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军微画廊 武建军(画家武建军)

2017-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8年武建军报考了我在国家画院的高研班,在生活学习数年后,由衷地认识了武建军是一个爱画画.会学画.重感情.有抱负难得的一位画坛奇才.武建军没有太高的正式专业

2008年武建军报考了我在国家画院的高研班,在生活学习数年后,由衷地认识了武建军是一个爱画画、会学画、重感情、有抱负难得的一位画坛奇才。

武建军没有太高的正式专业文凭,所以他画画无包袱,少框框;他也无具体长期地师从某位老师,包括跟我一起学习,我也根据对他的观察和思考,希望他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按自己的基础和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而我的创作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具体技法,可取于已有用的用之,无用甚至会阻碍发展者而弃之,几年来,武建军的长足进步,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对的。

武建军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企业家和画家,或者说以经济建设来促进精神追求。据我所知和听说,他搞点房地产、养鱼种果,也办了“国瓷馆”,还准备建美术馆等,他奇就奇在分心有法,分身有术,做人做事深思熟虑,成功率极高。

他几乎每天都能有时间写字,画画,特别还能认真读书,所以看他的画,能看到他的缜密思考和书卷气,当然下大功夫就能体显出功力和厚度。他用笔、用墨、用色的简洁厚拙也是时间不够反而得出痛快的好效果。我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除了画画和讲课之外,在一起喝酒、饮茶、聊天的机会也很多,海阔天空、推心置腹,不谈哲学,时现哲理;不讲画理,只聊做人,对大家都有促进。

韩墨对武建军的艺评:“玩”出来的艺术

说实话,我一直都把艺术看成很严肃的事情,从来不敢说“玩”。山水画家武建军就不同,他的确是在“玩”,玩得轻松自在,却也玩得有品味,有情调。那种状态,也时常让人心生羡慕。

给武建军找个准确的定位不容易。他做了不少产业,但你说他是企业家,他却时常混迹在艺术圈。你说他是艺术家,他看起来没把艺术当正事。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艺术,他似乎都是在“玩”。这几年他把房山区的清帝“行宫”做成了“国瓷会馆”,画画、烧瓷,经常唱和于前来雅聚画瓷的文人墨客之间,更是玩得不亦乐乎。每每看着他的光脑袋和他朴素的装扮,我就不由想起老北京的“爷”。

每次在他的“国瓷会馆”小聚,我总是要盯着餐厅里悬挂的一幅山水画端详一番。那是建军的随性之作:四尺对开的横幅装不下胸中丘壑,峰峦叠嶂冲开纸边绵延而出。大大小小的方折结构,冲突着,延展着,叠压着,却最终被一排外形齐整的远峰所统摄,归于内敛和沉实。

是夕阳西下吗?是时至深秋吗?管他呢!就那么单纯的玫红点厾披染上去,散散落落,似无理,却有趣。这些单纯的元素,想来勾勾画画不过是大半个小时的光景,却袒露无疑地展现出武建军的那个“我”。

之所以对着一幅画唠叨这么多,实在是因为我感受到的武建军“玩”艺术的状态,几乎是从这张画开始的。而且最近看到他的一批新作,也是从这个理路生发出来的,纯粹用线条表达,积线成面,错落有致,不温不火,散淡冲和,端的见情见性,好一派洒脱自在的气象。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句话放在武建军的身上并不准确。因为他画画从不循规蹈矩,时常出人意料。你很难通过一张画或几张画给他定义一种风格、一个面貌,乃至一贯的追求。看他的《圣境》、《心中丘壑》等这一类作品,就很难把他和此前谈到的画风联系起来。

很难想到,他也能画得如此苍郁氤氲,如此元气淋漓。看得出,他能豪情所至纵情挥洒,也能静下心来娓娓铺叙。所谓侠骨柔情,在他的画中便体会得到。在这些作品中,线条的劲朗退让给了质朴、敦厚,在浓墨淡墨的反复皴染点厾过程中,笔轨墨迹浑然一体,形象体面若隐若现,节奏与韵律起伏跌宕,自然丘壑化为胸中逸气倾泻于笔端。

想到黄宾虹吗?想到李可染吗?可能想到了,但是他又避开了。“康庄大道”上从来都是熙熙攘攘,但是他天性喜欢走小道,喜欢走独木桥——他喜欢一个人的风景。

他时而玩玩平面化的趣味,时而试试散点透视,时而要干裂秋风,时而要润含春雨,非要走到“四不像”方才罢手。谁都不像了,才是自己。这看起来像是歪理,谁又能说不是个性呢。

