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李吉林 观李吉林老师的《萤火虫》有感

2018-0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1年3月3日,我们集中教研,认真地观看了李吉林老师的教学实录--<萤火虫>.这节课,李老师首先以萤火虫的儿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1年3月3日,我们集中教研,认真地观看了李吉林老师的教学实录——《萤火虫》。

这节课,李老师首先以萤火虫的儿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生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字读准确,同时用猜的方式理解了“夏夜、燃烧”的意思;接着指导学生轻声慢读课文,并采用画简笔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渗透德育目标;最后,她还巧设情境,训练说话,分角色表演。

李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方式值得学习。如“萤火虫在夏夜的草地上低飞”这句课文,她是这样指导的。她启发:如果你是一个画家,要你根据这篇课文画一幅图画,画上应该画些什么呢?现在老师先帮助你们一下,课文一开始说:“萤火虫在夏夜的草地上低飞”,老师读着这一句,我就好像看见了一幅画,你们有没有看到?看见萤火虫在哪儿飞?画上要画什么?学生说:画上小草,表示草地。

她又启发:萤火虫是画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学生说:画下面,因为是“低飞”。

她又启发:“夏夜的”,那么要画上什么呢?学生说:画上许多星星,表示夏夜繁星密布。就这样“萤火虫在夏夜的草地上低飞”一句在我眼前出现的画面。学生在读读、画画中就理解了课文内容,是多么快乐呀!

   李老师采用学生质疑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学生提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萤火虫小心地照着花草世界?2、怎么说是用生命燃起的灯?解决第一个问题,她启发:①萤火虫为什么要小心地照着花草世界?你们想,萤火虫在怎么飞?出示句式: 萤火虫[ ]飞着。

学生思维敏捷,想到了很多词,如:小心地、轻轻地、不停地……顺势指导学生读“小心地照看花草的世界”。解决第二个问题,她启发:我们平常用的电灯,过去用的油灯,过春节时,我们还拉过兔灯。

我们知道,电灯用电,油灯用油,兔灯用蜡烛。那我们想想,萤火虫的小灯,用不用电,用不用油,用不用蜡烛,用什么发光?老师讲解说明:萤火虫身体里分泌一种东西,随着呼吸就发光,如果萤火虫这种东西分泌完了,它就会死去。说话训练:现在你们懂了吗?谁能说说。出示句式:萤火虫的小灯,不用(),也不用(),而是用()。

你看,教学环节设计的多巧妙,又深入理解了重点语句,又恰当的进行了说话训练,而不像我为了凑环节而设计内容。

李老师结合学生年龄还设计了分角色情境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巩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可以看到他们确实学懂课文了。课后老师又和学生一起拍手、做动作背诵了萤火虫的儿歌。这节课营造了欢乐和祥和的课堂气氛。学生怎么会不愿意学呢?

李吉林老师创设的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听得快乐,说得快乐,读得快乐,演得快乐……如果我们真能学到李老师情境教学的一点,哪怕是一点点,用心去教我们的学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自己的各种能力,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会爱上语文的!

我眼里的李吉林,我心中的情境教育

—情景教学观摩《萤火虫》有感

第七小学吴雪飞

虽然克拉玛依的春天还没有来临,但我们学校已经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了。这学期,我们学校被定为情境教育试点学校,开学伊始,就已经进入情境教育的探究与学习。李吉林老师那高远的境界,那永不泯灭的童心,那满怀的诗情画意,深深打动着我们,使我们的内心涌动着一股热流,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在3月3日的学校语文教研活动时,我们再次观看了李吉林老师教授《萤火虫》的教学实录。《萤火虫》是一篇优美而富有哲理的小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萤火虫这个小生灵的爱。萤火虫虽小,却用自己的生命燃起的红灯,小心地照看花草的世界,全文赞美了萤火虫默默奉献的精神。

