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2017-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诗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出名的诗人.辞赋家,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在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坛上,陶渊明仍然占着重要的地位.

诗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出名的诗人、辞赋家,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在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坛上,陶渊明仍然占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在文坛上素有盛誉的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呢?

陶渊明画像

后人们一般认为,陶渊明有着中国传统隐士安贫乐道的精神,不慕虚荣,不为五斗米折腰。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是世所皆知的。那是陶渊明第一次做彭泽县令,也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为官。陶渊明虽然为官多年,但是职位却一直得不到比较大的调升,这和他刚正不阿,不肯趋炎附势的为人有关。而这最后一次辞官的原由,也正是出于他的正直。那是一个狐假虎威的督邮,没什么实际权力,也没什么当官的能力,但是却能在太守耳边说些有的没的好的坏的,经常一个官员的前途命运都掌握在他的那张嘴上。

这个督邮被派到了陶渊明的彭泽县上,一到彭泽,便要求陶渊明县令去接见他这位太守身边的红人。陶渊明深知这个督邮有副怎么样的嘴脸,本来是想忍耐忍耐便算了,正打算去接见这个傲慢粗俗的人。谁知县吏拦住了陶渊明,告诉他要是不穿得盛重点,这个人肯定要在太守耳边说坏话。陶渊明忍无可忍,一想到如今的朝堂之上都是这般鸡鸣狗盗之徒,对为官之路失望到了极致,便留下授印罢官而去,做他的田园神仙,也不想在官场中受气。

揭秘陶渊明性格特点是什么

不论是从陶渊明的出仕归隐,还是平常生活中的饮酒赋诗,从他一生的生平事迹中就可以看出陶渊明的真性情。从陶渊明创作的那些独具特色的田园诗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坦率性格、旷达的胸襟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喜爱。

陶渊明画像

从小陶渊明就受到儒家的教育与道家思想的熏陶,因此年轻时期陶渊明颇有一番济世之志,渴望建功立业,然而在黑暗的官场中沉浮十余年,本性真淳的陶渊明并不喜欢那般充满利益黑暗的生活,甚至在最后一次出仕中发生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谈,最后作出了辞官隐退,回归自然田园的决定。从中就能看出陶渊明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追求身心纯真朴实的本性。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从他的那些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的农村田园生活过得相当惬意满足,虽然仍有着不能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不满与苦闷,但总体来说还是对田园生活非常称心满意的。从那段时间中陶渊明所创作的《杂诗》、《饮酒诗》等都可以看出陶渊明听任自然,开朗豁达的乐观性格。陶渊明为人非常真挚友善,相当重感情,从他的《归去来兮辞序》、《命子》、《移居》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家人、好友、邻人深厚真挚的感情。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性格。陶渊明嗜酒的事情世人皆知,他也曾作过不少关于饮酒的诗歌,更何况还有这酒醉后诗兴大发而作的十二首《饮酒诗》闻名于世。与常人不同,陶渊明饮酒只是一种闲情,并且深知从饮酒中能够得到的乐趣。此外,陶渊明还是一个爱菊之人,从他对菊的挚爱中可以看出他恬静,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性格。

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高尚品格

陶渊明有着很多文人士大夫向往的高尚品质,他拥有淡泊名利,坚持本心,不愿与世俗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他还相当自尊自爱,安贫乐道,拥有常人难有的平静自然的心境。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由于年少时期受到家庭和儒家教育的影响和熏陶,陶渊明很早就拥有济世之志,期望建功立业,在仕途上有所大作为,能够为国家为百姓干出一番实事。然而在他们那个时代,政治官场相当黑暗,官场上的要职都被贵族所垄断,背景不够雄厚的寒门之人只会遭到贵族们的压迫,因此陶渊明即使身负济世的远大志向,但是却无法得以施展。不仅如此,陶渊明身在官场就避免不了与那些官场上的人物应酬,这些使本性正直、向往自然闲适生活的陶渊明非常难以忍受,因此,最终他作出了辞官回归田园的选择。从中就能看出陶渊明身上不慕功名利禄,坚持本心,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辞官归隐田园后,陶渊明在诗文方面大放光彩,他借助诗歌抒发自己胸中的情感,倾诉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所著诗歌无一不是佳作。而从他的那些诗作中,不论是饮酒诗,还是咏怀诗,亦或是田园诗,都可以看出陶渊明对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好,以及他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高尚人格。

