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山妻子 陈小山强调“继续探索适合山区百姓脱贫新路子”

2018-0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日是扶贫开发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现场会首日,市委副书记陈小山,省扶贫办副主任陈成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大埔县委书记丘小宏,副市长邓建华率领各县(市.

昨日是扶贫开发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现场会首日,市委副书记陈小山,省扶贫办副主任陈成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大埔县委书记丘小宏,副市长邓建华率领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兴宁、五华6个贫困村进行实地参观。

在看完示范点后,陈小山感慨地说:"去年看基础,今年看成效。去年至今,我市‘双到’工作实现了从抓基础、抓资金筹措向抓项目、抓项目效益的双重转变。今年,我市要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适合山区百姓脱贫的新路子。"

依托山区资源,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在五华县安流镇红山村,驱车沿着崎岖小路上山,不时可以看见简朴的农家小院坐落在山头,小院周围分布着养鸡场、养猪场、小果园,原本荒芜的小山头变得生机勃勃。"红山村善于依托山区资源,把劣势变为优势,形成了‘一户一山头,房、畜、果、沼、鱼’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 ‘新红山模式’,为贫困村、户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陈小山在现场会上说,贫困村要注重打造产业发展的平台,逐步建立符合实际的长效脱贫机制。

在兴宁市叶塘镇石新村的油茶产业基地,记者看到,小山包上,油茶幼苗长势良好;山脚下的田地里,桑蚕基地初具规模。省政协办公厅帮扶该村以来,针对该村山地资源丰富的实际,成立了"兴宁市石新种养专业合作社",打造"山上油茶,山下桑蚕"的扶贫主导产业。

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集约2800 亩山地种植油茶,规划的100 亩桑苗,村民在收取山租的同时,还可以为油茶基地进行管养,每年工资收入就高达8000元 。"农民有土地,有劳力,要激活这些资源,引入资金、引进项目是关键"。与会人员认为,石新村这种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主导产业的做法非常值得推广与学习。

依托山区优势,激活农户手中资源在兴宁市叶塘镇陂下村发挥得淋漓尽致。省交通集团帮扶该村以来,投入 180万元,建设占地100 多亩的陂下村广通苗圃场,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通过苗圃场的技术、营销等辐射带动,组织和动员贫困户与公司签订合约,公司提供种苗,培育合格后由基地统一收购,预计年亩收益达5000元左右。

去年,苗圃场实现了利润30万元,其中5万元归入村集体经济收入,22 万元归入陂下村扶贫基金账户。

"小山村对接大市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

梅州是农业大市,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贫困村在发展种养的同时,如何解决销售问题呢?番禺区沙湾镇和番禺区房地产联合开发公司帮扶的五华县潭下镇杞水村找到了一条独特的销售之道。这个有着"山边穷"称号的贫困村,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向世人展现了鲜为人知的新面孔:开发荷景农场。

这个首期占地85亩的农场,初期种植了沉香木、罗汉松、玉米、蔬菜等,并开办了养鸡场和一块试验田。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帮扶单位一方面在农场及番禺设立农产品展销大厅,引进客商洽谈,进行直接销售,另一方面收购农产品销往广州、番禺,实现了小山村对接大市场。

目前,已收成的农产品全部销售一空,总收入近9万元 。"杞水村通过建农场,解决了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新产品试验以及村集体经济增收等系列问题。

"与会人员说,"尤其是‘小山村对接大市场’的方式很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增收脱贫。"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

在每一个参观点,与会人员都能切实感受到"双到"工作开展后村容村貌的改变:路不通的村,现在通了;饮水不安全的村,现在安全了;灌溉困难的村,现在畅通了。五华县华城镇新四村,一年多以前,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

省水利厅帮扶以来,共投入923 万元,其中514 万元启动了五项惠民工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修建8 公里水泥村道、治理水土流失地并种植油茶约300亩、修建1.3 公里排灌渠道三面光以及兴建新四村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由省财政厅帮扶的五华县水寨镇大沙村,一年多来新建了包括饮水安全、小学修缮、文体活动中心在内的14 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