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惠的后人 五夫人原来是袁祟焕的后人

2018-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五夫人寿懿是张作霖唯一的满族夫人,她的祖先究竟是谁,是否也是八旗将士的一员?寿懿又叫王雅君,她到底姓王.姓寿还是另有所姓?张作霖手握东北大权,寿夫人家族是否会因

五夫人寿懿是张作霖唯一的满族夫人,她的祖先究竟是谁,是否也是八旗将士的一员?寿懿又叫王雅君,她到底姓王、姓寿还是另有所姓?张作霖手握东北大权,寿夫人家族是否会因此得势?很少有人关注张作霖的内兄内弟,难道他们之中就没有出类拔萃之人?本文将为您一一道破谜底。

寿夫人是大帅府中的"二把手"

在张作霖的六位夫人中,五夫人寿懿最受张作霖宠爱,张作霖在帅府中专门为她修建了小楼,还在沈阳另外两个地方为她置建别墅。寿夫人容貌姣美、精明干练,属于智慧型女子,处理事情周到圆满,深得张作霖赏识,是帅府实际上的内务总管。张作霖被炸受伤后就是抬到寿夫人居住的小楼里离开人世的。

寿夫人很善于协调和其他夫人的关系,和各位夫人相处融洽,对下人也十分宽容,在帅府里上上下下口碑都很好。一天,寿夫人吃的素菜里夹进了一块牛肚,她没有责怪厨师,而是平静地说:"你们干活要留点神,今天我吃素,这菜里的肉不让我看见就好了。"这时恰逢张作霖从外面进来用餐,寿夫人见此情景连忙示意大伙散去,以免厨师被张作霖责怪。

一次,张作霖带着寿夫人到部队巡视,官兵列队欢迎。寿夫人抓住机会,即兴发挥,讲了几句张作霖爱兵如子之类的话,言简意赅,极为得体。说完还给官兵以赏赐,赢得了官兵们的热烈掌声。张作霖对五夫人的举动看在眼里,心里异常满意。

从此,凡有应酬场合需要携夫人出席时,张作霖都要带上寿夫人,张作霖会见外宾时,也要寿夫人作陪。寿夫人为张作霖生下学森、学浚、学英、学铨四个儿子。张作霖去世时,寿夫人只有30岁,她为夫守节,终身未再嫁。 "九一八"事变后,寿夫人移居天津。 1948年底,寿夫人去了台湾,1966年在台北病逝。

寿夫人原名寿懿,嫁给张作霖之后,随夫姓改为张寿懿。寿懿比张作霖小23岁,之所以经常被人们称为寿夫人,是因为外界很多人以为她姓寿。寿夫人还有一个别名叫王雅君,那是因为寿懿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姓王,她也就因此取了个清新文雅的名字。寿懿是张作霖唯一的满族夫人,属汉军正白旗,很显然,祖先是因为战功而加入旗籍的。寿懿的父亲名叫寿山,叔叔叫永山,爷爷叫富明阿。可见,寿懿的"寿"并不是她的家族本姓。

那么,聪颖贤慧的寿夫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家庭出身和复杂身世?她的家族本姓到底是什么,祖先又是谁呢?

寿夫人不姓寿,大明督师袁崇焕的九世孙女

提起袁崇焕,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位率兵守卫宁远城打败努尔哈赤的明朝将领。袁崇焕官至兵部尚书、蓟辽督师,曾是明朝在山海关外的最高军事首长。他心系社稷安危,率部坚守关、宁、锦防线,让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帝王都无法突破辽西走廊进逼山海关,延缓了明朝的灭亡时间,最终却冤死于皇太极制造的"反间计",被崇祯皇帝以"通敌罪"凌迟处死。

袁崇焕是拼死抗击八旗兵的英雄,他的后代却成为八旗兵的一员而为清朝拼死效力,这会让很多读史者都会感到惊讶。武侠小说名家金庸先生怀着对袁崇焕的敬意,在小说《碧血剑》里虚构了袁崇焕"儿子"袁承志为父报仇的故事。

其实,袁崇焕生前并没有留下子嗣,他的遗腹子也不叫袁承志,更没有为父亲报仇而练就武艺。历史就是这么有趣,袁崇焕的后代竟成了满族的一员,而且有三位还成为清军的名将,其中袁崇焕第八世孙袁寿山就是张作霖五夫人寿懿的生身父亲!

