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三亚 金岩石:发股票就是发钞票 三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017-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何推进股票发行的注册制呢?首先,如肖钢主席所言,要修改<证券法>,删除现行法律规定的"核准制"及相关条款.其次,要改组交易所,让交易所成为营利性的公司法人并实

如何推进股票发行的注册制呢?首先,如肖钢主席所言,要修改《证券法》,删除现行法律规定的“核准制”及相关条款。其次,要改组交易所,让交易所成为营利性的公司法人并实行股东会员制。第三,实行“发-审-核”的三权分立:发行权下放到公司制的交易所;审批权还给代表投资人的证券商;核查权留在保护投资人的证监会。

在“所-会-商”三位一体的制度中,“发-审-核”三权分立会将证券市场的决策中心从融资方转移到投资方,从而自发地完善直接融资体系,提升社会的直接融资比重。

刘纪鹏:推行注册制不能操之过急

注册制的推行应当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当务之急是改革“走样”的核准制,打破监审不分的旧格局,重新定位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关系

日前,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将注册制作为我国未来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这是我国发行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我们认为,注册制的推行应当循序渐进、逐步进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改革“走样”的核准制,打破监审不分的旧格局,重新定位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关系。

现行“走样”的核准制

核准制自2000年在我国实施以来,就“走样”了。与西方规范的核准制相比,它实质上是挂核准制之名,行审批制之实。

在我国核准制下,证监会和发审委独揽行政审批大权,对拟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审核,造成我国发行审核环节过多,程序冗长,每次通过审核上市的公司只有两三家,使得我国资本市场上市企业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在批不出来的情况下,还要实行个股的市场化询价制度,从而导致了询价询到天花板上去的现象。

再加上券商等中介机构的利益与企业募集的资金总额挂钩,募集的资金越多,其佣金也越多。各种因素相叠加,引发了企业的“三高”超募问题。以创业板前200家企业为例,平均发行市盈率为70倍,发行价为35元,这是人类资本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观”。

而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只要能够上市,就能募集到巨额的资金,实现一夜暴富。创业板上市的前355家企业中通过发行就产生了900多个亿万富翁、130个十亿级的富翁家族,这对大股东产生了强大的诱惑。为了能够实现暴富,家族企业花招百出:一方面包装企业,实现“乌鸡变凤凰”;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对发行审核人员行贿,意图通过审核上市。

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实质上人为扭曲了我国股市的真实供求关系,造成我国资本市场上伪市场化现象严重,腐败低效充斥其中,根本无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目前广泛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更严重的是,目前资本市场暴露了一个怪象:一方面监管部门替股民作价值判断,而之后的风险责任却要投资者自己承担,缺乏公平与效率,股市被视为“圈钱”的机器,造成市场非常恐惧IPO,闻之色变;但另一方面,一旦企业真正开始IPO,股票就又立刻供不应求,恶性循环持续不断。

我们认为,这种怪象出现的背后根源正是现在这种不合理的发审制度,而让中国股市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改革现在的发审制度,解决中国股市制度性缺陷。

循序渐进的注册制改革

三中全会的《决定》与证监会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都提出推进注册制改革,这是一次方向正确的抉择,必须予以肯定。

但我们认为,任何发行审核制度的推行都必须与一国的市场机制、法制环境、投资者结构等条件相适应,否则就只会适得其反,造成一国资本市场的混乱,最终危及社会稳定。就注册制而言,其实施必须建立在机构投资者占较大比重、市场法制建设全面、对市场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健全等一系列条件之上。

而中国现阶段不论是市场机制、法制环境、投资者结构还是投资者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内幕交易惩罚机制等各方面都无法与注册制的“鼻祖”—美国相媲美。

因此,不宜采取一步推行注册制的方式,否则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样的核准制”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走样的注册制”,最终只会使中国股市更加混乱,投资者利益受到更大的伤害。在现阶段,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这一过程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个漫长的改革路途上,首先必须迈出的关键第一步就是改革目前监审不分的旧格局,取消现有的发审委,重新定位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关系。

明确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合理定位

合理定位证监会和交易所在监管中的关系是解决现今市场主要问题的根本点,也是目前我国推进注册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为此,我们提出了股市改革三十二字箴言—“监审分离、下放发审、保留否决、程序审核、做实保荐、连带券商、真实供求、打包发行”,其中前十六个字就是针对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关系所提出的改革措施。

证监会要打破“审批情结”,专注于监管市场众多的参与主体,行使监管权,实现职能转变。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将审核权下放到交易所,由其进行程序性、真实性和形式性审核,证监会在此过程中只负责监管交易所,必要时保留否决权即可。以后只要申请上市的企业合规、达到了上市的门槛、披露的信息真实有效,就应该让其上市,尽量将选择权交还市场,由投资人自己做判断,在公司上市的决策机制中重新强化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这样证监会就能把90%的精力放到监管上,而不是放到发行上,中国的证券监管体制才能真正发生质的变化,也才能真正地向注册制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只有明确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合理定位,依照上述股市改革箴言进行制度性的变革,才能避免注册制不再重蹈核准制“走样”的覆辙。

