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珍极泰 否极泰基金董宝珍:如何在地狱和天堂都心如止水

2018-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编者按:曾经因为重仓茅台,2013年产品亏损70%,投资成绩位列股票私募的倒数第一;2016年,同样重仓茅台使其产品收益全年超过120%,位列股票类私募排名第二位,这个人就是否极泰基金的经理董宝珍.从2010年到2016年的6年里,董宝珍曾经被指责为"骗子"."傻瓜",甚至在大众.朋友和现实中做出艰难抉择时,他依然痴心不改重仓茅台.从地狱到天堂,他都有着怎样的经历.本周,董宝珍受邀来到<红刊投资论坛>栏目,和投资者分享他投资的心路历程."投资是

编者按:曾经因为重仓茅台,2013年产品亏损70%,投资成绩位列股票私募的倒数第一;2016年,同样重仓茅台使其产品收益全年超过120%,位列股票类私募排名第二位,这个人就是否极泰基金的经理董宝珍。从2010年到2016年的6年里,董宝珍曾经被指责为“骗子”、“傻瓜”,甚至在大众、朋友和现实中做出艰难抉择时,他依然痴心不改重仓茅台。

从地狱到天堂,他都有着怎样的经历。本周,董宝珍受邀来到《红刊投资论坛》栏目,和投资者分享他投资的心路历程。

“投资是预测未来,准确预测未来就有利润。要想预测未来就必须自己去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做到知己知彼。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时在正确的观点遭大众碾轧时,一定要像革命者那样死不屈服。”董宝珍在做客《红刊投资论坛》时说。董宝珍表示,买东西就是要有收破烂的心理,现在的银行股就比较便宜。对于下一个茅台,他也正在寻找,或许就在新兴的精神服务领域。

知己知彼才能站稳脚跟

《红周刊》:坚持重仓茅台股,让您今年的收益盆满钵满,但这其中也夹杂着“炼狱”般的经历。那就请您和投资者分享一下经验吧。我们先从消费股开始谈,重仓茅台是源于对消费股的看好。那么您看好消费股的原因是什么呢?

董宝珍:消费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像食品饮料这类产品,是伴随人类始终的基本需求,正是基于此,品牌类消费品会有长期的成长动力。此外,我通过研究还发现,消费类有些公司有不断的提价预期,由此给公司带来成长的确定性。

因此,结合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我给自己定的投资原则就是“投资于可提价的快速消费品”。按照这种原则,我在中国股市找到了贵州茅台这样一个快速消费品,贵州茅台过去几十年一直提价。我觉得茅台的提价就跟压岁钱一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不断的同步提高。

《红周刊》:说到茅台,故事可就长了。据我了解,您是从2010年开始重仓茅台股。但2012年“反腐”给茅台带来了黑天鹅,也让您经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考验。

董宝珍:当年的经历历历在目。由于反腐的影响,我2010年重仓的茅台股到2012年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当时市场上有一种主流认知,“茅台过去的成长和提价是由腐败支撑和驱动的。反腐会让茅台的需求历史性消失,贵州茅台也将走向不可逆转的全面衰退”。

这种观点几乎被中国所有的媒体传播。我当时做过统计,每周几乎有三千多篇看空茅台的互联网文章出现,这些观点也最终被投资研究员、基金经理所接受。伴随着舆论风暴,贵州茅台的股价在2012年一年之内下跌了60%。

由于我重仓茅台,2013年我取得了全国投资收益的倒数第一的“佳绩”,那一年我亏损了70%,管理的基金只剩下可怜的0.35元。身边的人几乎都劝我止损,但是我没有。那时,我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朋友。

《红周刊》:有点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是什么让您坚持下来了呢?

董宝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说的头头是道的观点,是否是对的。为此我整整写了几百万字的研究笔记,并亲自做了实地调研,然后对每一条看空茅台的观点都进行了逐一思考和解答,最终用事实和基本生活常识证明了那些观点是不对的。

《红周刊》:何以见得?

董宝珍:比如,有观点说有茅台酒堆在库房里没有人买了,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亲自去了茅台公司,在包装车间门口站了一天进行观察。我看到的事实是,茅台包装车间的员工上厕所都是一溜小跑。我跟着茅台包装工人一起到包装车间吃饭,和她们聊天儿,得到的信息是包装工人没有休息日,孩子在家有病都请不下来假,而且茅台包装车间的日均工作在逐年增加。

这让我看到了希望,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据,我还去了茅台的货运部门与货运部门口的保安整整谈了两个小时,保安告诉我整个茅台货运公司昼夜不停地向外发货,还是满足不了经销商,货一直跟不上。从茅台镇回来之后,我又专门来到了茅台北京的中转库,在中转库门口观察提货的情况。

幸运的是,我还得到了一个提货记录表,我惊讶地发现这个表上记录了每一天有多少人拉走多少茅台,我通过统计表上的信息,看到的事实是整个茅台在市场上始终处于供不应求中。

《红周刊》:实地调研和风口舆论完全不一样。那在反腐中,茅台销量持续增长的大逻辑又是什么呢?

