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妮 小甜甜变成"大讨厌"

2017-06-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管宣传人员如何鼓吹,要说所有媒体都是好媒体那绝对是一句傻子才会相信的谎话.拿流行偶像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来说,无论是在夜总会的卖力表现还是剃光头的惊人之举,

不管宣传人员如何鼓吹,要说所有媒体都是好媒体那绝对是一句傻子才会相信的谎话。拿流行偶像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来说,无论是在夜总会的卖力表现还是剃光头的惊人之举,她的每一次行动均能让媒体牺牲不少墨水,同时也“收获”人们鄙视的唾沫。就在最近,媒体已不再像往常一样抒发对小甜甜的崇拜之情,而是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导致一个又一个魅力指数民意测验纷纷登台亮相,搞得人们着实有一些应接不暇的感觉。

小甜甜变成“大讨厌”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E-Poll市场研究公司Encino致力于向公众提供有关3000多位名人的魅力指数。根据这家公司的民意调查,72%的美国人在评价2007年的小甜甜时使用了“过度暴露”这个字眼儿,相比之下,这一比例在5年前只有54%。在被调查的明星中,绝大多数人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曝光指数的上升幅度均在3%到7%之间。

更为严重的是,在E-Poll进行的调查中,小甜甜的才艺得分与5年前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只有25%的受访者将她归入“有才一族”。

布兰妮并不是唯一一个将受公众欢迎的外衣穿破的人。其他让公众产生审美疲劳的还有豪门艳女帕里斯·希尔顿、派对动物林赛·罗翰以及已故安娜·尼科尔·史密斯的情夫霍华德·斯特恩。过度曝光与荣登头版头条的准确次数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它确实影响了公众对名人的印象。E-Poll调查的15位名人所获得各项评分证明,过于熟悉发而会滋生厌恶之情。

咎由自取还是他人所致?

那么,谁又应该对公众的这种厌恶负责呢?是名人自己还是帮助他们叩响人们视听神经的媒体呢?宣传人员斯坦·罗森菲尔德表示,该受指责的应该是名人自己。“他们遭到公众的厌恶与魔术师的悲哀是类似的——你往哪里抛,球就会往哪里飞。如果你在被媒体包围的地方出现,他们一定会将目光瞄准你,对你进行报道;如果你不出现,他们也就不会那么做了。”罗森菲尔德的委托人包括乔治·克鲁尼和罗伯特·德尼罗。

《近距离接触周刊》主编理查德·斯宾塞认为,公众是否产生厌恶说到底还是要取决于这些名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没有明星充满风险因素的生活,就没有杂质的销量。斯宾塞说:“没有人想知道名人们沏了一杯茶或者做了一个香蕉松饼这种事情。人都是好奇的动物,他们需要的是新鲜感。如果问什么事情才值得媒体去曝光,不妨试试在凌晨4点的时候和一个家伙接吻。”

E-Poll首席执行官格里·菲利珀特认为,媒体只能将一个人捧上天或者撕成碎片。他表示,互联网报道明星行踪的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他们曝光频率的多与少与网络有很大关系。这样一来产生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曝光的方式能够让你的知名度指数从零一下子升至60,但公众对你的欢迎指数也可能从60一下子跌至零。”

是好事也是坏事

菲利珀特引用被《美国偶像》遗弃的辛扎雅·马拉卡作为一个实例。在E-Poll的过度曝光指数排行榜中,辛扎雅位列第11位。E-Poll的调查是在2006年秋初开始的,当时公众对这个实力欠佳的歌手以及他古里古怪的发型还是一无所知。但大约7个月之后,这位善于走极端的选手便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大名频频出现在各种杂质和博客之上,甚至受邀出席白宫记者的晚宴。

《有名望的吸毒者:隐藏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嗜好背后的事实》一书作者贾克·哈尔佩恩说,对于一些像汤姆·克鲁斯或林赛·罗翰那样一心想被人尊为艺术家的明星来说,马拉卡获得的这种优待可能成为他们事业发展的一个岔道口。但对于其他人而言——比如说马拉卡,这种过度曝光可能不会成为一件坏事。

哈尔佩恩表示,对于名人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失去了曝光度就等于失去的名人的头衔。他解释说:“你只有在与流行文化对话的过程中才能成为一个明星。”如果希望在放下手头工作——不去拍电影或者专辑——的同时继续保持这种对话,你就被迫依靠曝光度。

源于生存本能

在E-Poll进行的过度曝光排行榜中,布兰妮的前夫凯文·费德林跻身季军宝座,他可以说是另一个能够说明问题的例子。费德林的首张专辑《玩火》遭到乐评人的蔑视,销量也是少得可怜。但音乐事业的败北却没能消除他想要腾飞的野心。费德林最终靠着惊人的曝光频率,成为小报“追捧”的对象,并以此保住其明星的地位。他最近的惊人之举当属以一名AXE体用喷雾香水代言人的身份演奏爵士乐。

《美国周刊》主编贾尼斯·米恩在提到明星需要关注度的问题时说:“对于一些确定的名人来说,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生存的本能。在淡出媒体视线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渴望寻回失去的东西,这种渴望甚至可以说到了饥渴的程度。”

才华乃第一杀手锏

然而,失去之后再想获得公众和媒体的青睐是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按照菲利珀特的看法,应该只是小菜一碟。他说:“在这个国家,我们喜欢把人捧上天,然后让他重重地摔在地上,而后再一次把他捧上天。”

但《明星文化》一书作者埃利斯·卡什摩尔指出,对于一些人来说,上演回归之举远要比其他人容易的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才华”二字。没有才华这把利剑,明星想轻易重回大众视线不得不受人质疑。

卡什摩尔说,从另一方面来说,类似布兰妮这样的明星可以利用她的歌声和舞姿打造自己的支持者阵营。最初帮助她崛起的东西也可以帮助她实现回归,说到底还是需要“才华”。此外,罗森菲尔德也建议布兰妮尽快脱离过度曝光军团。他说:“如果不选择离开,我们又怎么会怀念你?还是尽快离开吧。”(杨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