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胜浩请回答1997 〖回答吧1997〗请回答1997(看到的影评 写的很好)
请回答1997 韩流白皮书 前言 集体怀旧的机会 如果我说,想要成为一个懂得付出的人,想要拥有完整的人生,这辈子一定要当一次狂热到无以复加的歌迷,会不会是一种疯话? 不,我想不是。要明白一种热情能够到达的程度,懂得一种全心全意的喜欢和付出的那种感觉,这辈子一定要当一次铁粉才能理解那种心情,正如没有通过就不会懂得感情,没有经历过撕心裂肺的痛苦就不会真正懂得爱情。
所以,人生走到某个阶段,忽然感伤地开始怀旧,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只是走的太远了,需要整整行李,看看一路走来都带了什么东西,什么需要留下,什么必须丢弃,仔细清点才能轻装上路。
不,别误会,最初的韩流早已成为过往,而现在再打开这个故事的人们,大都不是为了哈韩,而是怀念自己曾经燃烧过的青春,而现在的我们早已淡忘那种滚烫的心意沸腾起的年纪,需要有一点提示,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暗号,提醒我们: 原来你也曾经这样年轻过。
在很大程度上而言,那些关于早期韩流的物品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是提示人们关于那个时代的鲜明标志,这是一种象征。
我,只是因为往事的回忆才开心地看起了这个故事,而且基本是在尖叫声中看完了第一第二两集,因为我曾经和女主人公一样,是TONY安的歌迷,所以格外能够理解编剧描绘这个人物的心意,那么感谢同样喜欢TONY·安的李编剧,我是看了这个故事才知道,在那个不算遥远的地方,原来曾经有人和当年的我们一样,会因为一个人惊天动地,而他却浑然不觉。
所以,记录那些发生时感觉是惊天动地往事的故事,就是关于韩流的白皮书。所以,为了记录那个清澈又充满激情的时代,这个系列的每一个标题都会采用H.O.T的歌名作解。 在很多年以前,韩流掠过的地方都有青春在成长。
第一篇(1-2)你快我慢 英文里有个词,叫做fan,这个词的含义可丰富了,可以理解为扇子,也可以理解为某种现象或是人的痴迷者,中文音译过来就是粉,所以,往往歌手或是热门人物的崇拜者都被统称为粉。如果非要把粉丝进行分类,这世上应该有两种粉: 一种是长情的铁杆粉丝,不管多少年,喜爱的心意都不会变质,不同的是年纪渐长之后换了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欢; 另一种是专业粉,喜爱某个人某件事只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今天还在为一个人要死要活,明天就去喜欢别人了,这不就是专业粉么。
所以,看到韩国釜山广安中学某班的同窗会情境,我乐了,原来同一个班里人们也会有完全不同的两种粉啊,长情的那个,就是多年来喜欢文熙俊不变的铁杆粉丝,就连发型都不改,还是文熙俊当年的发型,可是就连文熙俊自己都改了发型,可是张单志呢,一直都是老样子,她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熙俊铁粉;而友珍呢,她绝对是就将喜爱当做生活方式兼带娱乐的那类专业粉,也罢,能够多喜欢一点人和事,是乐趣也难说,只要自己开心,又何必介意太多呢。
不过,我们这个故事里真正的主人公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粉,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中庸粉,喜欢一个人,爱上一件事,是长情也是娱乐。
注意到诗源的话了吗? -臭丫头,你也这样,凭什么这么自信? 她用的是半语,对方却毫不在意,不以为忤,可见这是一次完全放松的交流。在韩国,年龄与尊卑代表着敬语使用的规则,对年长者,须用敬语,哪怕大一岁都需要称呼为前辈,还需行礼致意,亲近一些的人也要称呼为哥或是姐姐,只有同岁的人才能互相称为:朋友;既然这个同窗会里的所有人用的都是半语,可见他们是同年龄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看到同班的朋友们那样兴高采烈地谈起当年喜欢H.
O.T歌手的经历就能知道: 她们都是80后的人们,出生时间应该都在1980年左右,韩国在计算年龄时不报周岁报虚岁,出生就算一岁,所以年龄往往要报大一岁,程诗源和她的同学们基本都是1080年生人,这个年龄的人们是H.
