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可辛 雾霭迷尘里的光辉——浅析陈可辛导演电影《亲爱的》

2017-06-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电影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深圳的城中村,开篇伏笔:田文军找不到自己系着红绳的网线,所以影片前半段是讲述寻找的故事.红绳摇摇欲坠的镜头,暗喻人情感的飘摇,田文军最后黏在

电影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深圳的城中村,开篇伏笔:田文军找不到自己系着红绳的网线,所以影片前半段是讲述寻找的故事。红绳摇摇欲坠的镜头,暗喻人情感的飘摇,田文军最后黏在网线上的口香糖,隐喻着电影人物将面对法理与人伦不可调和的社会症结。

电影绝非单一的消遣娱乐,人文精神与达济天下的情怀绝非平面铺展,科技革命的时代,更多的载体将同步着我们内心的声音。主创们通过压抑克制的表现手法,讲述对希望信仰,人性现实以及爱情的理解,以小见大喷薄而出的澎湃野心,可见一斑。

影片主角李红琴,具有双重社会角色:人贩子之妻,疼爱养子女的母亲。作为人贩子之妻,她遭遇社会严苛的道德审判。在村镇里的“夺子大战”中,被拐儿童面对收养家庭和原生家庭重叠时所面对的人伦矛盾,偏偏是李红琴这个人物母性光辉出色的表现,让人们情感的天平左右摇摆。

在派出所审判的情节里,她展现的无知,慌乱以及拙劣的狡猾,在福利院顺着水管爬上空调探望养女的舐犊情深,为争夺抚养权,凭借柔弱的力量与法理和道德代言人——警察,法官,福利院院长激烈地对抗,这些无不凸显着人性矛盾甚至悖论的复杂。

作为一个从乡村涌入城市的农民,李红琴微缩着城市低层人民生活的许多。以女性身份出现在男人的工棚里,所有回头看她的人一如冷眼看自己身处的城市一样,惊恐陌生里盘虬着贪婪的欲望。在三人合住的招待所里,当赵青山走出李红琴房间的时候,那两个女子看赵青山的眼神里掠过鄙夷与耻笑犀利的刀光,许多人终究无法通过世俗的眼睛看清自己满目疮痍的人生。

影片企图通过李红琴这个角色在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类矛盾中找到温和的制衡。出人意料的是,影片最后却通过特别尖锐的方式深深刺伤人们对社会最后的希望,李红琴怀孕了!这分明是逼迫她重新架构新的世界观,也像一记厚重的巴掌,打得我们希望的脸颊生疼。

律师高夏的小市民形象,立体而丰满。汲汲于生计的他借助漏洞百出的法理钻营取巧,富有正义感的同时要面对人性贪婪的冷漠。当高夏站在深圳十字街口无奈而缱绻地对着李红琴说:“你看,深圳这个城市多有钱。”这个桥段大抵是高夏这类奋斗在都市的青年,面对梦想和现实剧烈碰撞后内心疲惫喟叹的最好共鸣,茫茫而不知所措的众生常态。

影片借助佛教徒樊芸韩德忠这对夫妇隐晦地讨论了信仰与人性的问题。“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影片唯一暴露樊芸内心脆弱的是韩德忠讲述自己在印尼吃猴脑,丢失孩子后改吃素的情节。两句:“韩德忠,你够了”,拂袖离席,影片借此诘问:是不是有了信仰,人的内心就没有脆弱的空白?

再说韩德忠,在寻子亲友会团队里,他是领袖。影片前半段在所有人悲痛欲绝时,他最隐忍克制,在别人亟待求援时他最神通广大。田文军找到鹏鹏后,他发给田的一则短信:“我做了那么多,最后偏偏找到的是你的儿子,我找不动了”, 绝望的言辞中滋生着人性利己的灰暗。

鹏鹏生日宴上他对着鹏鹏脸颊深深一吻,是对着他走失六年孩子的怀念,是吻别失魂落魄,懊悔绝望,也是吻向黎明和光辉。在人伦法理层层雾霭的现实前,商人无奈弯腰屈服,一杯浊酒尽苍凉。

最后再谈一个孩子失而复得的母亲形象——鲁晓娟,影片含蓄凸显了现代人追求完满物质的婚姻而丢失精神寄托的现状。鲁晓娟失去精神寄托无言而至嚎哭的崩溃,寻回爱子之后相逢而不相识所遭遇的心灵浩劫,那种歇斯底里隐忍的抑郁也是太多人所要经历的天崩地裂。

人所遇之非难,法理人伦的冲突皆是一道魔障,渺远直抵绵绵青山都不得释怀的冰冷,而电影《亲爱的》恰如雾霭迷尘中的光辉让我们知晓流年岁月终将会是一切最后的审判,不忘初心,不悔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