既然是”玩”,就没有框框,就更放得开。既然是玩,就要玩得“贴心”,玩得见情见性。建军作画是由着心性来的,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样态。建军也曾一度钟情于“圆”。是圆润的线条,虬曲的形态。还是山水画,行笔较快,大大小小的不规则的块面铺陈于画面,线条婉转顿挫,笔端枯润并济,既有“粗枝大叶”的铺排,也有漫不经心的“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猜想那种过程他是很享受的,能让人联想到琴师抚琴,十指翻舞,起起落落,有疾风骤雨,也有日暖风和。他不要晦涩,也不要“强说愁”,阳光就是阳光,磊落就是磊落。愁肠百转的南宋遗风他没有,孤高傲世的遗老情怀他没有,他要的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要的是自自然然,自然而然。

中国画讲究下苦功夫,李可染先生讲“废纸三千”。建军有没有废纸三千我不知道,但是看他线条的丰富多端,水墨的张弛有度,乃至气机的流转、恰如其分的节制,便知道如果没有下过一番苦功夫,是绝不可能随随便便“玩”出来的。笔墨寄情,笔墨言志。只有对笔墨具备一定的驾驭能力,对点画痕迹了然于胸,才可能寄情言志,这一点建军做到了。

建军也读书,也修佛,但是不挂在嘴上,不露在表面,这从他的画中找得到。他的画长于畅情的书写,却懂得节奏的把控和适度的节制;他能止于疏朗简约,也能步步为营内向深入;他开笔往往粗头乱服,却能终归安静文雅。所谓“文质而后彬彬”,能够在随心所欲的状态“玩”出这种味道,仔细体会体会,还是他的内在修养使然。

千年笔墨,法度森严。时下中国画坛“回归传统”之类声音振聋发聩二十年之久,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弥漫,不少场合都回荡着先生们的耳提面命和谆谆教导。多少年轻后学埋头苦修经年,废纸等身,却茫茫然找不到一笔是自己。在这种背景下建军能“玩”出来自我,确实不易。

因为没有这种负累,所以才玩得开心,玩得有趣,玩出了山水画的新感觉。说破天,艺术终究还是要表达自我的,王维、苏式他们拿起笔来画画的初衷,也不过是要试着用画写写诗,靠笔墨抒发抒发人生况味。当代之人应写当代情怀,依我看建军“玩”的就是这个。

李宝林对武建军的艺评:性情中人画性情中画

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历练是必不可少的积淀。尤其对于画中国画来说,画到深处便是人格、修养和境界。武建军在他的同辈人当中,其历练之丰富的确算是少有的了。

他做过很多事情,早年也从事过很多商业活动。但他骨子里一直喜欢书法与绘画,所以,后来他把商业与绘画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艺术与生活更紧密地融为了一体。比如他搞了一个国瓷会馆,经常邀请名家往来画瓷,最近他又在筹建美术馆及文化会馆群落,精心精心营造新的艺术空间,为美术界服务的同时,他也把自己的人生方向调整到了艺术的轨道,逐渐回归到了绘画。

在他过去十分繁忙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一片净土,那就是画画。画画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从商还是做其他事情,也都没有忘记画画。

他跟画家们关系很密切,也有很多朋友,他的艺术之路也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逐渐走出来的。后来他正式拜了黄格胜和我为师,从而使自己的绘画逐渐从业余转向了专业,从爱好逐渐转向了严谨的学习与研究。

他是个性情中人,身上充满义气与豪气,所以他的画跟他的人一样,也是画性情中画,放笔直取,不计工拙,正所谓画如其人。他对画,并不是采取功利的态度,完全出于自己的感情、爱好和兴趣。他在绘画上悟性很好,也研究过不少著名画家的经典作品,所以他眼界较高,画起画来看似信笔拈来,逸笔草草,但是却充满了意趣,充满了生机活力。

虽然是率性而为,但不失格调,出手不凡。最近,他经常拿些新作给我看,画得越来越有感觉,笔墨线条厚实,潇洒自如,更加有了法度,画面的结构、节奏更加严谨。

他的画不追风,不追求表面效果,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感受。作为一位画家,能表达真性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建军是性情中人画性情中画,这是最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