O.T歌迷的中坚力量。 33岁,不是个特别的年纪,只是到时候,人生的不少事情都已经渐成定局,没有结婚的已经开始渴望稳固的家庭生活,已经结婚的早已稳定下来,正在兴致勃勃地计划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可是到了这时候,人会变得特别爱回忆往事,没有变老也不年轻了,好像十七岁时发生的事情就如同是在昨天一般清晰,可是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会惊讶: 原来一晃眼就过了这么多年。
真的,人到了33岁,能记住的,记忆特别清晰的却是二十五岁之前的事,过了二十五岁之后,过日子就像是在坐火箭,晃晃悠悠地,就这么过来了。
所以,在多年后的同窗会上,程诗源能记得的是向她微笑着走来的四个男子: 郧云宰 道何灿 江俊熙 方胜才 她觉得他们是她学生生活的全部,其实,是与他们在一起成长的岁月才是她中学生活的全部,原来,她是这样爱着自己的朋友。
注意到程诗源的扮演者郑恩地那样流畅熟练的釜山话了吗?那不是临时练习能够有的,她应该本来就是釜山人,才说得出这样一口流利的釜山方言,同样情况还可参照姜栋元(姜东元)的例子,他在出道时出演【威风凛凛的她】,这个戏原本的看点是裴斗娜扮演的善良妹妹不怕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角色形象,可是,台词给姜栋元(姜东元)那样浓重的釜山口音那么一念,立刻就有了笑果,亮点连连,逗得观众前仰后合。
釜山方言不易学的,发音浓重,稍不留神就成冷笑话,可是想要演好釜山人的角色,就必须学习方言,在这一方面,前有张东健为演大热电影【朋友】吃足苦头,后有崔江姬演员为了演好小成本制作电影【爱子】中的作家角色,做梦都在苦练,所以,他们都被票房肯定,成为影坛一份子。
相较于前辈的苦修,郑恩地演出这个角色,倒真是得天独厚,编导会选择这样一个女孩子来演主人公安胜夫人程诗源,倒是真不亏。
就在同窗会上,编导给了观众一个很特别的提示: 在众人聊天寒暄甚至打闹的时候,只有云宰注意到了诗源的异样,他隔着一个人,伸手去拉诗源的衣服,因为她一说话,动作幅度增大,不知不觉就露出了内衣肩带,哪怕只是透明肩带,云宰都发现了,并且帮她弄好,最奇的不是帮忙拉肩带的云宰而是感到不好意思的诗源,她甚至没有惊讶,仿佛这是平常事,两人互看一眼,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这说明云宰关心诗源吗?不,这说明云宰眼角的余光始终都在注意诗源,他虽然是人在跟朋友们讲话,可是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诗源。这不是对朋友的举动,这是相知相识二十年以上的老夫老妻的习惯性动作。
实际上,在故事的最开始,云宰不经意的小动作就告诉观众: 他对程诗源的爱不是两三天。 不看不知道,爱一个人,最美好的一面,就是将她深深地放进心里面,不时地拿出来看,时不时地给点关心,给点儿小眼神,因为,这就是空气般的爱情。
那么,什么才是空气般的爱情? 习惯于他的出现,习惯于他的味道,习惯于他的好,觉得获得他所有的关爱都是理所当然,对他的关心与付出也是理所当然,对他的期待和失望不以为然,可是他一旦不在,生活就像是塌了一样的寂寞。
对于十七岁的诗源来说,对未来的梦想是成为安胜夫人,可是对于十七岁的云宰来说,对人生最普遍的规划却是只爱程诗源一个人。 他爱她是理所当然,她爱他却是习惯使然,就在不知不觉中,诗源的关心还有她每一次的生日礼物兑换券就告诉人们: 空气般的爱情最动人的地方总是在不经意的细节里浮现,爱情的美好与金钱无关,纯挚的心意最美。
诗源对太勇和云宰两兄弟的态度看似一样亲密无间,其实完全不同,从她毫无羞涩之态对身为老师的太勇大谈痛经问题就可以知道,对于太勇,她丝毫没有男女界限份际,可是在翻书包时哪怕抓出一块卫生巾,两个人都会瞠目结舌这样两两相望,愣在当场,然后,只见诗源的脸渐渐红起来——她对云宰的感觉,真是特别的,拿到私物会感到不好意思,不经意碰到她的胸部,也会难道不好意思,甚至难堪。
爱情有先知先觉,有当知当觉,有后知后觉。云宰对诗源的爱是当知当觉,而诗源对云宰的爱则肯定是后知后觉。