推进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股票发行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进步,但是鉴于我国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实施细则还没到位,一步推行美国式注册制的做法并不可取,必须渐进推行,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合理定位证监会与交易所的关系,要沿着监审分离的方向推进股市监管制度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树立市场的信心,迎接股市新时代的来临。(企业观察报)

注册制改革谨防劣币驱逐良币

IPO注册制改革的大方向确定以后,市场中出现了一种奇谈怪论,认为以后只要信息披露合规就可以了,不管是绩优股还是垃圾股都可以上市,由投资者自己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判断,绩优股卖高价,垃圾股卖低价。这种论调真让人吃惊,如果注册制改革真是这样的发展方向,那么IPO必将走入死胡同,最终将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垃圾股未必卖低价

IPO注册制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监管部门的表态是将重点审核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作判断。市场各方对此解读为公司的盈利能力不重要,只要如实披露就可以了,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么垃圾股只要如实披露也可以上市。

现在市场中存在一种对核准制莫名其妙的对抗的情绪,认为注册制改革就是对核准制的颠覆,对监管部门的审核行为全盘否定,认为IPO是市场行为,市场的事就应该全部交给市场去应对,让投资者自己作出选择。

这种论调背后的逻辑就是证监会不再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背书,公司上市以后业绩变脸,或者垃圾股卖出了高价,风险都由投资者自负。如果注册制改革的结果是这样,那么投资者又能从改革中得到什么呢?难道是多了一些垃圾股可供选择?股市任何一项改革,如果不能让投资者得益,只能说明改革方向已经跑偏了。

投资者在股市中投资,政府必须履行基本的监管职责,保障投资者的基本利益。A股市场现在并不缺乏上市公司,没有任何理由允许垃圾股上市,很多基金经理感叹A股市场的好公司不多,能够长期投资的股票不多。如果IPO注册制改革以后垃圾股成批增加,A股市场的前景堪忧。

指望投资者理性对待垃圾股上市,给垃圾股较低的估值,这是痴人说梦。垃圾股既然可以上市,那么投资者当然也可以炒作。A股市场投资者更关注的是交易性机会,当市场炒作垃圾股时,只要能够产生赚钱效应,投资者就会跟风。

一旦垃圾股炒高产生了示范效应,以后垃圾股上市的估值就会越来越高。当炒作垃圾股的赚钱效应超过绩优股时,投资者就会抛弃绩优股而去追逐垃圾股,就像A股市场会周期性出现炒作ST股的热潮,结果是垃圾股未必卖低价,垃圾股的估值甚至可能高于绩优股。长此以往,绩优股在A股市场的处境反而不如垃圾股,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不能让垃圾股泛滥

目前市场中关于IPO注册制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很多人是从核准制的对立面来理解注册制的,认为核准制要审核,注册制就是不要审核。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IPO注册制的内涵先搞清楚,统一认识。

很多人言必称美国 IPO的注册制,似乎美国对IPO是来者不拒。其实美国IPO注册制也要审核,包括由内而外的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美国证监会的发行审核,核心是“审”(严格审核),但不“否”(不因质量优劣而否决申请);第二层面是交易所的实质审核,核心是“双否”,即对首次上市和维持上市地位(反面即退市 )运用实质判断和行使否决权;第三层面是作为证券准入市场整体的“注册制”,包括占市场主导地位的理性投资者队伍,无处不在的集团诉讼、无孔不入的做空机构、有效到位的民事救济等。

由此可见,美国IPO注册制比中国IPO核准制还要严格。

IPO注册制改革不能也不应该允许垃圾股泥沙俱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允许股市中垃圾股泛滥。就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而言,核准制下上市的本来应该都是绩优股,可就是这样,还是产生了那么多的ST股。如果从IPO上市时就是垃圾股,再加上由绩优股蜕变的垃圾股,A股市场的垃圾股岂不是要泛滥成灾?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IPO都是有门槛的,只不过门槛有高低,限定的内容有不同。美国IPO并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概股要大费周章借壳上市呢?直接IPO岂不是更好?这说明美国IPO的门槛不低。再从不少中概股遭遇浑水、香橼狙击做空来看,中概股上市以后的日子更难过,逼得一些中概股主动谋求退市。这就是美国股市的市场机制发挥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才能归市场。

有人说注册制改革后对IPO实行宽进严管,果真如此是不负责任的。不要说A股市场现在是退市难,就是将来实行铁腕退市,这种先大量放进垃圾股然后再来清理的做法都是对A股市场的极大伤害。A股市场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每一次折腾,利益受损的都是投资者。IPO注册制改革不能让垃圾股泛滥,这项改革不能走弯路。(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