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生郭利民 黄宏生:民营企业都是野生的?

2018-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民营企业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它没有国有企业那样得天独厚的政府支持,政府最多也就是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中国的民营企业,成长过

    "民营企业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它没有国有企业那样得天独厚的政府支持,政府最多也就是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中国的民营企业,成长过程十分艰难,其成长过程也充满了坎坷--而我们创维就身兼这两种痛苦。但也正因为我们是野生的,一旦生存下来就会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并不是一阵风雨就能把我们打垮的。"----黄宏生

一位民营企业家二代将创维的黄宏生称誉为"伟大的企业家"。也正因为创维是16年间闯进彩电三甲中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黄宏生才被众多感同深受的民营企业家视为榜样。

从黄宏生对民营企业生存状态的描述,以及创维今天的良性运转,不难看出,面对企业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所带来的痛苦,黄所采取的态度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是谓大勇。而这种孜孜以求,或许正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共性。

如果不深入到创维的成长生涯中,人们也许不会知道,这个以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为起点,只用了16年时间就闯进国内彩电制造业三甲之列的企业,曾经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如果不深入到黄宏生的成长生涯中,旁人也很难想像,这16年的时间里,他曾经几次处在极度的痛苦之中。

是什么让创维渡过了难关?是什么让黄宏生在痛苦之后能够坚持自己,并改变自己?

黄宏生谓之为大勇。贯穿在16年间的所有事件,就是在无绝期的征战中所磨砺出来的大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正是这种勇气,让企业家眼前的挫折一次次变成足下的踏脚石。

2004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黄宏生提交提案,呼吁"给制造业的企业一定科研性的税收返还",以"把科研投资的方向从主要投向科研机构转为主要投向企业",来防止产业技术"空心化",并由此改变中国的产业命运。

与黄宏生对话:

勇字当头

赢周刊:听说您下乡当知青的时候,干过很危险的工作,那是什么工作?

黄宏生:开山筑路的时候点炮眼。那是在海南开一条5公里长的高山公路,几百号人的青年突击队里头,我是队长,点炮眼的事情当然要一马当先。那是真正危险的事情:先在一块巨石上凿出100多个炮眼,我腰里系着大绳,由同伴把我放到半山腰,然后就一个个炮眼地点下来。通常是后面的炮眼还没点着,前面的已经开始爆炸了,周围碎石纷飞,而我还得在轰轰的爆炸声中继续操作。

赢周刊:那时候怕不怕?

黄宏生:不怕。我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有一点恐惧。或许是因为当时有一种使命感在里头。那个时候农场的劳动强度很大,很多知青都熬不住,我是从小在乡下磨练过来的,所以顶住了,而且干得还不错,后来就被选为农场的团委书记,再过不久,又被任命为黎母农场分场的场长。

赢周刊:在您的人生选择里,第一个转折点可能就是当初您放弃仕途去读书。是什么让您有这么大决心的?

黄宏生: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几乎是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马上决定参加高考的。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差不多只有一个月,但我还是很果断地把我的报名表送上去。当时很多领导都觉得我不开窍。因为那时候我虽然只有二十出头,可是已经是一个分场的场长了,而且有关领导很看好我,把我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但是我决心已定,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条路。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觉得获取知识比熬仕途更有意义。

赢周刊:当时有没有想到以后会成为一个企业家?

黄宏生:没有,我并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进入制造业,当一个企业家。但当时我认定自己一定是要读大学的,如果这一辈子不能进大学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原谅自己的。我复习了一个多月,几乎是通宵不睡地看书,结果,我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这次辞官读书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主动出击,我后来搞高新技术企业就是在那几年奠定的基础。

赢周刊:您毕业后的单位是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应该是个很好的单位,后来为什么又离开了?