虽然云宰的父母早逝,太勇和云宰兄弟俩早已被诗源的父母视为家中一份子,可见诗源成年后不论嫁给两兄弟中的任何一个人,家人都放心,可是她对云宰真的是特别的。就在那个初夏,光着膀子,赤裸着上身冲水的云宰在水池边给诗源的那个吻,就是在以行动告诉诗源: 诗源,我爱你,你对我是最特别的存在。
可是诗源的击打和还击,绝对说明她还没有准备好,心里肯定恼怒地认为云宰调皮地夺走了她的初吻,对这么调皮的人,怎么能打两下就算了,当然要狠狠地揍他,可是揍过之后怎么办呢?吻,不还是他的吗?对啊,所以云宰才一边惊讶窃喜,一边躲着诗源的拳头。 原来,她对他的爱情是:你快我慢。
第二篇(3-4)希望 成熟其实不应该有一定之规,只在乎懂得,无性别无关,早明白的人肯定更加辛苦,因为他是需要经历漫长等待的那个人,这当然需要爱,也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 这一次看了那么多让女方辛苦故事的我居然看到了男孩子是那个率先明白自己心意的人,不禁会心微笑。
如果是云宰,一定不会有问题的,因为他总是那个默默看着诗源的人,不仅如此,他也是静静守护的人,虽然大多数时候,他的行为总是不能被女方理解,总是当他是个讨厌的老土,可是旁观者清,同样喜欢云宰的俊熙会看着这样抱怨的诗源,笑着说: -你知道你总是以骂云宰为结束吗? -是吗?是哦。
原来,早有人比这对看似烦恼别扭的人更加明白,也早有人在觊觎这对将会成为情侣的男女那样亲密与默契的情意,其中最有趣的当然就是诗源的好朋友毛友珍,因为是专业粉,所以她虽然会喜欢这样优秀的云宰,但感情失落后她肯定不会受伤很深,因为她是一个会被优秀事物吸引的人,但是最让她心动却是不变的人和事,比如……道何灿? 是的,没有错,到了第三集,扮演何灿的资深艺人殷志源才算是正式登场,说实在的,看到他真是让人惊喜。
在韩流初起的时代,他可不是现在的孩子们口口称呼的殷初丁,他是被圈内人极度关注,出身最悠久的政界朴氏家族的贵公子殷志源,人们暗地里都称呼他为:殷名门。
他的奶奶是被暗杀的前总统朴正熙的姐姐,因此今年十二月将要举行的韩国全国大选的参选人朴槿惠女士就是他的堂姑母。所以,当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编剧会在同窗会时特地加上一段大统领候补究竟该选谁的段落,这是在借节目向殷志源的堂姑母朴候补表达敬意和支持。
有趣的是,剧中的人们几乎都将对演员的关注投向了近期因为SBS大热历史剧【树大根深】而恢复人气关注的顶级电影演员韩石圭,这里需要特别纠正的是,韩演员的汉字名为: 韩石圭 不是:韩石奎,韩石奎是韩演员姓名的错误译法。
因此这里需要纠正的是字幕: 【注:时间轴为作者自制 仅为标示时间 修改字幕文件时请以制作组版本为准】 在2012的同窗会时,诗源依然认为最好的演员,应该成为王者的演员是韩石圭,她一边要求云宰给她捶背,一边说: 00:39:52,140 --> 00:39:52,910 王是韩石圭 喂 你轻点儿 韩石圭,这才是正确写法,后来在过去的故事回房部分,诗源和俊熙一起从影院出来,还是说: 00:39:56,340 --> 00:39:56,910 韩石圭走到哪儿都是王者 在同窗会时,毛友珍提到候选时,也说要选韩石圭,所以她说: 00:40:05,340 --> 00:40:05,980 还不如有韩石圭的脸呢 正因为大家的说笑,才会让一旁看着已经成熟长大的女孩子们感慨的云宰想到: 00:40:15,240 --> 00:40:15,890 十五年前我们身边也有韩石圭 云宰为什么会回忆?那是因为诗源和俊熙一起去看的那场电影本身他约好诗源去看的,所以他在知道诗源和俊熙一起去看了本该跟他一起去看的电影时,才会说: -你不是约好跟我去看的吗? 看到云宰的眼神了吗?这是深深的嫉妒和失落的表情。
原来,一个人的爱可以在面部表情上展现的这么明显,却没人能看出来,就连诗源的父母也不以为意,只是诗源的妈妈意外地发现一向都聪明稳重可靠的云宰失态到了往她的杯子里倒酱油的地步,可见他的心里是多么难受,【伤心街角恋人】本该是属于他和诗源的故事,不是俊熙,可是如果他要知道了俊熙与诗源的对话,就该理解诗源说的那句话: -男女之间就不能有朋友吗? 男女之间当然能有朋友,但前提是对方是没异性恋情那种心意的,若是拿云宰比方,那真是不对,可是拿俊熙来比较,举例就刚刚好。
