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子女 专访邓小平长女邓林:父母的爱情是伟大的
父母的爱情是伟大的 《瞭望东方周刊》:看邓小平的资料,感觉他是一个领导者,又是一个父亲和丈夫,他享受了一个父亲和丈夫所应有的快乐,尤其是非常危难的时候。
邓林:这个家庭对他最大的支持,是他不用担心后院起火,"文革"时期,我们几个子女两次被从父母身边强行拉开,当时的感觉是生离死别!
但是全家一个心眼儿地想团聚,想办法也要团聚。我们爱他,他也爱我们,我们用亲情帮助他度过困难。晚年时期,孙子辈的人和他在一起,他看到这些孩子,也像普通的爷爷一样开心,可以说,他的晚年也是快乐的。 《瞭望东方周刊》:提起家庭,感觉你父母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应该是伟大的爱情。
邓林:他们的爱情确实很伟大,是非常完美和统一的结合,我妈妈对我爸爸非常信任,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母亲从来没有想到过会离开爸爸,从来没有,更不会划清界限,尽管他们性格差异极大。
有一个民主的家庭 《瞭望东方周刊》:都说你们家庭的氛围特别好,我有时就想,他这样一个政治家好像在家里面也是很严肃的。
邓林:我们家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家庭,遇到什么事情,大家就一起商量,即使我父亲去世以后也是这样,我们给中央写信,也是家里人商量的结果,大家意见非常统一,我妈妈说,给中央提建议只能低于中央,不能高于中央。
别人到我们家都会觉得氛围特别好,家里非常民主,子女该入党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婚姻、学习等问题都是自己拿主意,父亲从来不强加于人。 全家人都爱围在饭桌旁聊天,饭桌简直是信息交流中心,天南海北,天文、地理、社会、民生,正确的可以说,错误的也可以说,也说国家大事,如果他不满意了,他还会用浓浓的四川口音说,"你们不懂。
" 包括骨灰怎么处理,也可以在饭桌上谈,我们家不在乎,我爸爸自己说了,骨灰怎么办?扔到马桶里,冲了算了,我们说,那太不尊重,最后,按照他的心愿,他生前喜欢在海里游泳,去世后,他的骨灰就撒人大海了。
《瞭望东方周刊》:他就没有打过你们,骂过你们? 邓林:没有,他从来没有打骂过孩子,如果我们淘气、打架了,他最多就是说,“你们出去打。
” 小事上他不管,大事上他很重视,比如学习机会的问题,他重视我们家的孩子的教育,"文革"中,我们家5个孩子,3个大的读了大学,但是两个小的都是中学毕业。
那时候,父亲已被打倒,但他还是尽一切可能帮助孩子,他给毛主席写信,希望子女能上学,主席后来批了,才读了大学。
他爱他的孩子,关心他们的教育,哪怕是在身陷囹圄的时候! 《暸望东方周刊》:他教育子女的方式,对你们邓家人教育下一代是不是有影响? 邓林:有影响,我对我的孩子的要求也是这样,我们并不是那种望子成龙,一定要他们怎么样,是从心里就没有这个概念,我要的是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必须学一门学问,我们还要求孩子要有良好的品质,我们不祈望他们发多少财,做多大的官。
我们家庭经过文化大革命。我们这个年纪也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人,他的钱可以减少,他的职位可以降低,但是他的知识,他的品质,他的精神,永远不会被打倒,不会被拿走,谁也打不倒,谁也拿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