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勇英语 “英语神厨”张立勇自学英语 (一)

2018-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虔诚地把清华大学的校训恭恭敬敬地贴在自己的床头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一盏明灯.我所有的生活将为此展开!我是一个农民

“我虔诚地把清华大学的校训恭恭敬敬地贴在自己的床头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一盏明灯。我所有的生活将为此展开!我是一个农民,我是一个打工者,我是北漂族中的一员,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一个清华大学的特殊的学生……其实我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赣南的一个小山村里走来,我把握了自己的命运,并生活在自己渴望和喜欢的生活之中。我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张立勇

人物档案:张立勇,29岁,生于江西赣南革命老区,清华大学十五食堂厨师,1993年高中二年级辍学外出打工。自学英语10年,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考了630分,被清华学生称为‘馒头神’,今年7月出版了描述自己奋斗历程的《英语神厨》一书,即将获得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文凭…… 八月的北京,晚上7点,天气还有些闷热,空气里没有一丝凉意。

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依然是人来人往,丝毫看不出放暑假的痕迹,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的学生们欢乐地从我身边擦身而过。

7点40分,我如约来到清华大学十食堂门口。5分钟后,一个身穿暗红色T恤衫的年轻小伙子骑着一辆黑色自行车停在了食堂门口。  “真是不好意思,我们食堂7点半下班,有些事耽搁了一下。

”张立勇满脸都是歉意的笑容,憨憨的,有些羞涩,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去额头的汗。  停好车,我们并排坐在了清华第三教学楼前广场的石凳上。  贫寒  “当初辍学原因很简单,就是想给家里盖房子,让爸爸妈妈住得好一点,让弟弟妹妹住得好一点”  张立勇出生在江西赣南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家境贫困。

“父母经常向别人借钱借米。

原来家里是点煤油灯的,我到13岁时才看到电灯。”他好像不太愿意再次回忆往日的艰辛,只是寥寥数语地提了提。  尽管家里条件这么困难,上学的时候,张立勇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高中二年级第一个学期结束后,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倔强的张立勇做出了辍学的决定。“当初辍学原因很简单,就是想给家里盖房子,让爸爸妈妈住得好一点,让弟弟妹妹住得好一点”  “还有就是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妹妹,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

”  事实上,张立勇的弟弟妹妹后来并没有如他所愿考上大学,两人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务农,直到几年前被张立勇介绍到清华饮食服务中心干活。  “现在回头看看你当时的决定,后悔么?如果当年不辍学,现在也许你自己早就大学毕业了?”我小心翼翼地问。

  “不后悔。是我没给他们做好榜样,没有劝说好他们。他们觉得我不上学对我不公平,所以他们也不上学了。

”  迷惘  “我只是在这儿打工,没有一点归属感”  1993年,张立勇带着自己的高中英语课本来到广州,先后在一家竹木工艺制品厂和一家玩具工厂打工。

在玩具厂打工的经历改变了张立勇对英语的看法,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玩具厂是台湾和美国合资的,生产的玩具也都是要出口的,包装箱上全都是外文,很多人因为看不懂常常把箱子放错了地方。张立勇凭借上学时认识的一些单词在工厂里很受其他工友崇拜。

在这里,张立勇第一次感受到了懂英语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此后,他一有空就捧着英语书。  有一次,厂里来了一批美国客人,身穿蓝西装的翻译娴熟地同他们说笑,边走边介绍,十分潇洒。

张立勇一句都没听懂,却萌生出一个念头,“要是我能同他一样该多好啊。”  在广州打工的日子张立勇并不快乐。高强度的工作量,狭小、乌烟瘴气的集体宿舍,生病找朋友借钱时遭到的冷遇,这一切让张立勇感到了心灵的迷惘和浮躁。

任广州城再繁华,亦与他无关。  “我只是在这儿打工,没有一点归属感。而且随时都有危机感,随时可能被开除。”  张立勇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就这样过下去,他比以前更加努力学习英语了,因为“这是改变我生活的唯一途径”。

  坚定  “我们要做时间的经纪人,把自己的每一分钟当作一个Bussiness来经营,把每一分钟看成一个商业项目来管理。

”  1996年6月,张立勇在叔叔的介绍下,来到了心中倾慕已久的清华大学,成为了十五食堂的一名切菜工。 清华校园里浓郁的学习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张立勇。出于对英语的兴趣,很快,张立勇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了。

刚来清华时他要上早班,早晨4点半起床,5点上班,有时候晚上学习到两三点,第二天早上因为没听到闹钟响而迟到,被领导批评。为此,他特意多买了一个闹钟,一个朋友又送了他一个闹钟,每天早上就有三个闹钟一起催他起床了。

  后来,食堂领导发现他喜欢学习,于是也不让他上早班,每天可以7点半上班了。那时起,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份“永不动摇的时间表”:  6点起床,6点15分到6点半出去跑步,6点半到7点背英语,7点到7点10分或者7点15分刷牙、洗脸,然后出发到食堂,7点30分上班;15分钟的午饭时间被他控制在8分钟以内,剩下的7分钟背英语;中午1点钟听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到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

  坚持实施这份时间表很难,除了克服自身的惰性外,还要面临很多人际交往与应酬。“我的时间很紧张,所以我的同事朋友过生日、结婚请我去喝酒,我都跟他们说NO。

在他们眼里,我可能就是一个铁公鸡,很抠,面子大,说怕我花你的钱,确实也是这样。”谈到这里,张立勇有些无奈,“时间就那么点,喝酒唱歌就不能学习英语,两者我只能选择其一。

”  也许是受学习国际贸易课程的影响,张立勇对如何利用时间竟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观点。“现在的歌星明星都有自己的经纪人,我们也要做自己时间的经纪人,把每一分钟看成一个 bussiness来管理,每一分钟看成一个商业项目来管理,最大化的发挥每一分钟的效率,efficiency。

”  坐在清华校园的石凳上,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清秀、身材瘦弱的大男孩,听着从他嘴里不断蹦出的“bussiness”、“efficiency”一连串的英语单词,一时间很难让人相信他只是个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