李吉林老师为了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用饱含激情的导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亲切的告诉孩子们自己小时候就捉过萤火虫,一下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并用儿歌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范读时,李老师语调轻柔,声情并茂,把孩子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那美丽的、诗意的夏夜。

此时我心想:正如李老师所说的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为孩子们创设最规范、最生动活泼最优美的语言环境,让他们的语言素养在这样的沃土里生根发芽。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园丁要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出口成章的表达能力,打动听众的朗读功底来浇灌。

李老师用简笔画再现了课文画面,学生图文对照,更加清晰明了。

我最欣赏和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是李吉林老师能够将情境贯穿始终,角色扮演、语言训练都贯穿着情境教育,在语言训练中,她启发儿童设想自己就是萤火虫,带着真情实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孩子们说:用生命点燃的红灯虽然很小很小,但只要能给花草世界带来一点光亮,“我就满足了”,“我就高兴了”,“我就放心了”,“我就心满意足了”等等,这样用第一人称来表达,让孩子完全投入到这个美丽的夏夜,仿佛自己就是萤火虫,为花草奉献着小小的亮光,从而产生情感体验。

并结合语言训练,引导儿童从形象的感受到语言的理解再到认识上的顿悟,很快地突破了重点难点,对课文语言的欣赏也在其中进行。

    其实,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我们很早以前就知道,我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第一年带的一年级的教材里,有一篇课文《香山红叶》,我就创设情境当导游,带同学们去北京香山看红叶,还专门创设在飞机上的情境,说:“请各位游客系好安全带,飞机马上就要降落在北京了,马上就能看到香山红叶了,但情境到这戛然而止,没有贯穿始终,仿佛只是个形式,导入时,是吸引了孩子们一把,但很快就没了兴趣。

也从来没有潜心研究过它。

而李吉林老师能这么醉心于情境教学的研究,30年来,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李吉林建构了自己的情境教育三部曲。直到今天,还在不断拓展深化。这就是别人所不具备的教学热情、艺术家的气质,和对儿童的热爱,她不仅是语文教育的专家,也是儿童教育家。

我从各种文章里所了解到的李吉林老师是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思维发展。几十年前她就带儿童去看日出,到河边去观察鱼、流水,倾听开花的声音等等。李老师以美来培育儿童的人格,以思维来发展儿童的智力,在自然的活动当中,使孩子得到多方面和谐的发展。能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呀!

    希望自己也是能给予学生幸福的老师。所以我们要用心中燃烧的火焰,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兴趣之火,激情之火,智慧之火。用充满诗意的心灵,用永不泯灭的爱心,用永不放弃的毅力,浇灌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语言美,领悟人性美,发现自然美。

看李吉林老师教《萤火虫》有感

第七小学尹瑜婷

上周教研活动,校领导带领我们一起观看了李吉林老师执教的《萤火虫》一课的教学实录。看完后我深受感触,名师就是名师,心里在想什么时候在教学上我也能达到这水平啊!看样要多向李老师学习才是啊!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独创性,不仅把课文内容讲得充实、丰富、生动有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主动性、强化其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等,把学生带入到她所设的情景中去体验、领悟哲理,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进而进行情境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来长期以来因重认知情感而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不仅如此,她还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从而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发展了语言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吉林老师运用情境教学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有关语文教学知识性与工具性的纷争,将语文教学导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十分重视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在上《萤火虫》这课时,整堂课洋溢着童话的色彩、美好的诗意、浪漫的情趣、丰富的哲思。课堂伊始,李老师寥寥数笔,黑板上立刻呈现出夏夜,草地,星空,缤纷的花草——萤火虫,那夏天的精灵,提着小灯笼,在夏夜低飞,像撒落在丛林里的绿色宝石。

她让学生读课文,并讲述自己捉萤火虫的经验,也要求学生讲出经验,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幅画,而她就根据学生所说的景物在黑板上画起来。