黄宏生:当时那确实是个很好的单位,有钱赚,员工的待遇又很高。但我进去后却觉得很失落,因为那里没有我的用武之地。我们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届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到哪里都是天之骄子,可是在那儿人家根本就没把你当回事。

他们认为贸易这行谁都可以做,没有人重视你的专业知识。当时摆在我眼前有三条路:调走、考研或者在那里干出点名堂。前两者都是逃避现实,不符合我的性格,所以我选择了最后一条路。当时我对市场的观察已经很透了,觉得公司在电脑这一块不够重视,于是我打了个报告,要求成立电脑事业部。

我的计划是:先从新产品的研发入手,然后引进技术,再直接服务企业,最后可以自己进行生产。领导看了我的报告之后,眼睛一亮,觉得这个创新很有发展前景,就拨了200万元让我带头去干。

那是1984年,国内电脑市场才刚刚打开,一台电脑可以卖到5万元!我在各个单位挖到了十几个77、78级的大学毕业生,建立了我的团队。我亲自带队在"联想"、"四通"摆摊,参加各种展销会。

这一年里我们这个团队净赚了2000万元。经过这件事,全公司不但对我改变了看法,而且也扭转了对大学生的看法。不久,我就从电脑事业部的经理升为公司的常务副总,算是一个副厅级的官了。

赢周刊:那一年你多大?

黄宏生:二十八。

处小富即安的顺境时,却不满于现状,因为进取而毅然放弃安稳;处于柳暗花明的工作逆境中,不但不逃避反而迎头而上进军未知的领域--这正是勇者的本色,也是勇者所以成功的原因。--记者

正因为是野生的,所以有生命力

赢周刊:28岁做到副厅级,在官场可算是前途难以限量了。为什么后来还是选择了自己出来创业?

黄宏生:虽然在仕途上是升了官,但在事业上,我却越干越觉得面前的路走不通。按理说,公司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进出口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利润每年都要翻滚,这就要求大型机电产品非出口不可。但国营企业的产品当时无论在质量、包装还是试销对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们这些干外贸的在洋鬼子面前挨骂,因为包装不过关;但国营厂家可不管这个,他们内销外销都可以,出不出口根本不在乎。我们夹在中间可为难了。因为体制的原因,尽管我们疲于奔命,但仍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当时我就想:如果我手里有产品,我就能按市场的要求改进。只要我的产品比别人好,我就能占领市场。那是我第三次决定变被动为主动,这次大转折让我走上了实业家的道路。大概在1988年左右,国家改革外贸体制,把进出口权下放到企业,我主动放弃了副厅级国家干部的待遇,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小公司,注册时定名为"创维",那是创造性思维的意思,是这个企业使命的内涵。

赢周刊:一开始就挺进制造业了吗?

黄宏生:不是。我们最开始还是做贸易,因为我对制造业还不熟,而且一时也还找不到可以生产的合适产品。还有就是制造业需要大笔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我当时既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也没有足够的人力。不过我一直在寻找机会。

有一次我到东北出差,住在招待所里,当时的电视都不是遥控的,换个台得从被窝里爬出来,这么折腾几次,害得我感冒。当时我就想,要是电视是遥控的就方便多了。后来我在一个从日本回来的朋友那里见到他带回来的一台遥控的日立纯平彩电,登时眼睛一亮:我马上预感到将来中国也将是遥控电视的天下!

我把遥控器拆开分析,搞清楚以后,就开始设计和生产。没想到这生意出乎意料的顺利,国内成千上万要改装成遥控的电视都需要遥控器配套,而有当时这个技术能力的中小型工厂却寥寥无几,他们只得来买我的产品。我就这样用遥控器这小东西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打开了我制造业生涯的道路。

继生产遥控器之后,我们又开发了丽音解码器,这是一种可以接收丽音广播信号的机顶盒。再后来我们又开发出彩电等电子产品。这时我们已经建立起很好的现金流,在银行界也有了很好的信誉。这一路走来虽然也存在着无数挫折和失败,但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在制造业站稳了脚跟。

赢周刊:创维发展历程一个很大的飞跃点是收购香港"讯科"集团。当时创维已经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储备了吗?还是因为得到了政府之类的支持?