董宝珍: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人性的本能,任何人都渴望吃好的,喝好的。从需求本质上看,腐败分子也是人,他们代表了人类普遍的希望吃好喝好追求幸福的共同本能,当腐败分子被清理掉之后,茅台的价格可能会适度回落。但是最终中国13亿人都想吃好的喝好的玩好的住好的逻辑可以保证未来更美好。

《红周刊》:看来在股价大幅波动面前,自己要先站稳脚跟。很多人站不稳,是因为他们心里没底。

董宝珍:是的,这就是我想给读者传递的一个投资原则,站稳脚跟要做到知己知彼、心知肚明,你得知道你投资的公司的真实情况。投资是预判未来,预判对了就会有好的回报。那么靠什么去预判,必须得撸起袖子走入基层,去调研,去观察,去思考。

所有的调查研究与观察思考都要独立完成,天上不会掉馅饼。只要你下够了心血和付出足够多的辛劳,真相就会浮现在你眼前,当你拥有了真相的时候,你就安全了,并且你会为因自己掌握了真相而获利。知己知彼是打仗的秘诀,更是投资的秘诀,投资失败就是因为他没有做到知己知彼。

当资本市场上出现一边倒的舆论一致性,导致你所投资的股票暴涨暴跌,你一定要去追问你所投资的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去调研了解情况看是真有危险还是假象,否则你就会被舆论的漩涡所吞没,你会被巨幅的下跌所吞没。

不做墙头草 坚持自己

《红周刊》:据了解,当时您还发表了很多文章,呼吁“茅台没有风险,现在是百年不遇的机会”。

董宝珍:是的,但几乎没得到任何回应。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还有人说我是骗子、傻子、不承认给客户带来赔钱的事实……确实,一个赔了70%的人,再说机会,没人会相信。在茅台跌得最惨的时候,恰巧是2013年底2014年初,正是春节期间,人际交流特别多,那一年我的春节过得比较冷清,所有见到我的人,都对我进行了批判,当然这些批判都是善意的。

当时,我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题,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判断?还是回归大众回归朋友?坚持自己就会失去大众和朋友,支持者越少,朋友越少,投资客户也就越少。

但我不能屈服于错误。如果屈服那我和一个无耻之徒、没有原则的见风使舵者、没有是非观的墙头草又有什么差别?这也是我想和投资者交流的第二点,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怕做不被人理解的少数派。要心如止水,不受舆论左右,不做墙头草。

《红周刊》:2016年茅台的走势,再次向投资者展示了其价值投资的风采。回头看2013年和2014年正是低吸的好时候。

董宝珍:是的。大众永远是错的,市场在绝大部分时间是错误的,专家和主流观点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在你的观点被全面否定的时候,用绝对的勇气信念决心和道德感坚持你自己的信念。如果你被虚张声势的假象所压倒,你就再也挣不上钱了。靠着这些我才在茅台大博弈中坚持到最后。在茅台股价的复苏和创出历史新高中,我的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收益,然而在我下地狱和上天堂的过程中,我本身的持股是没有变化的,我还是坚持做自己!

《红周刊》:聊这么多,我总结一下,您想传达的意思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投资是预测未来的,准确预测未来就有利润。要想预测未来就必须自己去调查研究,分析思考最后做到知己知彼。没有这个基础条件,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二,正确的观点往往会遭遇社会大众错误观点的踩踏碾轧,并且在你身上不断施压,这个时候你要像革命者一样死不屈服。

董宝珍:对,即便让你“坐老虎凳,灌辣椒水”也不能屈服,只要你一屈服,你挣钱的愿望就永远不能实现了。

下一个茅台在哪里

《红周刊》:很多人都在提,如何寻找下一个茅台。您是否也在寻找呢?

董宝珍:我确实一直在寻找,但是还没有找到。不过我愿意把寻找的原则和投资者们谈一谈。

《红周刊》:愿闻其详。

董宝珍:过去的一段时间方便面、啤酒、乳业等公司的增长出现了停滞。这些传统的快消品公司的增长停滞,不是这些公司的经营能力下降了,而是发展到现在,中国人对于生存需要的消费品需求饱和了。而再来看老凤祥的A股和B股,在过去十年中贡献了接近数倍的价格上涨。

为什么?答案是消费升级。我们大量的收入将用于享乐,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享受。老凤祥卖的是金银首饰,金银首饰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但戴在身上会让别人感觉自己生活水平很高,也增加了自己的自信。

《红周刊》:当下这种满足消费者非物质的精神需要正在中国崛起,这个产业正处于风口之中,那么产业中的相应公司就会增长。

董宝珍:没错。再举个例子,中国两大房地产巨头万达和恒大,都向房地产之外进行转型。恒大投入了粮油、矿泉水的经营。万达则转向了电影产业和娱乐产业。不久前恒大发布了一份公告,将恒大冰泉和恒大粮油转让了,因为这些资产经营不善。