如此说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寿夫人是袁崇焕的九世孙女,她原本应该姓袁,她的祖先不但不是满族人,还是抗击努尔哈赤的明朝忠臣。

1783年,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以官方的形式承认,袁崇焕死于皇太极施加的计谋,其实袁督师并没有"通敌叛国"之罪。乾隆派人寻找袁崇焕的后裔,试图从官职或赏赐上给以一些慰藉,结果只找到了一个袁崇焕堂弟的后人。

袁崇焕死时46岁,由于长年镇守边关、征战在外,他生前并没有留下后代。康熙年间《广东通志》也记载:"(崇焕)没之日,无子。"可见,乾隆年间袁崇焕家乡的地方官寻找崇焕后代不得,是受了一些文字记载的误导。

袁崇焕是清朝开国皇帝的克星,努尔哈赤一生,"攻无不克,战无不捷,独宁远一城未下",而坚守宁远城(今兴城古城)给努尔哈赤以重创的,就是这位说着广东话的袁崇焕。这样说来,袁的后代即使存活人间,在清初那种高压气氛下也是不敢将身份公之于众的。直到乾隆过世的半个世纪以后,袁崇焕后代之谜才得以解开。这背后还有一个类似小说情节的真实故事。

袁崇焕遇难后,他的小妾生下一个遗腹子,取名袁文弼。由于担心亲属受到株连,小妾就把袁文弼藏匿民间。袁文弼成年后,参军入伍,因为有军功,被编入汉军正白旗,驻防宁古塔(今吉林宁安)。也许在袁文弼母亲看来,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让儿子参加清军并隐瞒身世,就无人再知晓袁崇焕后代的真实情况了。因此说,最先动机隐瞒寿夫人祖先身世的,就是这位袁崇焕的小妾。

就这样,袁崇焕的这支血脉得以延续,尽管他们身穿清军的服装,驻防在边疆宁古塔,却一代一代地守护着家族的隐秘,不让外界知道他们的祖先是谁。直到咸丰年间,袁崇焕的六世孙、寿夫人的爷爷富明阿将家族的谜底揭开。

富明阿本名袁世福,从军后改满族名为富明阿,由于作战有功,逐步被提拔为副都统、江宁将军、吉林将军。当时已近晚清,袁崇焕早已被写入正史,富明阿于是也不再顾忌谈及祖先。在江苏任职时,富明阿因为工作关系结识了一个叫陈国泰的广东人,当他得知陈国泰来自袁崇焕祖籍地东莞的邻县新安时,特意打听袁崇焕祖坟的情况,还委托陈国泰代为祭扫。

面对陈国泰的疑惑,富明阿直言不讳地说:"我是袁督师的六世孙,你替我祭扫祖坟,我们就像兄弟一样,回去嘱咐乡亲们好好保护袁家祖坟!"

于是,袁崇焕后裔重现人间的消息不胫而走,由于时隔袁崇焕抗击八旗兵的年代过于遥远,清廷也没有人追究袁崇焕后代隐瞒身世的"欺君之罪",富明阿也没有因为祖先的原因而受到什么弹劾和处分,仍然受到重用。光绪年间重修《吉林通志》时就明晃晃地把富明阿的崇焕后裔身份写了进去。民国年间编撰的《清史稿》也明确记载:"富明阿,袁氏,明兵部尚书崇焕裔孙。"

富明阿有二个儿子,分别取名寿山、永山,其实他们都姓袁,只不过按照清朝官员的习惯,做官后将姓氏隐去不提。清朝末年,由于满族姓氏冗长难记,满族人改汉姓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满族官员子女就以父亲名字的首字作为姓氏,寿懿就取父亲寿山的"寿"字为姓。因此说,寿懿本不姓寿,她的祖先也不是满族人,张作霖的五夫人是一代名将袁崇焕的九世孙女。