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充分培养了儿童的观察力。教学过程中,李吉林老师给了学生两次扮演角色的机会,第一次是3个学生分别扮演小花、小草和萤火虫,在这过程中只有动作没有语言。而在第二次中,增加了小作家的提问,老师也要求小花、小草对萤火虫说出感谢的话语。

这两次的扮演由浅层到深层,主要目的是由对词语的理解到对话语言的发展的培养。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验了情境,并深入其中,强化了学生对哲理的领悟,迸发学习它的强烈欲望。

当学生问到李吉林老师为什么“小作家”问萤火虫“不怕燃烧了自己”的时候而它却不回答时,李吉林老师拿出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这样的句子:虽然我用生命燃起的红灯很小很小,但只要能给这花草的世界带来一丝光明,我就____________了。

这是一个要求填空补充的句子,李吉林老师的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发展其内部语言。结果学生果然发动了深思,给出的答案是缤纷多彩,很有真情实感的。这些答案中有:……我就满足了、满意了、开心了、高兴了、心满意足了等等,都是法子学生内心深处的回答。

在上面学生提问题的环节中,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萤火虫是用生命燃烧了红灯。这是个很有深度的问题。李吉林老师捉住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把学生带入她所设定的情境中去,强化感受,目的是发展他们的书面语言。

首先李吉林老师并不急着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反而提问了学生另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油灯用的是什么燃料吗?电灯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做出了争先恐后的回答,也都回答得很正确,但这并不是李老师的真正目的,只是一个“引子”。

接着,李吉林老师用了这样一个句子要求学生填空:萤火虫不用____,也不用____,而是用_______。

积极的学生们都高高举起了他们的小手,李老师提问了其中一个小女孩,“萤火虫不用油,也不用电,而是用生命燃起的红灯……”小女孩很自信地回答。李老师很满意,回答得非常好!不是吗?这就是李吉林老师的目的,就是要学生通过对比,答出正确的答案来。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注意发掘教育的审美价值,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在要求学生描述课文中的景物而老师作画的环节中就体现了这一点。

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这样充分运用了情境教学,在情境的教学中对儿童进一步进行情境教育。情境教育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课教活了,把孩子们教活了,把教学过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探索。

观《萤火虫》心得体会

第七小学 杨艳

上周四的语文教研活动中,周校长给我们看了李吉林老师的《萤火虫》的课堂实录视频,在这之前,我也在一直关注李吉林老师,,也听过她的几节课的视频。她淳朴的教风,带着一颗童心,站在一群已经可以作为她孙子的孩子旁边,仍然显得那么可爱。

我们也许都会深有体会:自己感兴趣了,肯定就会去做那件事情了。学生学习也是一样,要让他们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他们会很乐意去学习的,所以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育的核心就是激发儿童情感。在这节《萤火虫》的课堂上,李吉林老师仍然把自己放到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去,把感情一步一步地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从内心去感受到课文的魅力。

《萤火虫》是一篇优美而富有哲理的小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萤火虫这个小生灵的爱。萤火虫虽小,却用自己的生命燃起的红灯,小心地照看花草的世界,全文赞美了萤火虫默默奉献的精神。我觉得前半部分好处理,难就难在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默默无闻的精神。李吉林老师会怎么处理呢?这么小的孩子会读懂吗?

还没有等我想到答案,就被李吉林老师那动听的声音吸引住了,她的声音轻柔、优美、和蔼、可亲,我想孩子们就好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奶奶一般吧。上课开始她用一首儿歌引入萤火虫,让孩子们感到有趣,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之后李老师的范读课文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因为有那样的范读,孩子们在最后的读课文中菜会读得这么有感情吧。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字词教学尤为重要。李老师把每个生词都解释的非常到位,比方“夏夜”让学生联系实际来猜一猜这个词的意思,我想这比直接告诉他会记得更牢;再比方“燃烧”,“燃”和烧连在一起,“燃”又是火字旁,利用火字旁来记忆。我想明年我也开始带低段的孩子了,这对我来说都是经验之谈呀。