诗源虽然更晚意识到云宰的爱,但不等于她不敏感,她其实早就知道俊熙喜欢的是云宰,所以才会放心的与他相处,遗憾的是在俊熙的爱被揭穿之前,云宰还在心里倒腾着那坛关于爱的酸醋。那么,俊熙说的是什么呢?他说的是: 00:41:00,050 --> 00:41:00,840 我只看到全度妍(全道燕)啊 可见,在那个时候,全度妍已经在首部作品就大放异彩,被整个韩国电影界关注,当年的众多奖项也肯定了她的才能和努力,后来她被称为:电影世界的善行公主。
话题回到剧情这里,实际上俊熙是个比诗源更加聪明、清醒和敏感的孩子,他看出了诗源对云宰的特别,才会特地接近诗源,为的是拉近与云宰的关系,多了解关于他的事,可是他越接近诗源,就越是发觉她对云宰的感觉和态度也是特别的,在她称赞别人,甚至责骂别人的时候,云宰都会突然冒出来,成为她对事与人比较的标准;每一次她说话都会以责怪云宰来结束,这说明云宰早就已经住在了诗源的心里,并不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知道这个人的每件事,每个细节,关于生活的那么多瞬间,就会烦,相反地,将一个人深刻地放在心里,才会记得他的那么多事。
哪怕诗源的父母,甚至云宰的哥哥太勇,都不会有诗源对云宰的用心和记忆,这是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记忆,封存在1997年的记忆。
那时候还是十六岁的少女诗源会说: 00:40:55,150 --> 00:40:55,920 韩石圭真帅 因为在1997年,他可说是韩国最好的电影演员,诗源说他声音很有磁性是因为韩石圭是配音演员出身,直到现在,在他参加年初的2011SBS演技大赏时,新闻中记者依然称他为: 我们国家最好的电影演员仍是这么朴素。
在1997年,韩石圭的气势根本无人可比。
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电影演员的代表,既是演技的代表,也是自我管理的代表。所以,剧中描述的诗源和同学俊熙一起去看的那部电影正是1997年度大戏【伤心街角恋人】,这也是顶级电影演员全度妍登上影坛的第一部作品,为她赢得当年不少新人奖。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她的名字叫:全度妍,一度曾经被当年我国第一韩流网站韩朝风的译者们翻译为: 全道燕, 之后她的名字被确认为:全度妍,与韩石圭一样,全度妍也是韩国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里出现了若干韩流怀旧的元素,让我知道怀旧往昔的岁月,牵念过往故事的人和事,并不是老土的事,我也很高兴有人和我一样,居然还出现在现在的韩剧里,这真是太神奇了!
是的没有错,除了主人公贯穿十数年的暗恋情愫之外,本剧除了第一第二两集里出现的韩流风向指标【星星在我心中】(星梦奇缘)之外,故事里的人们居然还在讨论俊立比小民帅。什么?没有?车仁杓(车仁表)就是扮演李俊立的那位,安在旭不用说就是演小民的那位。
现如今看新闻的孩子们只会看金喜善的新闻,惊讶金喜善为什么会选择安在旭这样的资深演员作为自己最想合作的人,而整理资料的我只是会心微笑—— 原来,踏实稳重义气的男子会一直被感谢和牵念。
1997年,那是一个韩流初起,黄金般的岁月,所以看到诗源为了见到她崇拜的歌手TONY·安,在别人家门口蹲守好几天,风餐露宿,甚至睡在纸箱里,为的就是跟哥哥见面,拿个签名那么简单,看戏的我一边微笑一边心酸,这才是真正的热血粉。
比起现在动用一切高科技非高科技手段,拼尽全力骚扰偶像歌手的私生饭们,1997年的粉丝绝对是热血又纯真善良的一群人,所以,她们会蹲在门口讨论跟哥哥一样的发型做了多久,还会关注哥哥的爱车,可是她们绝对不会想要伤害自己喜欢的歌手,也不会去恶意骚扰。
只是……偶尔会因为安胜浩歌手出门抱他的小狗安妮,她会向他请求说: -我可是釜山来的呢! 可是对方比她更牛,气势更强大: -我还是美国来的呢!