寿山的死颇具传奇色彩

寿夫人在皇姑屯事件后临危不惧,为确保张学良安全返回奉天,她强忍悲痛,对外隐瞒张作霖的死讯,给日本人制造假像。许多年来,来过大帅府的人们每逢听到这个故事,都不禁钦佩寿夫人的智慧。寿夫人出生在一个英雄世家,她的胆略过人,可以说是继承了袁家的遗传基因。

史料记载,寿夫人的爷爷富明阿骁勇善战,是清军的一员悍将,一次在作战中身中十二处刀伤仍不下战场。寿夫人的叔叔永山,曾经担任清军四品衔马队统领,甲午战争爆发后主动请缨杀敌,在凤凰城战斗中,他在左臂和头部负伤的情况下仍然击毙日本兵数人,不幸又前胸中弹伤重而死,临终前仍嘱咐部下辅助哥哥寿山为国效忠。寿夫人的叔叔牺牲时年仅27​​岁。

寿夫人的父亲寿山将军同样是一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甲午战争爆发时,寿山正在北京任职,闻知消息,他单骑奔赴辽东参战。在与日军激战中,子弹从寿山的右腹射入,左臀穿出,寿山面不改色继续迎敌,且越战越勇。此战寿山所率部队伤亡殆尽。

战斗结束后,身负重伤的寿山趴在马背上,被战马驮行30里才返回大营。将领们看到"血缕缕盈衣裤"的寿山时,肃然起敬,纷纷称赞寿山是铁血男儿。寿山的上级依克唐阿评价他是"谋勇兼优,不可多得"之才。

有这样的英雄父亲,我们就不难理解寿夫人为何能在皇姑屯事件后的混乱局面中大义凛然。寿夫人出生于1898年,在她不满三岁的时候,父亲就为国捐躯了,她虽然没能亲身体会到父亲的言传身教,但父亲的气节和风骨却通过母亲的讲述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甲午战争中立下的功勋,使寿山很快就被提升为清军统领。 1898年,清廷提升寿山为开封府知府,这本是一个能享受安逸的文官,然而寿山却主动要求继续报效疆场,不久被提升为黑龙江副都统。沙俄觊觎黑龙江省土地已久,寿山上任后,致力巩固边防,扩充、编练军队,还经常教育属下不要忘记甲午之战失败的教训。昔日战争中所受的重伤,时常折磨着寿山的身体,即使如此,他每天仍然劳累到半夜才能休息。

1900年,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继爆发。沙俄趁火打劫,借口保护沙俄修筑的东清铁路铁轨,企图入侵瑷珲而后经齐齐哈尔进兵哈尔滨。这时,寿山刚刚被提升为黑龙江将军不久,身为一方的封疆大吏,他正气凛然地拒绝了沙俄军队"借道通过"的过境请求,下令由清军负责保护铁路、安抚难民。

不久,沙俄不宣而战,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因敌我兵力悬殊,俄军很快攻陷哈尔滨。寿山一面电告吉林将军长顺前来增援,一面组织部队在义和团配合下反攻哈尔滨。

结果,吉林的清军按兵不动,黑龙江东路的清军也频繁贻误战机,而沙俄则不断增兵,最后兵力达到了十几万人。寿山率部反攻哈尔滨没能成功,瑷珲城也告失守,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岌岌可危。

此时,齐齐哈尔只剩下不到五个营的守军。寿山怀着与先祖袁崇焕一样的气魄,誓与所守卫的齐齐哈尔城共存亡。他拒绝了沙俄的诱降,抱定"军覆则死"的信念,写好遗书准备自杀殉国。

寿山的死颇有传奇色彩。也许是老天认为这样一位忠勇武将命不该绝。起初,他暗自吞食鸦片,被部下发现后施救。接着,寿山试图"吞金而亡",一连吞下了三个金戒指,却也没有死成。

这时,俄军已经逼近齐齐哈尔城,寿山深感失地之辱,只想快点为国殉忠。他穿戴整齐地躺在准备好的棺材里,对在身边的儿子袁庆恩说:"吞金死得慢,你赶紧冲我身上打两枪。"袁庆恩对自己的父亲哪里忍心下手。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袁庆恩扑通一声给寿山的卫士于忠祥跪倒在地,恳求于忠祥开枪成全父亲的心愿。