在随后的课文教学中,李老师和学生读读猜猜,读懂课文,为进入情境,作学习认识上的必要的铺垫。待学生进入情境,学生读着课文想象画画,把抽象的文学符号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呈现在儿童的眼前。李老师简单的几笔就把夏夜萤火虫在草地上飞来飞去小心地照看着花草世界的一幅画画在了黑板上,同时也映入了学生的脑海,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而后就引导他们沿着合理的阅读过程逐步地理解课文。合理的阅读过程包括“初读——细读——精读”,而细读是一个中心环节,它既把初读的整体感知上升到对课文的理解,又为精读品评语感,欣赏精华作了必要的铺垫。

记得那堂课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放手让学生来掌握课堂。这一点我到现在也不敢做,因为我不知道学生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该怎么样来回答,这是我非常欠缺的地方,我想这也是李老师对文本解读比我要扎实得多的原因吧。

这堂课有一处是学生上台表演花、草、小萤火虫。李老师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去引导启发儿童设想自己就是萤火虫,带着真情实感,凭借发散思维,作出生动的表述,孩子们说:用生命点燃的红灯虽然很小很小,但只要能给花草世界带来一点光亮,“我就满足了”,“我就高兴了”,“我就放心了”,“我就心满意足了”等等,就这样,这一连续的动态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强化,使儿童一步步进入境界,来到草地,看见萤火虫小心照着花草世界,渐渐地渐渐地自己仿佛也变成一只萤火虫,提着小灯笼照着花草世界,从而产生情感体验。

并结合语言训练,引导儿童从形象的感受到语言的理解再到认识上的顿悟。从而“默默无闻的精神”也就不攻自破了,课文的重难点自己不再话下。

总之,听完李吉林老师的课后,总会发现很多美感;同时也在和自己的平时比较,看自己还有哪里做得不足,或者哪个环节可以学她那样去上,总能发现很多值得自己去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年轻老师,的却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

走进孩子的心灵

第七小学周湘荣

 “在夏天的夜晚,我们会发现在草地上,在花丛中。有一些小东西飞来飞去,还一闪一闪的,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一闪一亮,一亮一闪;好像星星落花中。”这诗一般的语言,梦一样的情境,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的夏夜,仿佛那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就飞在我们眼前。

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可敬的老师,多么诗情画意的课堂,这就

是李吉林老师。

看到李吉林老师执教《萤火虫》一课,我立刻想到了李老师“情

景教学”的核心主旨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儿童活生生的存在着,儿童在李老师的眼里、心里!     李吉林老师把自己对萤火虫的爱的情感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孩子们在李老师的情感引导下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只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小心照看着美丽的花草世界。

在“我用生命点燃的红灯虽然很小很小,但只要能给花草世界带来一点光亮,‘我就满足了’‘我就高兴了’‘我就放心了’‘我就心满意足了’”的感悟中潜移默化地懂得并学会要像萤火虫一样默默地打扮这个世界,要有无私奉献,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

李老师在情境创设的同时,又不露痕迹地进行语言的训练。她紧紧扣住课文的语言“夏夜”“草地”“万花”“花草的世界”“低飞”等词语,用例句引路,启发儿童主动地猜一猜词语的意义,让儿童当小画家,引导他们想象课文语言所展现的画面,感受语言形象的美和课文所描写的情境的美。

伴随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想象,黑板上出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夏天的夜空,繁星点点,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野花,一只只萤火虫在慢慢地飞。

借助着图画,李老师又让学生们戴上头饰扮演萤火虫,小花、小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萤火虫是怎样的飞?为什么?扮演角色使儿童很快进入了情境,通过动作表演与对话,他们切身体验并领会了课文语言的真切含义。

只有不曾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才能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

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抓住“情境”这个语文存在的根本,在最规范、最生动活泼、最优美的语言环境中,让儿童们品味语文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