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轩故居 江都许晓轩烈士故居:清正廉洁存浩气 "狱中八条"照当今

2018-0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黄俊 彭如武) 今年是"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革命烈士许晓轩诞辰100周年.在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解放路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黄俊 彭如武) 今年是“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革命烈士许晓轩诞辰100周年。在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解放路一人巷,绿树丛中坐落着一处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青砖小瓦,古朴庄重。这就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扬州市廉政教育基地、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扬州市中小学生校外活动教育基地——革命烈士许晓轩故居。

如今,许晓轩烈士的故居成为党员干部、中小学生接受廉洁自律警示教育、感受英雄浩然正气的热门红色景点。

踏着英雄的足迹

这个不算很大的院落,因许晓轩而扬名,因《红岩》而受瞩目。故居内100多幅珍贵的照片、10多件烈士遗物、两组雕塑以及14幅领导题词和名人书画,按照“少年时代”“参加革命”“狱中斗争”“英勇献身”“光耀千秋”五个板块有序陈列,加上一株根深叶茂年年结出累累硕果的石榴树,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许晓轩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这里,已经成为江都人乃至扬州人的精神高地。每年“七一”前后,一批又一批新党员在这里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誓,庄严承诺永远继承先烈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每逢重大学习教育活动,许晓轩的事迹都是江都各级党政干部集中学习、自我教育的宝贵资源。就这样,从1949年到2016年,英雄的意志感召了一代又一代人,英雄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英雄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感受英雄的浩气

许晓轩,1916年10月出生于江都仙女庙(现仙女镇),是《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的生活原型。天资聪颖的少年、奋力抗争的青年,直至33岁为党捐躯,他的一生成为烽火岁月无数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生动写照。

在汉口,他积极组织工人以“无锡抗日后援队”的名义,参加武汉各界发起的救亡、捐献、支前活动;在重庆,他参与创办并直接编辑《青年生活》月刊唤起民众、教育民众,并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一说是区委书记),领导、发动群众开展地下斗争;在戒备森严的人间魔窟军统看守所,他担任秘密临时党支部书记,组织越狱和狱中斗争,经常挺身而出掩护战友,与敌人斗智斗勇;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坚如磐石毫不动摇,作诗言志,鼓励狱友坚持斗争,写下“宁关不屈”捎给家人以明志。

1949年11月27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即便戴着手铐脚镣,他坦然并深情地留下遗言:“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

承载英雄的重托

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郊外歌乐山下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也就是臭名昭著的魔狱“白公馆”,伴随着重庆解放的隐约炮声,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屠杀,歌乐山麓血雨腥风、惨绝人寰,罪恶的枪声、高亢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一个又一个坚强的革命者在敌人的枪口下殉难。牢房内即将走向刑场的许晓轩面带微笑,向同志们一一深情道别。

在狱友罗广斌(小说《红岩》的第一作者)面前,许晓轩平静且坚定地说:“胜利后,请转告党,……希望我们的党,要经常注意整党整风,注意保持党的纯洁,不断地清除机会主义……”随后,他在刑场高呼口号,壮烈牺牲。1949年12月25日,也就是从魔窟“白公馆”脱险第28天,罗广斌代表遇难烈士向党组织写出两万余字的《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况的报告》,其中第七部分《狱中意见》记述了以许晓轩为首的狱中党员和革命者向党组织的最后寄语——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狱中八条”是一份宝贵的的党史资料,也是一份及其厚重的党史教材,更是烈士们语重心长的“最后嘱托”和对党组织的赤胆忠心和殷切希望。

这充满血泪的字里行间,有悲愤,有忧虑,有思考,有希望,却没有一点颓伤和灰心,充分表现了这群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在全面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的当今社会,读来更加令人振奋、令人深省,令人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重托。

奔腾淮河水,滚滚长江流!英雄虽逝,英灵犹在!2016年6月13日中纪委网站发布《占领道义制高点》:“要主动发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坚决惩治腐败的故事。”许晓轩等烈士们“狱中八条”的赤胆忠诚,浩气长存,照耀当今。在人杰地灵的江都大地,百万龙川儿女正在牢记烈士的鲜血重托,从严治党唱响廉洁自律主旋律,与时俱进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