黄宏生:没有。民营企业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没有像国有企业那样得天独厚的政府支持。政府最多也就是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中国的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是十分艰难的,一个制造业民企的成长过程也充满了坎坷--而我们创维就身兼这两种痛苦。但也正因为我们是野生的,一旦生存下来就具有很顽强的生命力,不是一阵风雨就可以把我们打垮。

在收购讯科的时候我们确实没有多少钱,但我转变了我的思路,让出了公司15%的股份,邀请他们最好的几个彩电技术专家加盟创维,这样就解决了并构过程中资金相对短缺的问题,又让创维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我们开发出了世界领先的第三代彩电,在德国的电子展览会上,我们依靠技术和价格双重优势拿到了一单20000台彩电的大生意。从此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们创维靠技术征服了欧洲市场。

世俗的眼中所艳羡的道路未必是适合自己的道路,官场上的亨通也并不代表真正事业的顺利。但敢在可掌握的航道上急流勇退,扬帆驶向不可测的海洋,则非勇者莫敢为。--记者

企业家是要耐得住诱惑和寂寞的

赢周刊:您从一个小小的遥控器发家,到去年创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20个亿。而且今年深圳发展银行还公开承诺授予创维6个亿的信用额度,可以说创维现在在资金上是比较充裕了。那下一步创维要怎么用好这些钱呢?有没有考虑开拓彩电以外的行业?比如通讯业。

黄宏生:创维一直采取比较稳健的经营方式,一直不愿意欠账。去年虽然做到了120亿的销售额,但我们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款。但是现在我们面临一种新的发展机会。所谓的世界三c--也叫做三网合一、三点合一--派生出很多运用型电子的产品,比如说MP3、数码相机、刻录DVD等各种无线设备,以及各种从PC派生到家电的技术。

这些产品种类虽多,但它们的背后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只有两个:一个是半导体技术;一个是平面显示技术。这一块是我们创维所致力的、要重拳出击的地方。

我们的企业界一直在忧虑,中国的组装工业表面上似乎很发达,甚至还叫出了"世界工厂"的名号,但核心技术大多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我们希望在这方面也有重点的投资,能够在未来的十年使中国的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一个突破。

至于具体的项目,那还在其次。现在是有一两个重大的发展机会,但做企业家,有时候是要耐得住诱惑和寂寞的。不是有点钱就三下两下就搞完了。创维这么多年的经营,一直都采用比较稳健的理财方式。我们不会像一些新兴企业一样忘乎所以地去乱开发市场。现在我们要做的主要是运用我们强大的资金储备支持上游技术的开发,这无论是对创维来讲还是对中国企业来讲都是最至关重要的。

赢周刊:中国许多企业包括彩电行业都有出现一些并购的事情,比如说德隆之所以能发展得那么快,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通过并购而使企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你怎么看收购这回事?创维的资金现在也比较充裕,有没有这方面的意向?

黄宏生:并购的风险永远是存在的。即使是在美国,并购的成功率也差不多只有10%。香港企业并购欧洲企业的案例很多,但几乎没有成功的。德隆现在的现金也比较紧张了。我们和德隆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的并购和他们的并购有着根本的区别。

我们也收购过一些工厂,但我们收购的这些工厂是不管销售,也不管采购的。我们把他们纳入到集团的体系之下,经过改造可以很好地增强集团的总体实力。这些并购通常都在成熟的条件下才会进行,所以我们的风险非常低。

我们不并购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是有规模的企业,并购后只顾生产的运行是不够的,还必须负责它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付出持久的、巨大的代价。尽管搞好了也有贡献的可能,但搞不好的话就亏了--就算是长期亏损你也得顶!