总的来说,陶渊明身上有着许多值得世人学习的高尚品格,不仅是后世文人学者学习的目标,也是平凡人学习的榜样。

饮酒陶渊明赏析

《饮酒》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之手,它并不只是一首诗,而是一组五言古诗,共有二十首。这二十首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那时陶渊明常常在喝醉酒后诗兴大发,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第二日清醒后就将前一日所写的诗加以修改,因此得到了《饮酒》这一组二十首的五言古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这组《饮酒》并不是醉酒后一时兴起之作,二十首诗中都隐含着作者陶渊明的情感和感慨,以及饱含着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与哲理。陶渊明借酒为题,以此来抒发他对当下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喜欢。

最为被世人所熟知大概还是《饮酒》这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中的那些诗句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首诗虽然旨在展现作者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但是并不显得枯燥乏味,陶渊明在诗中不仅写了安静幽美的景色,抒发了在那般自然景色中悠闲自得的心境,还在这种情景交融的境况中包含着世间万物都有着适合自己的位置,应该以自然的态度对待死亡这件事这样的哲学道理。

整首诗的辞藻并不华丽,但是却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将自然景色、诗人的情感以及人生哲理展现得淋漓尽致,情与景相互交融,整首诗显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主要表达了陶渊明在辞官隐退后安详闲适的心境与他渴望回归自然田园的人生理想。

揭秘陶渊明为什么归隐

陶渊明曾于二十岁踏上仕途,在官场为官十余年,最后辞官归隐,过上悠闲舒适、平静自在的田园生活。他的归隐可以说既出于他自身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也是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迫。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陶渊明自二十岁踏入仕途,虽有一身才华和抱负,但是却得不到重视,到了二十九岁,他才做到了江州祭酒这一官职,然而因为难以忍受官场上的那些繁文缛节,做了不久后就辞了职。之后在家悠闲了五六年,直到三十五岁时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手下当了一名小吏,但是不到一年时间,陶渊明又因为他母亲去世而辞职回家,一待又是五六年。

陶渊明毕竟是名将的后代,在官场中很有名气,因此,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他被推荐担任彭泽县令一职。之后在彭泽当了十几天县令的陶渊明听说东晋权臣刘裕自封车骑将军,掌管各州军事,只自己的抢夺皇位的野心只差一步的消息后,预感到晋朝已名存实亡了,心灰意冷之下,便回了家,这时的陶渊明已有了辞官的念头。之后更是遇到浔阳郡督邮前来巡查那件事,让他不仅做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美谈,同时也坚定了他辞官隐退的决心。就这样,陶渊明结束了他十几年的官场生涯,归隐田园。

归隐后,陶渊明一直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虽然心中尚有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心情,但是对于那般黑暗的官场生活并没有丝毫留恋。

陶渊明的《四时》诗鉴赏

《四时》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著作的,这是一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变幻的诗歌。陶渊明喜爱大自然是众所周知的事,他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变化、季节更替抓捕的非常准确,并借对大自然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

《四时》诗陶渊明

《四时》原文:“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这首诗把四季的描写的非常美,四季的过渡衔接委婉;特别是“满”、“多”、“扬”,“秀”四个字运用得恰当好处,分别突出了每个季节的特点。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温暖的春水溢满了整片翠绿的田野和水泽;炎炎夏日,暴雨即将来袭,天地间风云变化莫测,那远方的云就像奇骏的山峰豁然起立;秋日炎凉,古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玄月高挂天际,世间的景物在皎洁月光的照射下都蒙上了一层缥缈迷离的感伤色彩;“忽如一夜寒风来,万千枝头梅花开”,在寒冷的冬日,梅花傲然绽放,远处的高山峻岭上的青松也无谓严寒,尽情挺立着,任它寒风也刮不走“我”的勃勃生机。陶渊明借助四时景色的描写,赞美歌颂自然,渲染的气氛统领全诗,表达了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炽爱和个人情怀。

《四时》诗的语言自然朴质,让读者感受到真切的美意,勾勒出自然的美好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相冲撞的意境,揭露了对社会黑暗的鄙弃,充分体现了诗歌抒情言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