于忠祥跟随寿山多年,他用发抖的手举枪向棺材射击,不想第一枪打偏了,打中寿山小腹,第二枪打在了寿山的胸部,都没有致命。这时,躺在棺材里的寿山忍着剧痛命令卫士继续开枪,于忠祥无奈又补了一枪,寿山才悲壮地死去,时年41岁。

寿山死后不久,俄军就攻入城内。看到寿山的棺材,沙俄军官想开棺检验寿山是否真的死了,寿山的幕僚程德全通过翻译说:"将军临死时遗言至死不见俄国人,死后也不能见你们。"沙俄军官一听,就没有打开寿山的棺材。后来寿山的灵柩被运送到杜尔伯特旗安葬。

寿山殉国后,沙俄军队进驻将军府。程德全不忍心看到英烈的亲属无家可归,出资在齐齐哈尔北五道街购买了十几间房屋,安置了寿山的遗孀、儿女等亲属。不满三岁的寿懿也随着母亲搬到这里居住。后来随着程德全官职的提升,对寿山亲属的抚恤标准也越来越高,袁家的宅子也不断扩充规模,连房前的胡同都因此得名"袁家胡同"。

张作霖对寿山将军的事迹早有耳闻,没想到的是在寿山殉国十几年后娶了他最小的女儿。对这位从未见过面的岳父大人,张作霖深深钦佩其民族气节,他的拜把兄弟、黑龙江督军吴俊升看到了这一点,1926年亲自主持在齐齐哈尔为寿山建了一座"寿公祠"以示纪念,至今该祠堂仍然存在,已成为齐齐哈尔市著名的人文景点。

寿山20岁时与杜尔伯特旗蒙古贝子的长女成亲,婚后育有两子一女。驻军黑龙江时,寿山娶沈阳女子王氏为侧室,王氏就是寿夫人的母亲。寿山死后,王氏母女在袁家备受歧视,王氏遂携女儿回沈阳老家居住,还为女儿改名叫王雅君。

这也就是寿懿一度随母姓的原因。可别小看这位王氏夫人,据任启寰《张作霖被炸见闻》记述:张作霖去世时,寿夫人当场悲痛得号啕大哭,母亲王氏夫人马上劝止说:"这是什么时候,不要因小节,坏大事!"于是寿夫人止住悲痛,开始了对外秘不发丧的准备。

寿懿虽身为将军之女,但只是继承了其父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格,并没有沾染富家小姐的骄躁之气。从小寿懿没有受过娇生惯养,相反却历尽贫寒的磨练,造就了她同情下层人民疾苦的品格,这也是她被张作霖所欣赏的原因之一。

袁庆恩:不愿借光的"大舅哥"

1982年的一天,齐齐哈尔市袁家胡同的一座清末修建的老宅子里,居民在糊纸棚时扯掉了原来糊了多层的旧棚底子,这时,从吊棚的木条上方掉下来一件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卷得很紧的一轴纸卷。打开纸卷,房屋的现任主人被上面布满的文字和盖着的朱红"大总统印"惊呆了,马上猜测这可能是民国年间留下来的历史文物,随即就报了警。

建华公安分局东五派出所的民警们请来市文物管理站的文物专家傅惟光,请他来对这件文字有些难懂的民国纸卷进行鉴定。

傅惟光发现,卷轴是由精制锦绫装裱,绫子织有暗龙锦纹图案,由右起至左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类似的卷轴,解放后的齐齐哈尔地区还没有发现过。从卷轴的质地判断,他原先的拥有者应该有尊贵的地位。

很快,文物专家破译了这件卷轴上面书写的文字内容。原来,这件从老房子棚顶不经意掉落下来的卷轴,竟是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给袁庆恩的袭职文告。 1913年8月,袁世凯有感于寿山将军壮烈殉国的英勇事迹,下令他的儿子袁庆恩承袭先前寿山死后被追授的"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爵位。

卷轴的形状看上去很像过去的圣旨,是因为袁世凯老想像过去的皇帝那样发号施令。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后,还仿效清朝的官爵名称给张作霖封了个"二等子爵"。