还能说什么呢?诗源当然是懊恼地哭了,可是随后她就有了惊喜,安胜浩歌手真是个好人,特地顾及粉丝的心情,还在她背后签了名,问她有没有车费,其实是想要给她坐车的钱回家,所以她感动又难过地哭了,痛哭着说: -哥哥,我爱你!
虽然……回家后,被爸爸剪了头发,但这绝对会成为诗源此生最难忘的回忆。因为,第一次有人以最彻底的善意回应了她的热情和喜爱,对方还是一位韩流歌手,这样的记忆真是独一无二的。
只不过,想过之后还是会心痛,因为很少有人能跟初恋结婚,当然也很少会有歌迷跟歌手结婚,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不过,真的没有人能跟初恋结婚吗?不,我想还是有的,譬如……本剧的另一位主演殷志源,他就是等到初恋再相见的最好例子,当年殷志源与来自夏威夷的初恋李小姐结婚,成为名动一时的佳话,这说明,人与人能不能在一起,不仅要看缘分,也要看心意,还得两个人都有这份心意才行。
当然,殷志源的情况只是特例,现实中大多数的夫妇都如同诗源的父母那样,吵吵闹闹又亲亲热热地过完大半辈子。
难道第三集刚开始诗源的父亲对着诗源的母亲大喊,要妈妈做的辣白菜,没有告诉人们什么吗? 这说明诗源的母亲根本不会做泡菜,正因为不会做,诗源爸才会说想吃妈妈做的泡菜,实际上从第一集最开始,编剧就已经告诉观众: 诗源妈对于家务活是不擅长的 在韩国,不会做泡菜的主妇等于无能,是有可能嫁不出去的姑娘,可是诗源爸居然包容了这个女子这么久,还一直都吵吵嚷嚷,怪这怪那,证明他一直都在忍耐,他肯定是看到这女子除了不会做家务之外的优点,才接纳了她,事实说明,诗源担心父母吵闹根本就是白担心了,对于一部分夫妇来说,吵架是互相伤害对方的利刃,可是对另一部分夫妇来说,吵架是宣泄和情趣,甚至是日常生活必须的运动。
所以,如果明白实情,就真没什么可担心的。 当然,诗源与同学的对话也告诉了观众,究竟什么才是地域之分。在她和云宰一起去上学的路上,遇到另一位同学,提到: -不能让庆尚道和全罗南道的人结婚!
实际上,诗源爸在看新闻时与诗源妈发生的争执,就是因为当年大选时全力备战的候选人金大中,诗源爸在剧中直接称呼金候补为:金大中老师。这里需要专门科普的是: 由于朝鲜人口较为单一,自古就不存在宗教和民了那个族之间的争斗,地域性是韩国政局最为显著的特征,几乎体现了韩国政局最大的特点。
韩国的政局地图大致可以划分为:首尔圈,湖南圈(包括全罗南北道、光州等地)、岭南圈(包括被成为TK的庆尚北道、大邱和被称为PK的庆尚南道、釜山和蔚山等地)、忠清圈(包括全罗南北道、大田等地)。
军人当政时,三位总统:朴正熙,全斗焕、卢泰愚全部出身TK,而强调要自由、民了那个主斗士的金泳三出身PK,金大中出身湖南圈,金钟泌出身忠清圈。
因此,按照选票来划分,作为全罗南道的人,诗源爸当然会力挺湖南圈出身的大统领候补金大中先生。 看,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平静无波澜,哪怕偶尔闹个小麻烦也会被爸爸剃光头,吵吵闹闹,恩恩爱爱地这么过下去。
离开的人,再如何怀念都没用,譬如云宰的哥哥太勇,他想要寻找的也许只是一个替代品;默然暗恋的人,哪怕只是一点所爱的人爱上别人的可能性,也会被灭除,譬如云宰,正在等待爱情的人,会如同诗源那样,欢喜并且期待,爱情将要轻叩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