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刘鹗 文言文鉴赏阅读 每日一篇:《老残游记》序

2017-06-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者简介]刘鹗(1857-1909年),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生于江苏六合,去世于新疆迪化(今乌

【作者简介】刘鹗(1857—1909年),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生于江苏六合,去世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海内外学者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

【说明】

《老残游记》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非常广泛,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小说以一位四处游历的郎中老残的经历为主线,开掘社会矛盾,该书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并大胆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而这篇小说的序文也堪称经典,全文紧扣哭字来说,无一句不说哭,可谓说哭的绝世之作。古人说“长歌当哭”,人因有灵性而有哭有笑,然如作者这般看尽世间百态,历尽人生泡影,哭笑已融为一,大哭开头处是大笑,大笑末尾处是大哭。

【原文】

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1],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其感情为何如矣!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痴儿騃女[2],失果即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3],竹染湘妃之泪[4],此为有力类之哭泣也。而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5]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6]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泻。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 【注释】

[1]刍秣:草料

[2]騃女:呆傻

[3]城崩杞妇之哭:杞妇即《左传》中的齐国大夫杞梁之妻,杞梁为国捐躯,杞梁妻哭迎丈夫的灵柩于郊外的道路。齐庄公派人吊唁。杞梁妻认为自己的丈夫有功于国,齐庄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又仓促草率,对烈士不够尊重,便回绝了齐庄公的郊外吊唁。后来,齐庄公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并把杞梁安葬在齐都郊外。杞梁妻的故事还是在史实的基础上添枝加叶,最后演变成为了日后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所以“城崩杞妇之哭”

[4]古书《博物志》载:“舜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以涕挥竹,竹尽斑”。舜的两个妃子即娥皇,女英,是尧的女儿。舜为百姓出湘江恶龙,力竭而死,两妃子前来寻找,到舜墓前,以啼泪挥,最后哭出血泪来,染遍竹林

[5]蒙叟:即庄子

[6]八大山人(1626—1705年),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