袁世凯许给的空头封爵并没有给袁庆恩带来什么实惠。倒是后来黑龙江督军吴俊升提拔袁庆恩为少将旅长,让他成了领兵一方的将领。吴俊升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袁庆恩发迹之时,同父异母的妹妹早已是张作霖的五夫人,从这点上说,袁庆恩的得势与张作霖不无关系。张作霖一生娶了六房夫人,然而内兄内弟在军政界有权有势者,仅袁庆恩一人。

袁庆恩出生于1885年,自幼成长在将门,父亲寿山遇难时,他年仅15岁。父亲死后,袁庆恩作为英烈后代,受到朝廷的抚恤。 1905年,寿山将军的老部下程德全出任黑龙江将军,为了报答寿山的提携之恩,推荐袁庆恩出任郑家屯垦荒局总办,20岁的袁庆恩即步入政界。

从袁庆恩的人生轨迹上看,他早年的仕途与张作霖毫无关联。民国初年,黑龙江省省长朱庆澜敬仰寿山为国牺牲的气节,派人找到袁庆恩,让他回齐齐哈尔的军队里任职,当了一名团长。而此时,张作霖还是身在奉天的陆军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这对未来的郎舅虽然没什么接触,但地位还不至于悬殊。

然而几年的时间里,张作霖地位猛增,跃升为东三省的顶尖人物,袁庆恩却仍然是驻守齐齐哈尔嫩江桥的一名团长。直至1921年吴俊升主政黑龙江以后,知道袁庆恩是张大帅五夫人的同父异母兄长,这样的人情谁不会做?正好当时黑龙江省军队扩编,遂委任袁庆恩为少将旅长。

袁庆恩行事低调,在奉系将领中,他是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物。在齐齐哈尔,袁庆恩被百姓称呼为"袁旅长",但他却没有因为妹妹嫁给张作霖而飞扬跋扈。遍览奉系的战史,也看不到袁庆恩有什么战功,他只是一心一意率兵驻守齐齐哈尔,守卫着父亲生前钟爱的土地。

寿夫人是寿山将军侧室所生,自幼随母亲在奉天生活,和远在黑龙江的异母哥哥袁庆恩比较疏远。即使是张作霖在世时,郎舅之间"走动"也并不多。但亲戚毕竟是亲戚,同为寿山子女的血缘关系是谁也割舍不了的。张作霖被炸身亡后,继吴俊升出任黑龙江督军的万福麟派袁庆恩回奉天祭奠妹夫张作霖。

在妹夫灵前,身穿少将军服的袁庆恩痛哭流涕,发誓要为妹夫报仇雪恨。张学良看到异母舅舅袁庆恩此举,很是感动,劝他留在奉天任职,并为他准备了公馆。 7月19日,东北保安委员会成立,袁庆恩名列17名委员之中,排名比老上级、黑龙江督军万福麟还靠前。

东北易帜后,袁庆恩留在沈阳,担任东北政务委员会蒙旗处处长,主管东北的蒙古族地区事宜。然而池鱼思故渊,在沈阳居住快一年后,袁庆恩还是想念黑龙江的生活,于是张学良又派他回黑龙江担任省政府委员、实业厅厅长直至"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袁庆恩与寿夫人失去了联系。由于身在齐齐哈尔,他与张学良的联系也割断了。但他一直关注张学良的消息,有时还为自己不能亲自抗日杀敌而叹息。伪满时期,袁庆恩深居简出,不愿为日本人做事。昔日在东北保安委员会共事的张景惠出任伪满国务总理大臣后,几次派人拉拢拜把兄弟张作霖的大舅哥袁庆恩,都遭到袁的拒绝。

袁庆恩和父亲寿山以及九世祖袁崇焕一样,保持了民族气节。 1947年,袁庆恩在齐齐哈尔袁家胡同自家的宅子里病逝,终年62岁。

袁庆恩一生娶了四位夫人,却没有生育一个子女。他的同母弟弟袁庆祺活了27岁,生前有两个妻子却也没有子女。除了寿夫人之外,寿山还有一个女儿,早年因患神经病死于吉林。寿夫人的这三个哥哥姐姐都没有留下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