我们现在收购的主要是一些上游的公司,这对我们核心技术的研发是很有利的。任何时代最关键的还是技术,在数字化时代,技术和研发能力将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我们一直不肯偏离的方向,我们会在这个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所以说,企业家面对一些虽然也有诱惑力但偏离了主方向的领域,而能够果断地抽身也需要一种勇气。

赢周刊:我记得在2002年6月,创维撤出了电脑这块领地,当时很多报纸出现了诸如"创维从PC大逃亡"的报道,对很多企业而言,那无疑是一场危机事件。但后来据创维内部人员透露,由于这次退出是在有计划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亏损只有原来预计的90%。这是不是也是你所说的"企业家经得住诱惑"的果断抉择?

黄宏生:当初我们在进入IT产业之后又退出来,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人才储备的不足。任何企业的力量毕竟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做所有行业的冠军。有失败和挫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怎么去面对。企业家的胸襟和勇气是磨出来的,现在我可以说,只要我在人生里干过大事业,哪怕最后失败了也不要紧。

在逆境之中去争取是一种勇气,在诱惑面前能拒绝更是一种勇气。--记者

和国家一起勇

赢周刊:现在创维已经是中国难得的一个大型企业,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您认为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大而壮?创维的成长动力在什么地方?如果创维想要更强一点,它成长的空间又在哪里?

黄宏生:要做到大而壮,就是要专业化上强,多元化上大。目前创维主要有两个优势:一个是技术研发上的优势,这和彩电这个行业重视技术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另一个就是创维作为一个民企在机制上的优势,我们的机制比国有企业更灵活。

赢周刊:您曾提出希望政府搭建现代"工业走廊",在这次政协会议上您又提到减税补贴科技研发这一块,后来有没有回应?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为什么您会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得这么热情?

黄宏生:科技部的马部长回应了,他回去制定拨款计划的时候,会对产业的投入加以重视。我们国家以前讲"科技救国",主要是靠研究者,也就是说主要靠高校等研究机构。认为科技救国是学校的事情,是研究所的事情,和企业无关。

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现在我们在政协就敦促国家制定一些政策,制定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这是代表企业界向国家反映企业界的心声。以前我们国家的领导主要是听专家的意见,后来发现企业界的声音更加精锐,对要投资多少,怎么运作,都计算得很到位。

在战争年代,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军事上,而在和平年代,则表现在企业上。所以企业界的声音就越来越重要。我们的成长能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而我们国家实力的增长,包括我们国家威望的建立,使我们企业迈到海外去能够拥有比较低的交易成本。企业和政府其实是在同一条船上,要在一起实现共赢。

赢周刊:那你在提出这个提案后有没有继续跟进?

黄宏生:我首先是企业家,不是搞政治的,要履行企业家政治生活的责任,主要是通过会议上提出议案,而不是搞委员会。我们企业最关键的是实际行动,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如果自己的企业都做不好而整天去唠叨这些东西,那就变成放着正事不做,天天讲空话!

创维一直把"创中国籍的世界名牌"作为自己的目标。当下国家也提倡支持名牌企业做强做大,但目前的中国企业在品牌上的形势还是很不乐观的。我们是一个经济大国,却是一个品牌小国。世界名牌100强里面没有一家是中国的。

我们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实际上连韩国这样的国家也比不上。所以我们企业要自强,而国家则要加强保护、培育先有国产品牌的意识。对一些有问题的企业,要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因为只有整个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成熟壮大了,我们才有走出国门的冲力。未来的国家竞争是经济力量实力的对比,经济力量的竞争靠的是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其中一大部分靠的是优秀的企业家,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当一个企业家的肩膀上开始有意识地扛上国家的责任时,他的事业就不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业,而成为整个国家的事业。--记者

黄宏生简历1956年生,祖籍海南。

1973年以知青身份插队于海南省黎母山区。

1977年考入华南理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1982年进入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华南分公司1988年下海创业,所创立的创维集团是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也是彩电三甲中唯一的民营企业。(慧聪网-《赢周刊》 林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