然而万达的电影、娱乐产业却有滋有味地继续经营着。为什么恒大陷入转型困难,万达还继续在转型之路上长驱直入?其本质原因是矿泉水粮油都已饱和,未来的消费能力都将投放到非生存性的精神享受和快乐产业。万达看准了中国社会的潮流,而恒大没有看准大的社会潮流。于是万达的转型项目还在继续前进,恒大则以失败收场。

《红周刊》:就是要顺应中国社会消费升级的历史潮流中选股。

董宝珍:本次消费升级是向着那些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纯粹的享受以及精神娱乐领域。未来要向着如何能高兴愉快的产业升级,包括旅游、电影、文化艺术、体育产业等。

所以我在这里向大家说一下第二个茅台在哪里?应该就是这种新型的精神服务业。但我也没有办法确定几家具体的公司,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寻找。

《红周刊》:一些新型的娱乐产业和朝阳产业固然有前途,但是现在估值太高。

董宝珍:是的,中国股市的创业板就是因为估值太高才开始持续地下跌的,所以我们固然要找那些能成长的公司,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能以过高的市盈率买这些公司,任何一家公司的市盈率超过了三十倍,都是不值得买入的,哪怕它是生产长生不老药的。

而假如一个行业,哪怕它没有前途,但是足够的便宜,就可以挣钱。收破烂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收破烂这个生意的赚钱秘诀就是那些被丢弃的物品确实没有什么价值了,是卖价太便宜了,所以给收货的人留下了足够多的利润。

现在的银行股并不贵

《红周刊》:说到捡便宜货的心态,您看好银行股也是居于这个原因吗?

董宝珍:确实是其中一个因素。银行是一个永远可以存在的产业,银行的长期增长可能不会特别高,但绝对不会低于GDP的增速。从长期来看银行具有持续稳定适度增长的特征,这也是巴菲特只投资消费和金融的一个原因。目前中国的银行业的估值水平只有四五倍市盈率,这个估值水平是足够便宜的。这个估值水平意味着,即使银行业利润衰减50%其估值也顶多十倍,同样不高。

《红周刊》:但不少国际投资界看空中国银行。

董宝珍:那是因为他们对国内的银行不够了解。国际投资界为什么看空银行呢?我在和外国投资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外资的思路是,把国际成熟市场上的一些一般规律,作为普遍真理,然后来中国寻找相应的公司。比如他们所以投资茅台是因为他们在国际成熟市场上几百年的历史中,已经发现了一条规律,酒类尤其是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名酒,根本就没有实质性风险,超过社会经济平均发展速度的收益。

基于这个国际成熟市场上的规律,海外资本相信中国的名优白酒也不会有实质性风险,所以他就买入。

《红周刊》:在您看来,这个规律不适用于中国银行业?

董宝珍:是的。国际投资界发现在国际银行业当某些指标高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就必然发生金融危机。于是用这个原则考察中国银行发现中国银行业的某些指标确实足够地高,于是他们惊呼完蛋了,中国银行要全面危机化。但是中国银行业有其特殊性,其实是一种国家信用的体现,和外国银行也并不太一样。

两个月前,我和银监会的一个朋友交流的时候得到的一个观点,中国的银行业和美国的银行业根本就不是一个性质的银行业,中国银行也是中国社会制度文化的表现,中国就不可能出现像美国的那样银行倒闭或者银行全面危机。所以国际资本把中国的银行理解为和美国的银行完全一样是纯粹的错误。你能想象得到中国的银行业出现了全面的资不抵债吗?那样中国社会都无法运转了。

《红周刊》:我国的银行业还在增长,只不过是增速有所下降,而且增速下降主要是坏账率上升所导致的。

董宝珍:到2016年三季度中国银行业坏账率上升的势头已经趋于减弱。也许就是现在,中国银行业坏账率导致的利润下降已经终结,新的增长拐点或许已经来临,因此我认为目前可能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红周刊》:银行是大盘股,很多人认为盘子大,很难涨得动。

董宝珍:在我的观念中就没有大盘和小盘的概念。我入市后就没有买过小盘股,我最近几年买的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值都大于1000亿人民币。因为我觉得小盘股有不确定性风险更高,而大盘股稳健扎实可靠。我是投资者,不是投机者,我惧怕炒作。

《红周刊》:银行是比较复杂的行业,而且银行间同质化比较明显,差异化并不大,那么在个股上怎么挑选?

董宝珍:我对个人投资者建议,不必选择具体的银行,可以买银行的指数基金,中国的50指数的主要成分股是金融股,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买50指数。目前,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在60倍之上,这是没有道理的,50指数市盈率水平还不到十倍,也是没有道理的。低了会长,高了会跌,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最后,我想再提醒一下投资者,如果你对哪些公司有兴趣,你一定要自己独立地研究和思考。■

(备注:文中提到的任何一只股票,都是为了表达思想,而不作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