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医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用知识管理破解中医传承的难题

2018-0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医最宝贵的资产就是存在于老中医脑中.心中的药理知识与断症经验,然而中医发展最困难的也正是如何将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中医走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但这个传承难题始

“中医最宝贵的资产就是存在于老中医脑中、心中的药理知识与断症经验,然而中医发展最困难的也正是如何将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中医走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但这个传承难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刚刚召开的第十届知识管理高峰论坛暨China MAKE颁奖典礼上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女士坦诚了中医的发展难题。

与其他来自制造业、金融业、地产业的参会企业相比,广东省中医院在本届知识管理高峰论坛上的亮相与获奖吸引了更多的关注目光。在公众的印象中,中医的所谓知识传承是传统且粗放的,只能依靠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教授的方式实现的。广东省中医院分享的“别样”知识管理案例刷新了公众对于中医行业的认知,对于未来中医的发展也有了更乐观的期许。

中医传承的“知识螺旋模型”

据杨志敏介绍,广东省中医院的知识管理体系的搭建完全建立于他们与蓝凌软件共同探讨的“知识螺旋模型”基础之上。该模型认为:中医的创新和发展是从上千万件案例研究出来的。老一辈中医通过自身学习、摸索实践以及带徒授业等方式将知识沉淀于头脑中,成为了个性化的‘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的知识又通过案例、处方研究等方式又成为集体组织知识,形成了新的‘显性知识’,通过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完成了新老中医间医术的传递,实现了中医知识的创新发展。

“在提出这套模型之前,我们一直采用内部学习 外部交流的方式来强化中医知识的传承,每年我们都会在全国邀请知名的老中医来我们这里讲课。但我们发现这种‘原始’的方式很难将中医知识系统化,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这也是促使我们要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来改革中医传授模式的原动力。

通过研究‘知识螺旋模型’我们明确了我们知识管理的两大任务——一是将千百年来的知识积累进行有效整合;二是将现有名医名家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杨志敏介绍说。

中医显性知识的整合:数据化 网络化

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典籍浩如烟海,各家经验流派纷繁复杂,加上旧时的文字表述和理解也与现代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广东省中医院知识管理的第一步走得异常艰难。

蓝凌软件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的知识管理服务商,该项目负责人在回忆起当初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的初始时期,还会忍不住感慨中医知识管理体系建立的艰难。经过多次商议碰撞,双方最终达成了多数据库模式的共识:第一个数据库是中医文献库,将目前流传下来的文献进行数据化和网络化;第二个是“以病为纲”的诊疗经验数据库,将不同派别、经验的中医对于同一病症的诊疗经验进行有效整合;第三个是医案库,让中医断症时有迹可循、有案可考。

在多数据库之上,蓝凌还为广东省中医院架设了一个跨数据库搜索平台,方便医务人员通过多重搜索确定最佳诊疗方案,从而提升整体诊疗水平。

中医传承下一步: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在杨志敏看来,做好千百年中医“显性知识”的有效整合仅仅是走完了中医传承之路的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现有名医资源,将他们的宝贵经验、知识等“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以及推动新一代中医将历时优秀经验、自身研究成果等知识进行内化。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广东省中医院携手蓝凌公司启动了三项工程,一是将院内中医的研究成果、案例报告和医生电子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和结构化联动;二是开展“名医采集”,实现网络化培训和考核;三是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与应用社区,进行知识的组织型分享。

“通过我们医院的实践,我们希望更多同行能够看到知识管理对于我们中医传承的价值,知识管理不但能够创新名医传承的方式,改变名医传承的环境,同时也会激发知识的发挥,促进知识存储,大大提高中医诊疗效果。我们要鼓励每个从事中医事业的人都要进行分享,形成学习的氛围,打破门户之见,真正通过知识管理实现中医知识的系统传播与有效传承,从而使中医学科发展做得更好”杨志敏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