失败了,因为他没有达成一开始的目标,没有消灭曹魏政权,反而为后来蜀国埋下了祸患的种子,也使得蜀后主刘禅接手国家大政时,国库已经接近空虚,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给蜀国带来了不利影响,是诸葛亮的败笔。

同时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以攻为守,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曹魏政权的嚣张气焰,因为三国后期蜀国的力量远远不如曹魏那样强大,所以曹魏当时很有可能对蜀国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攻击,然而诸葛亮六出祁山以攻为守,震慑了曹魏政权,也震慑了司马懿等人,所以在六出祁山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边境侵扰事件,从这一点上来看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对于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这个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六出祁山虽然失败了,但是打击了曹魏政权,也有人觉得,蜀国获得了天水这块富庶的地方,是诸葛亮的杰作。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

在三国时期,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这个伟大的人物是小说中的主角,是正史中重要人物,他的一生中,最出名的就是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这个事件使得这个人的军事能力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并因此成为了一代谋略家的代表。那么在历史上,究竟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诸葛亮剧照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经济原因。在经济方面,祁山这个地方的经济基础雄厚,在三国时期,这个地方人口稀少,粮食产量丰富,是提供军队粮食的主要的粮库。而且这里的水草丰茂,是天然的牧场,是战马产出地。甚至说,这里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关口,市场经济十分繁荣,所以这里是必争之地。

然后是人文因素,三国时期这里的人生性彪悍,战斗力非常强悍,东汉前这里曾经出过不少的将领,最出名的就是李信、李广等,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招揽军事人才,补充军队的兵源。

还有就是自然因素,这里是关中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从地形上分析,由于这里天然的地势,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进可以攻打魏国,退可以放心守城的军事要地。对于诸葛亮这样的军事家来讲,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宝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地方,耗费大量的兵力也要攻克的军事要地。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的原因猜测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和人文因素,经济实力强悍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粮草供应地,民风强悍可以获得大量的兵力,甚至是得到人才。

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都没成功

诸葛亮六出祁山很显然失败了,但是后来的军事理论学家和历史学家对于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都没成功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后继无人,因为战场上仅靠诸葛亮一个人的军事指挥才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更多的后继力量。

诸葛亮图片

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线总指挥无人,对于蜀汉政权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诸葛亮的统治时期,人才匮乏,没有涌现出优秀的作战将领,也没有人能接替诸葛亮的位置,虽然手底下几个将军都是比较能征善战的,但是魏延杨怡等几个人都没有太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不能够统领大局,也不能收买人心,诸葛亮对他们不是很放心。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没有成功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后来人关心的话题,很多人认为这个原因非常复杂,除了后继无人之外,还因为蜀国和魏国的客观实力差的太远。因为当时根据历史学家的估计,蜀国是三个国家中比较强盛的,但是魏国的总人口达到了500万,而蜀国的总人口还不到魏国总人口的一半,所以诸葛亮能够调动的军费和兵力也是很有限的,不能够跟曹魏政权硬碰硬,诸葛亮六出祁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客观估计到形势,以卵击石。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诸葛亮自身的主观原因,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过程中曾经下达过很多没有传达到位的军事政令,诸葛亮的治理边防措施不力,使得前线军需供给不济,往往有粮食的时候便攻打,没有粮食的时候便会招来手下人的普遍反抗,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太得人心,没有得到大部分军事将领的支持,使得六出祁山失败的种子从一开始早已种下。

揭秘诸葛亮六出祁山用了多少时间

一直以来,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后代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很多历史学家也在讨论诸葛亮六出祁山用了多少时间,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不同历史书上记载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间是不同的,如果具体要探究诸葛亮六出祁山用了多少时间这个问题,还应该了解诸葛亮第一次军事行动和第六次军事行动的起止时间。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发生于建兴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发生于建兴九年二月,一直到建兴12年二月也就是公元234年结束,从这一点上来看,诸葛亮六出祁山所耗费的时间很长,从公元28年到公元234年,一共进行了6年时间。

但是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用了多少时间这个问题不应该这么算,因为如果仅算6次战争过程的话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不完整的,因为从建兴4年开始诸葛亮就开始了军事准备行动,建兴12年虽然诸葛亮卒于五丈原,但是六出祁山并没有就此结束,他手下的大将姜维等还在一段时间内继续讨伐曹魏的政治斗争。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间可能不止6年,从建兴4年开始,也就是公元226开始,从建兴12年结束,那么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实际时间应该在10年左右,因为在诸葛亮死后杨怡、魏延、姜维几个将军也曾经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